陳志云
【摘要】 ?語文作為三大主科之一,在初中教學中占大比例,即使教學的重點科目又是學習其它學科的基礎,在教學體系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語文教師應擔起重任,不斷進行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創新,運用科學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為學生的學習生涯打下堅實基礎。而在語文教學進程設定中閱讀是初中語文的重點內容,通過教師的不斷努力,將文本細讀法融入教學課堂,將閱讀內容細化,是學生更加精準的明白文章內容,掌握有效閱讀方法,提高閱讀效率。
【關鍵詞】 ?文本細讀法 初中語文 閱讀教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 ?G633.3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8-141-010
引言
傳統教育的實施為學生留下了根深蒂固的思想,隨著新課標和素質教育的不斷普及,應試教育的弊端逐漸顯露,其封閉學生思想,降低學生學習積極性,應試教育的單一性無法在現實生活中得到應用,可使用范圍小。在如今的社會大背景下,教學觀念勢必進行轉變,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帶來新發展。在這其中,文本細讀法時語文閱讀教學中較為常見的一種教學方法,此方法旨在強調語境與語境之間的聯系,促使學生在語文課堂中集中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文本細讀法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1.1加強學生對主要思想的理解
在語文閱讀的學習中,首要任務就是通過簡練的語言概括文章主題,明了文章的主要思想,文本細讀法在課堂中的應用中能夠對文章的主要思想及內容做出精準概括并進行細致分析,通過這種方式引導學生從各種角度對文章進行理解,摒棄傳統死板的語文閱讀教學方法,通過創新形式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萬不可單純讓學生泛讀,而是通過哦充滿趣味的問題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引導,以達到最終的教學目的。
1.2提升學生審美能力
語文閱讀文章中蘊含豐富的審美價值以及藝術教學意義,故可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以及自身的藝術素養。在初中階段學生的學習過程還不夠規范,而小學的學習相較于初中知識來說知識過于基礎,故教師在教學過程需對學生學習過程進行干預,達到規范學生學習行為的目的,在語文閱讀課堂中,許多文章的情感表達和真實描寫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以此來達到教學目的。故教師在課堂中要把握對文章講解的力度,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權,引導學生主動挖掘文章內涵。同時,為讓學生設身處地的感受文章中所述情節,教師可以通過情境創設的教學放學,讓其擁有真切的感受,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并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審美水平。
2.文本細讀法在初中語文閱讀中的應用策略
2.1把握文章整體
在拿到一篇文章后,應先對文章有整體上的認知,從大方向上去把握文章情感、思想以及理解文章內容等方面,進而實現人與文本之間的交流,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把握文章中的細膩情感,用心體會其中思想。如在教授《春》一文時,教師引導學生獨立分析文章總思想,而不是從某一角度切入分析,把握大方向上的情感傾向,在理解下讓學生進行吟誦,層層遞進,向學生傳遞本文的總體情感,本文通過描寫春天,表達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是一種真情實感的流露,再在此基礎上再次對文章進行二次吟誦,真切感受春天的美。把握文章總體大方向情感后再讓學生進行討論,文章從哪幾個方面描寫春天的美,又是從哪幾種感官上所感受到,調動學生的討論欲望,以分組討論的形式調動課堂氣氛。
2.2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加入想象
初中學習的文章大多屬于大家的代表作,或者是具有代表性的文章,而這類文章多數是文學家的結晶,蘊含豐富的情感,文章語言抽象不好理解,所以教師需要在課堂中對學生進行引導,在學習閱讀時加入想象,培養學生想象思維。而文本細讀法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融合,能夠加強學生對于文章整體內容的把握與理解,進行全方面的掌握,故教師需要具備把控課堂的能力并要梳理分析文本思想。
2.3對文本進行多角度地解讀
文本細讀法的應用便是注重文章的細節之處,透過細膩之處感受文章之美,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以此來打動讀者。也只有對文章進行細節的挖掘,帶領學生共同感受文章的美妙之處,才能使文章的價值與意義在初中語文課堂中發揮最大意義,使讀者以最快的速度全身心地投入文章之中。如在進行《蘆花蕩》一課的學習時,教師可先讓學生自行討論文章的總體情感,再挑選自己感興趣的角度進行討論分析,比如從作者的寫作意圖出發,體會作者從文章中所表現的強烈愛國之情;再或者從作者所刻畫人物角度切入,著手分析,感受其中人物的英雄性格。通過不同角度理解文章內容,將文章理解透徹。從多角度進行文本解讀時,使學生緊緊跟隨教師的教學步伐,對文本有全方位的理解,增多課堂當中教師與學生的有效交流互動,時時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提升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參與度,深切感受文本閱讀之美。
結語
綜上所述,文本細讀法是語文科教人員的不斷創新所得出的教學方法,這種方式能夠最大限度地幫助學生學習文章,理解閱讀,突出細節閱讀的重要性,嘗試通過小角度切入對學生閱讀進行引導,充分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并引導學生貼近文本,挖掘文本更深層次的內涵,產生新的共鳴,實現文本與學生之間的對話與交流,從而提高閱讀教學效率的提高。故教師在初中語文閱讀課程中,建造教學情境,創設良好的文本閱讀環境,將文本細讀法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最終使初中語文教學擁有更為廣闊的前景并促進語文學科的健康發展。
[ 參 ?考 ?文 ?獻 ]
[1]馬連護.文本細讀法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價值[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5,(1):172-172.
[2]吳麗麗.淺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文本細讀法[J].南北橋,2018,(24):41.
[3]蘇秀瓊.文本細讀法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8,(1):154.
[4]袁智勇.基于文本細讀法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研究[J].文理導航(上旬),2015,(2):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