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訓
摘要:為了有效的減少二氧化碳排向大氣,將二氧化碳作為氣驅的一種注入到地下,作為驅替液用來提高原油的采收率,設計最佳的注入的工藝流程,更好地完成二氧化碳埋存驅油的任務。對埋存工藝技術進行優化,發揮高效注入設備的優勢,提高注入的質量,保證工藝順利實施,獲得最佳的埋存驅油目的。
關鍵詞:液相注入;埋存驅油;工藝流程
一、二氧化碳驅油機理
1.提高地層壓力:CO具有較強的膨脹能力和擴散速度,可快速提高地層能量,增強驅動力。
2.降低原油粘度:CO很容易溶于原油中,其溶于原油后可降低原油粘度,
提高油相滲透率。CO-原油體系實現混相后,原油粘度可降低2/3。
3.提高驅油效率:CO溶于原油后不僅可以降低原油粘度,還可以降低甚至消除界面張力。油藏中隨著地層壓力逐步升高,CO與原油相間傳質作用增強,當地層壓力達到最小混相壓力時可以實現混相(混相驅),相間界面消失,驅油效率大幅度提高。當地層壓力未達到最小混相壓力時(非混相驅),CO驅通過溶解、膨脹和降粘作用提高驅油效率。通過室內實驗分析評價,與常規水驅對比,CO混相驅提高驅油效率可達到30%,CO2非混相驅和近混相驅提高驅油效率可達到5-15%。
4.擴大波及體積:CO在油藏中具有較低粘度和較強的滲流能力,可以驅替微小孔隙中的原油。在驅替過程中CO2通過組分交換和溶解的方式降低原油粘度,提高原油在微細孔喉的流動能力,擴大波及體積。
二、液相二氧化碳注入工藝
1、氣源:利用天然氣井分離出的管輸來的二氧化碳氣體。
2、注入相態:液態。
3、輸送計量方式:采用氣體中、低壓計量。
4、管線材質:脫水前采用不銹鋼材質,脫水后采用碳鋼
5、液體增壓方式:三柱塞泵壓縮注入。
6、氣體脫水方式:變溫吸附低壓壓脫水。
7、液體增壓等級:壓力等級為25MPa
三、液相二氧化碳注入工藝流程
將天然氣采氣廠分離來的氣相二氧化碳,通過增壓壓縮機增壓到2.0-3.0 MPa的純CO,通過液化裝置將氣體液化,液化溫度達到-28度,最終通過三柱塞注入泵增壓到25 Mpa,為站外注入井提供液態CO。
四、液相二氧化碳注入工藝流程示意圖
![]()
五、液相二氧化碳注入工藝流程解析
1、采氣廠來氣:天然氣井采出氣經過降解分離,將天然氣和二氧化碳氣體分離,分離后合格的天然氣輸送到用戶,二氧化碳氣體經過管道輸送,送到液化注入站,進站壓力在0.8-1.0MPa之間,溫度在8-15℃.
2、二氧化碳氣體增壓:利用增壓壓縮機將采氣廠來氣進行增壓,增壓壓縮機一般采用二級增壓,增壓壓力達到2.0-3.0MPa之間,溫度在20-25℃之間.
3、二氧化碳氣體液化:采用氨冷液化裝置對二氧化碳氣體進行液化,首先液態氨在蒸發器中吸收了制冷對象二氧化碳氣體的熱量,蒸發成氨蒸汽;氨蒸汽包含著吸收來的熱量被壓縮機抽送到冷凝器,并壓縮成高壓、高溫的氨蒸汽,這時候氨蒸汽中又加進了電動機的熱功當量所附加的熱量;冷凝器中的氨蒸汽,將熱量傳送給溫度較低的冷卻水,失去熱量的氨蒸汽被冷凝成為液態氨;節流閥將冷凝下來的液氨再有節制的補充給蒸發器,使蒸發器能夠連續地工作,這就是制冷全過程。二氧化碳氣體冷卻的最低溫度零下30度左右。
4、液態二氧化碳儲存:采油100m低溫液態二氧化碳儲罐進行儲存,結構為內外容器組成的雙層容器,為真空粉末絕熱型臥式儲罐,內容器材料選16MnDR,外容器材料可根據用戶地區不同選用不同材料,內、外容器夾層充填絕熱材料珠光砂并抽真空。設計安裝兩臺100m低溫液態二氧化碳儲罐,開一備一。
5、注入泵注入:主要采用三柱塞泵進行注入,柱塞泵是液壓系統的一個重要裝置。它依靠柱塞在缸體中往復運動,使密封工作容腔的容積發生變化來實現吸液、壓液。柱塞泵具有額定壓力高、結構緊湊、效率高和流量調節方便等優點。主要二氧化碳注入采用三柱塞泵進行注入,進口壓力在1.5MPa-2.0MPa之間,排出壓力在18MPa-20MPa之間,設計安裝三臺柱塞泵,開二備一,能夠滿足10口井的注入量。
6、注入井口:采用250型高壓井口,井口設有兩套注入管線,一套注水管線,一套注二氧化碳(氣相或液相)管線,可以實現水氣交替注入方式注入。
結束語
總之,二氧化碳液化注入是一項工藝,今天我對二氧化碳液化注入工藝和流程進行分析,希望能給油田二氧化碳液化注入的發展,可以起到有利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