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艷菊

【摘要】目的? 探討手術護理路徑在重度顱腦損傷急診手術配合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40例重度顱腦損傷行急診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分組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70例。兩組患者入院后均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手術護理路徑,結果 觀察組患者平均手術實施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患者(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18.57%明顯低于對照組的52.85%,組間比較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僅4例死亡、死亡率為5.71%,對照組死亡18例、死亡率25.71%,具有統計學意義(X2=10.5701,P=0.0011)。? 結論 手術護理路徑應用于重度顱腦損傷急診手術配合中,可有效縮短手術時間,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和死亡率,值得在臨床廣泛應用。
關鍵詞 手術護理路徑;重度顱腦損傷;急診手術;手術配合
重度顱腦損傷是臨床常見的急重癥,具有病情發展快、危險性高、致殘和死亡率高等臨床特點[1]。重度顱腦損傷患者通常須進行急診開顱手術,以清除顱內血腫,降低顱內壓,而傷后1h是其救治的關鍵時間[2]。因此,早期迅速判斷傷情,給予有效的手術護理路徑,是提高搶救成功率的重要步驟。
手術護理路徑是由醫護人員對特定的診斷和手術制定的適當的、有順序性和時間性的照護計劃,具有能縮短康復時間、降低醫療成本、提高滿意度等特點,被廣泛應用于臨床急診手術配合中[3]。為進一步探討手術護理路徑在重度顱腦損傷急診手術配合中的應用效果,筆者選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40例重度顱腦損傷行急診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將手術護理路徑應用于重度顱腦損傷急診手術配合中,取得了顯著效果,現將其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在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前提下,前瞻性選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40例重度顱腦損傷行急診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入選患者均符合重度顱腦損傷診斷標準。采用隨機分組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70例。其中,對照組男54例,女16例,年齡18-76歲(平均48.2±3.4歲),觀察組女21例,男49例,年齡16歲-78歲(平均49.3歲±2.6歲),兩組患者在性別構成比、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給予常規護理(術前準備、傷口處理、術中按醫囑執行手術護理操作、術后監測患者生命體征等),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手術護理路徑,具體方法如下:
1.2.1制定路徑表? 結合急診科的實際情況,制定可操作性強的急救護理路徑,并根據急救護理路徑,制定術前、術中、術后相應的手術護理路徑表,麻醉師、護士、手術醫師等嚴格按照手術護理路徑表執行。
1.2.2內容? 主要包括手術準備、儀器設備準備、術中體位安放、靜脈通道建立、吸氧、麻醉配合、術中按醫囑執行手術護理操作等。
1.2.3實施 ①定期對急診醫護人員進行規范化培訓,根據手術護理路徑表由經驗護士進行模擬操作和詳細講解,并要求所有護理人員對重度顱腦損傷手術步驟熟練掌握,以便做好手術配合;②將手術操作步驟及注意事項做成流程示意圖,放置于手術準備室,并明確各護理人員的職責,各司其職,分工合作,確保手術操作時護理人員能迅速到位,達到最高效的手術配合。③進入手術室后根據護理路徑表做好相應護理和記錄,術后根據記錄指標進行統計和評價。
1.3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包括手術實施時間、并發癥的發生率及死亡率等。
1.4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采用SPSS18.0軟件包,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χ2檢驗,檢驗標準α=0.05,P<α則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患者平均手術實施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患者(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18.57%,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為52.85%,組間比較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僅4例死亡、死亡率為5.71%,對照組死亡18例、死亡率25.71%,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X2=10.5701,P=0.0011)。見表1
3討論
近年來隨著車禍、撞傷、高空墜落等意外事故的增加,顱腦損傷的發生率呈上升趨勢。且多數情況為重度顱腦損傷。重度顱腦損傷患者病情危重且復雜多變、多伴有其他系統功能障礙,死亡率和致殘率較高[4]。該類患者多需要進行急診開顱手術,而其傷后一小時是救治關鍵時間。因此,手術時給予有效的手術配合是縮短手術時間、提高救治成功率的關鍵[5]。
手術護理路徑是指針對一個病種,制定出醫院內醫務人員必須遵循的診療模式,使病人從入院到出院依照該模式接受檢查、手術、治療、護理等醫療服務。從而保證患者所接受的治療項目精細化、標準化、程序化,減少治療過程的隨意化;提高醫院資源的管理和利用,加強臨床治療的風險控制;縮短住院周期,降低費用[6]。為進一步探討手術護理路徑在重度顱腦損傷急診手術配合中的應用效果,筆者通過對140例患者進行對比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平均手術實施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患者(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18.57%,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為52.85%,組間比較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僅4例死亡、死亡率為5.71%,對照組死亡18例、死亡率25.71%,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X2=10.5701,P=0.0011)。
綜上所述,手術護理路徑應用于重度顱腦損傷急診手術配合中,可有效縮短手術時間,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和死亡率,值得在臨床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杜錦萍,樊帆,江萍等.重度顱腦損傷患者急診救護臨床護理路徑的構建與應用[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4,31(1):32-34,45.
[2]李益民,馮惠春,國秀娣等.我國臨床護理路徑的研究現狀與進展[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z1):163-164.
[3]燕鳳秀.臨床護理路徑的國內應用進展[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8):1641-1642.
[4]龔美紅,楊麗艷.臨床護理路徑在ICU重癥顱腦損傷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當代醫學,2013,19(32):129-130.
[5]王雪君.急救護理干預在顱腦損傷患者急救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5,18(9):127-128.
[6]杜厚倩.急診護理路徑在重癥顱腦損傷患者急救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J].中國醫學創新,2014,11(26):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