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摘 要:鐵路國際聯運審核清算工作,關系到各締約鐵路之間業務數據對接和收益清算,因此準確性、及時性、安全性至關重要。本文深刻分析了目前國際聯運清算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國際聯運 審核清算
一、國際聯運審核、清算的現狀
(一)國際聯運客運業務
1.旅客客臥票的審核、清算
單張票價審核依據:按照《國際客運運價規程》,客票票價=∑旅客乘車經路中各國區段里程和車輛種類對應的費率*本國客票系數后進整;臥鋪票價=旅客乘車經路全部里程和車輛種類對應的費率*本國臥鋪票系數后進整。
單張客票清算: 局內客運其他收入(旅客國際運輸收入)=局內區段客票收入+本局當擔列車的臥鋪票收入;應付國外段旅客票價=國外段客票收入(剔除5%銷售代理手續費)+外國鐵路擔當列車的臥鋪票收入。
2.包裹票的審核、清算
包裹運費計算依據:按照《國際客運運價規程》,每一國家境內包裹運送基礎運費=計量重量(公斤)/10公斤*按里程確定的本國境內(每10公斤)運價*本國包裹運費系數后進整;每一國家境內包裹聲明價格=每一國家境內里程和聲明價格數額對應費率。
單張客票清算: 局內客運其他收入(旅客國際運輸收入)=管內包裹基礎運費+保價費+貨簽費。其中,包裹基礎運費列入“普通包裹運輸收入”;保價費列入“行包保價收入”;貨簽費列入“貨簽使用服務費收入”。應付國外段包裹運費=國外段包裹基礎運費+聲明價格。
(二)國際聯運貨運業務
貨物運費的審核、清算:《鐵路貨物運價規則》規定,進口貨物國內段運費、國際鐵路聯運進出口貨物在國境站上發生的雜費和國際鐵路聯運過境貨物在國境站的換裝費,均在國境站向收貨人(托運人)或其在國境站的代理人核收。因此,由于貨運業務是分區段進行計費,所以國際鐵路聯運進出口貨物國內段的運輸費用按照國內《鐵路貨物運價規則》進行審核,國際鐵路聯運過境業務國內段的運輸費用按照《國際鐵路貨物聯運統一過境運價規程》進行審核,參加運輸的締約國之間均不進行清算。
(三)國際聯運其他服務
提供其他雜費服務的審核、清算:目前涉及的國際聯運其他服務清算主要包括國際聯運客車在口岸站更換輪對、在國外鐵路運行,國際聯運貨車在口岸站裝卸產生的機車交接服務、貨車使用、車輛損毀賠償等雜費清算。
二、國際聯運審核清算中存在的問題
1.口岸站國際聯運信息化建設有待加強。口岸站目前使用“現車系統”進行行車調度組織,使用“貨車使用費系統”進行各國貨車使用費統計。由于口岸站進出口貨車數量較多,調度計劃和實際行車組織存在差異,導致目前工作人員在使用“貨車使用費系統”生成《貨車使用費清算表》時,僅僅能夠從“現車信息”系統中提取有關車輛的車號信息,其它信息均需根據車輛交接單手工輸入,信息化程度和工作效率低下,數據準確率差,無法進一步提升工作質量。
2.國際聯運相關規章修訂不及時。我們目前執行的國內進口運輸計費方法是《貨物運價規程》和在2018年新實行的承運清算制,而國際貨物過境運輸計費方法仍是2012年的《國際鐵路貨物聯運統一過境運價規程》。以二連(境)至新港(水)為例測算:國內進口貨物按照現行規定的計費徑路為864公里,而經國內過境貨物按照現行規定的計費徑路僅為707公里。對于承運企業而言,在同樣的付費成本下,過境運輸的收益遠小于進口運輸。
3.國際聯運車輛破損費賠償缺乏準確的評判標準。目前,各國在實際清算車輛破損賠償費時通常以本國修理發生的實際支出為標準提出清償數額,由于清算部門缺乏車輛專業知識,所以無法對提出的賠償數據是否公允做出準確判斷進行清算。
4.國際聯運雜費支出管理粗獷。目前國際聯運各項雜費的清算,通常由各國清算部門相互確認后,直接一攬子轉入口岸站進行賬務處理。由于項目多而雜,且涉及不同時期的費用清算,所以口岸站對該數據無論大小只能是被動接受,全盤計入“國際聯運成本”列支,缺乏有針對性的分析,管理粗獷。
5.清算資料傳遞周期長。《國際聯運清算規則》規定:國際聯運清算單據及其往來函件,必須用電子郵件或各方商定的其他形式,且必須按規則規定的地址通過郵局對其進行寄送。但是目前,大多數協約方僅通過郵局寄送的方式進行相互清算。
三、下一步解決措施
1加強口岸站國際聯運信息化建設。針對目前國際聯運清算工作信息化程度低的情況,積極配合做好國際聯運信息化建設,不斷提高綜合業務能務和協調配合能力。依托“現車系統”信息化平臺,結合運輸調度組織各環節的業務特點,研究完善“貨車使用費計費系統”功能,為審核清算工作實現高效、精細,提高現場工作效率打造夯實的基礎數據平臺。
2.及時提出規章修改建議。做好典型數據的收集整理和意見反饋,加強與各國際聯運締約國的業務對接,定期提出召開鐵組成員代表大會的建議,就國內各項生產組織業務變化涉及國際聯運規章制度的變動進行修訂和完善,切實做到互聯互通,統籌協調發展。
3.加強破損車輛過程控制。一是車輛交接員應加強對車輛破損記錄的填制,詳細描述破損部位細節,必要時需留存相關電子影像資料。二是成立由外事部門、車輛部門、價格部門、財收部門組成的破損車輛鑒定審核小組。對各國要求賠付的車輛破損費用及修理清單進行確認。三是對于中方造成的車輛破損,在具備修理能力的情況下,按照《國際聯運貨車使用規則》規定的程序由中鐵修復后返還,減少破損理賠事項和賠償費支出。
4.對國際聯運雜費支出精細管理。一是對雜費支出項日進行細分,確定項目負責部門,分別下達考核預算。二是定期組織相關部門進行分析,查找造成車輛破損、貨車使用費增大的原因,查找責任部門和責任人。三是納入成本考核系統,對責任部門和責任人明確考核標準。定期組織對作業標準、作業流程規范化執行情況進行考評,形成有獎有罰的激勵約束長效機制。
5.積極推進國際聯清算數據電子交換。一是建立中鐵統一的互聯網企業郵箱,完善相關網絡安全內控制度,確保實現數據傳遞的準確性、及時性和安全性。二是加強各國國際聯運清算信息化建設和經驗交流,實現各國間方便快捷、互聯互通的信息化數據集合。三是統一規范的清算文件電子格式和清算程序,實現網上確認、網上清算的功能,減少人工作業量,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