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穎
摘 要:傳統的高校信息宣傳與管理需要依賴大量繁瑣的平面圖紙和信息表格,給管理運行帶來極大不便。海量的設備數據不能快速的鎖定設備具體位置,復雜的數據更難于及時提供參考資料,對突發事件無法快速的鎖定地點會造成不必要的損害。而高校要完善管理機制,勢必需要加大對基礎建設的力度。為確保校園建設管理的安全,維護校園教學與生活秩序、人身與財產安全等問題,虛擬現實技術下的智能校園建設管理平臺的運用逐漸成為趨勢。
關鍵詞:虛擬現實 校園建設
高校校園有良好建設與管理才能更好保障教學活動的運行和對外宣傳推廣,虛擬現實技術的使用能融合基礎地理數據搭建大范圍場景精美的虛擬環境,直觀展示校園環境和硬件設施;能夠展示地上、地下以及建筑內的重要設備和管線,并結合數據庫即時查詢其屬性信息,通過三維場景對指定位置電、水進行控制,無縫結合學校現有安保系統,在三維場景中實時調用相關安保數據實時監控畫面;能夠實現對場景數據的添加、修改、刪除等編輯功能,輔助規劃比較手段和分析工具,為學校相關部門的決策分析提供客觀的支持。
一、實現校園環境的虛擬游覽和整改管理
虛擬現實技術下的校園展現解決了傳統展示手段表現不夠直觀、不真實的問題。根據特定需求可以預先設置漫游路徑,視點高度,視野大小和漫游速度,操作者只需選定相應的漫游路徑,系統的自動導航功能即可完成自動引導,以滿足全方位需求。
基于虛擬三維校園地圖可開發地理信息系統,還可以進行各種功能的集成和擴充?,F實道路、路口交通設施、建筑分布、以及其他地理要素的信息的直觀、立體顯示,以及查看范圍道路交通和建筑的查詢、增加、修改、刪除等。如果有新的地理要素要變動,用戶還可以根據實際需要更改建筑物的高度、位置、外觀材質、綠化樹種和高度,并可導入其他系統中已建成的模型,來保持系統信息和現實地理整改的一致。同時用戶可以在鳥瞰、行走、自動相機等視角中進行切換,根據不同的需要來選擇最合適的視角,提高查詢和解決問題的效率。所有的操作都可以在電子地圖上完成,使得系統的操作簡單、直觀。通過高度的可視化讓枯燥的數據管理變得生動起來。
二、對校園能源管理的實時、直觀、全面監控
虛擬現實技術對校園能源管理主要包括可視化水網管理系統,可視化強弱電管網管理系統,可視化供氣管網管理系統?;谡鎸嵉臄祿透叻抡娑鹊娜S制作的場景來進行管理,管理時不再是面對大量的數據,而可以在與現實場景相對應的虛擬場景中直觀的交互,所見即所得,極大的降低了操作管理軟件的難度,提高了管理的效率。
可視化水網管理系統、可視化強弱電管網管理系統以及可視化供氣管網管理系統,將隱藏的管網及附屬設施生動、直觀的展現在管理者的面前,結合校園的虛擬仿真三維模型,可監控管理到任何一個角落。查看時可實現多視角信息收集,輔以導航圖即可直觀的幫助用戶理解管網所在具體信息,并將不同屬性的管網分別放置于不同圖層,操作者可以通過點擊窗口中任意的建筑、管網、水表、線路等模型,實時查看相應的設施或者設備的基本信息,操作簡單快捷。
在此基礎上,可設置由圖形查詢屬性和由屬性查詢圖形的雙向查詢功能;可統計出所查詢管線的長度和附屬設施的個數;可編輯的屬性數據庫,對屬性庫中的記錄進行增加、刪除、修改、查詢等操作。對水網管理而言,可實時顯示各用水單位的歷史監控數據,分析該單位當前用水情況是否正常,可切換到公共用水圖層,快速分析出消防最佳取水點等。對強弱電管網管理而言,操作者可以結合虛擬校園三維地圖,將強弱電線路及電表等附屬設施進行分類查看,方便操作者直接查詢自己需要的部分。
結合三維校園地圖,使用戶能夠更加直觀、便捷的進行安防管理,對更多的事件進行實時監測和報警。在融合智能監控、智能門禁、智能車輛管理、智能巡更系統、智能報警系統等多項功能后,還可以實現對指定范圍內的360度智能監控管理,有效進行事前預警、事中處理、事后及時取證的全自動、全天候、實時監控、自動處理的智能系統。
三、改善校園資產的管理監控方式
和傳統的資產管理相比較,虛擬現實技術下的智能管理能夠在對資產狀態進行實時感知的基礎上實現資產的可視化管理和智能化分析決策,極大程度上減少了用戶的管理工作量,從根本上提高了資產管理的可視化和信息化程度,改善整個校方管理的工作效率,減少固定資產的浪費與損失。
虛擬校園智能管理以計算機為操作平臺,以可視化、快捷、精準、便捷為特點,采用C/S結構,分布式數據庫,通過條形碼技術對固定資產實物從購置、領用、清理、盤點、借用歸還、維修到報廢進行全方位準確監管,結合資產分類統計等報表真正實現帳物相符,同時按照國內固定資產折舊的實際情況和慣例,采用平均年限法對固定資產計算折舊,對定位區域中資產的位置和使用狀況信息不間斷監測,通過無線訪問點接入網絡層,最終將信息傳輸到系統的應用層,實現對資產的實時動態與可視化管理。提高了資產的使用效率,保障教學活動良好運行。
結合虛擬現實技術的高度智能化和高度可視化的管理操作,降低安裝與維護的成本,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安全系數。在后期還可以開發的、可擴展系統,能夠融合多種交互及瀏覽手段,收集其他所需各種類型數據,讓技術實現更貼合操作者的使用習慣。最終實現高校校園的智能化建設與管理,完善校園綜合實力,為高校教學與生活工作的流暢運行與促進高校的社會推廣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