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

【摘要】目的:對護理管理中危及管理的應用效果進行探討。方法:選擇我院2016年5月至2016年11月收治住院患者120例成立對照組,選擇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收治住院患者120例成立觀察組,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觀察組接受危機管理,進行兩組患者焦慮狀態、不良事件發生率、工作滿意度的對比。結果:觀察組患者焦慮狀態、護理工作滿意度、不良事件發生率和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結論:在護理管理中開展危機管理可提升護理質量,這不僅能夠減少不良事件發生,還能提升患者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危機管理;護理管理;護理滿意度
近些年我國醫護矛盾愈發突出,醫患關系日漸緊張,各種糾紛發生率逐漸上升[1]。出現醫患糾紛不僅使正常治療無法進行,還會影響正常醫療活動的開展。危機管理是一種先進的管理方法,近年來被廣泛應用于社會各個行業。為進一步提升護理質量,我院護理部在護理管理中開展危機管理,現報告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6年5月至2016年11月收治住院患者120例成立對照組,選擇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收治住院患者120例成立觀察組。對照組包括58例女、63例男;患者年齡范圍19~74歲,平均(42.7±8.7)歲;其中24例為呼吸系統疾病、16例為消化系統疾病、32例為循環系統疾病、18例為泌尿系統疾病、22例為血液系統疾病、8例為神經系統疾病;21例學歷為大專及以上、42例為高中、18例為初中、48例為小學及以下。觀察組包括57例女、63例男;患者年齡20~76歲,平均(42.3±8.8)歲;24例為呼吸系統疾病、16例為消化系統疾病、32例為循環系統疾病、18例為泌尿系統疾病、21例為血液系統疾病、9例為神經系統疾病;23例學歷為大專及以上、30例為高中、20例為初中、47例為小學及以下。兩組患者一般臨床資料對比差異不顯著(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管理,觀察組接受危機管理。對兩組患者焦慮狀態、不良事件發生率、護理工作滿意度進行對比。其中護士長和責任護士進行不良事件發生情況的統計。兩組患者焦慮狀態評分采用焦慮自評量表進行,焦慮狀態越重則得分越高。50分以下為無焦慮狀態、50分以上為有焦慮狀態。采用模糊數字評分法進行滿意度評分,其中對我可護理工作很滿意對應10分,不滿意我科護理工作對應0分、
1.3危機產生因素和危機管理機制構建
1.3.1護理危機產生因素:①社會環境:在社會環境的強制性約束下,醫療工作者面臨較大壓力,而醫療工作具有高風險、高科技等特性,實際中廣大患者的需要難以得到充分滿足。②服務對象:在社會發展過程中,人們形成強烈的維權意識,無意識的言語有時被患者視為侵權,進而引發護理危機,并對護理工作產生影響。③技術質量:因缺乏臨床經驗,專業知識掌握不牢,一些護理人員無法有效護理常見護理問題,進而導致護理差錯的產生,最終引發護理危機。④法律和思想意識淡?。鹤o理人員沒有充分認識到醫療文件的重要性,護理工作中沒有形成強烈的自我保護意識。護理人員對于本職工作缺乏深刻認識,職業道德缺乏,進而出現護理危機。
1.3.2危機管理機制構建
①危機文化:將危機文化融入到醫院文化建設中,在構建危機管理教育制度的基礎上針對護理人員開展危機管理教育。②對護理危機預測機制進行構建:主要包括收集護理信息、分析收集到信息、預防和控制護理危機三個部分。③對道德教育和職業技能教育進行強化,促進相關制度的落實。④情況調查:危機出現后要迅速和當事人進行溝通,盡快實施調查工作,建立基本的調查報告,并在此基礎上對應急措施、相應政策進行制定。⑤撫慰受害者:獲得報告后,應當安排相關人員對受害者情況進行了解,在了解受害者意見同時主動擔起責任,安慰受害者,將需要的服務盡可能提供給受害者。⑥和媒體進行溝通:應當把盡早與媒體開展溝通,通過有效合作盡可能減少不利于醫院的報道,產生積極的、正確的社會輿論。⑦危機管理恢復階段:及時對經驗教訓進行總結,依據事件的起因和發展,采取相應改進和防范措施,促進護理人員危機應對能力的提升。
1.4統計學處理 數據統計分析中使用SPSS21.0軟件,用標準差(±s)表示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量資料;用率(%)表示計數資料,用χ2檢驗計數資料。P<0.05時,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相對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焦慮狀態更輕、不良事件發生率更低、護理工作滿意度更高,兩組數據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1。
3討論
危機管理最初在國際政治和外交中應用,隨著時間推移該項管理開始運用于臨床管理[2]。通過開展危機管理,能夠以醫院正在面對的危機和可能發生的危機為基礎,對針對性的解決措施進行制定,進而實現控制和預防的目的。通過管理危機后的處理方法,能夠促進危機事件產生負面影響的降低,促進醫院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不斷提升[3]。我院護理部在護理管理中開展了危機管理,這不僅使護理人員和護理管理者對危機事件形成深刻認識,還使得有效的危機管理制度得到構建,讓相關制度能夠得到真正落實,進而實現整個護理水平的提升[4]。同時在日常護理操作中,護理人員能夠提升認識,實時預防各種危機事件,通過盡快處置危機事件避免危機發展惡化,讓患者生命安全得到更好保障[5]。觀察組患者焦慮狀態、護理工作滿意度、不良事件發生率和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在護理管理中開展危機管理可提升護理質量,在減少不良事件發生同時提升患者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劉石寧.危機管理在急診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2,16(4):31-32.
[2]徐華.醫院危機管理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西南國防醫藥,2006,16(6):660-662.
[3]劉淑萍.危機管理在口腔門診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13,10(20):143-145,148.
[4]林麗萍.危機管理在眼科門診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2):96-98.
[5]程琳.淺談危機管理理論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07,23(11):742-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