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琴 葛玉彬 張正英


摘要:對2016年10個飼用高粱品種(系)在甘肅省5個點區域試驗的產量結果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參試品系TX623A×89105-2 選折合產量最高,為73 379.40 kg/hm2,較對照品種皖草2號增產11.43%;B2A×F11次之,折合產量為72 786.00 kg/hm2,較對照品種皖草2號增產10.55%;蒙農4號折合產最低,為58 609.05 kg/hm2,較對照品種皖草2號減產10.98%。
關鍵詞:飼用高粱;區域試驗;產量;甘肅省
中圖分類號:S514? ? ? ? ?文獻標志碼:A? ? ? ? ?文章編號:1001-1463(2019)06-0008-05
Abstract:With Longzimai 2 as control, the agronomic characters and yield performance of four new color winter wheat cultivars introduced were observ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urple black wheat cultivar Xihei 1 had strong adaptability, cold and drought resistance, normal maturity, resistance to stripe rust and powdery mildew, moderate resistance to yellow dwarf disease, middle and early maturity, darker grain color, and good comprehensive agronomic traits. Its yield was 5 925.0 kg/hm2, which increased 862.5 kg/hm2 and 17.04%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cultivar Longzimai 2.
Key words:Year of inventory;Resource;Germination rate;Grain characteristics
飼用高粱作為一種新型的飼料,具有生物產量高、抗旱、耐澇、耐鹽堿等特性,同時,飼用高梁莖稈實且多汁,具有較好的適口性[1 - 3 ]。在草料加工過程中飼用高粱營養損失較少,利用率高,可用于青刈、青貯等飼料。在灌溉條件下其生物產量達到90~120 kg/hm2,旱地條件下達到45~60 kg/hm2。在干旱年份其獲得的經濟效益尤為顯著,干物質產量明顯高于飼用玉米,因此,飼用高粱在畜牧業生產上有廣闊的利用前景[4 - 9 ]。甘肅地處西北內陸,旱地占全省耕地70%左右,主要分布在蘭州中部、定西、隴東的平涼和慶陽等地。近年來甘肅省畜牧產業發展迅速,對優質飼草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因此,選育出適合這些地區的飼用高粱品種對甘肅畜牧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我們對2016年飼用高粱品種(系) 在甘肅省區域試驗產量進行了分析,以期為今后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參試高粱品種(系)共10個,以皖草2號(G6)作為對照,供試品種具體名稱、來源見表 1。試驗點有 5 個: 酒泉(E1) 、張掖(E2) 、蘭州(E3) 、定西(E4) 、平涼(E5)。
1.2? ?方法
試驗采用隨機區組設計,3 次重復,小區面積 15 m2,8行區,行長5 m,株距20 cm,行距50 cm,保苗密度36萬株/hm2。生育期調查主要農藝性狀,收中間6行記產。
1.3? ?數據分析
數據均使用 Excel 和 Spass統計軟件處理。
2? ?結果與分析
2.1? ?參試品種(系)的產量結果
10個品種(系)在5個試驗區的平均折合鮮草量結果見表2,有7個參試品種(系)較對照品種皖草2號均表現增產,增幅在1.37%~11.43%。其中TX623A×89105-2? 選和B2A×F11在5個試驗點均增產,分別為73 379.40、72 786.00 kg/hm2,分別較對照品種皖草2號(65 838.45 kg/hm2)增產11.43%和10.55%,增幅較大,分居參試品種(系)第1位和第2位。A3TX623A×F11、B2A×89105-2選、B2A×NF121-5(黑色)、晉草3號和YJ33-3001分別為69 382.50、67 157.10、68 812.35、66 743.40、68 458.05 kg/hm2,增幅分別為5.38%、2.00%、4.516%、1.37%和3.97%。蒙農4號和普通高丹草的生物產量分別為58 609.05、60 885.90 kg/hm2,較對照品種皖草2號分別減產10.98%和7.52%,且在5個試驗點均表現減產。
2.2? ?產量結果的方差分析
參試品種(系)間的差異顯著性多重比較結果(表2、表3)表明,G1( 蒙農4號)和G10(普通高丹草)均較其他參試品種(系)(G2、G3、G4、G5、G6、G7、G8、G9)顯著性減產;產量最高的G9(TX623A×89105-2 選)和次之的G4(B2A×F11)均與G6[皖草2號(CK)]、G7(晉草3號)、G3(B2A×89105-2選)、G1(蒙農4號)和G10(普通高丹草)差異達顯著水平,增產的參試品種(系)與減產的參試品種(系)差異達顯著水平。試驗地點間的差異顯著性多重比較結果(表2)顯示,E1(酒泉)與E2(張掖)差異不顯著,與E3(蘭州)、E4(定西)和E5(平涼)三地產量均有顯著性差異;E3(蘭州)、E4(定西)和E5(平涼)三地之間也有顯著性差異。E1(酒泉)和E2(張掖)兩地單產均較高,而E4(定西)和E5(平涼)平均單產較低,表明生物產量與海拔等栽培條件有較大的相關性。
方差分析結果(表3)表明,品種間、地區間、品種與地區間互作差異均達到極顯著水平,表明參試品種(系)間差異較大,參試地點也是引起參試品種(系)產量差異的重要原因。
3? ?小結與討論
對10個參試品種(系)在5個試驗地點產量結果的分析表明,TX623A×89105-2 選折合產量最高,為73 379.40 kg/hm2,較對照品種皖草2號增產11.43%;B2A×F11次之,折合產量為72 786.00 kg/hm2,較對照品種皖草2號增產10.55%;蒙農4號折合產量最低,為58 609.05 kg/hm2,較對照品種皖草2號減產10.98%。
生物產量與海拔等栽培條件以及自然條件有較大的相關性。2016年全省春季降雨較少,尤其是定西和平涼兩地,春季幾乎無有效降水,夏秋季節又遭遇高溫干旱,對試驗結果產生很大影響,參試品種(系)產量均較低,因此還需進行相關試驗,以更客觀的評價參試品種(系)在甘肅不同地區的豐產性和穩定性。
參考文獻:
[1] 徐? ?艷,楊? ?巍,李文鐳,等.? 發展飼草高梁前景展望[J].? 雜糧作物,2006,26(2):152-153.
[2] 李建平,郭? ?孝.? 國內外飼用高粱生產、科研狀況及應用前景[J].? 飼料研究,2007(10):68-70.
[3] 赫春杰,梁萬鵬,張有龍,等.? 15個飼用高粱品種在慶陽市的品比試驗初報[J].? 甘肅農業科技,2015(12):5-7.
[4] 劉明慧,郭亞茹,王? ?釗,等.? 飼用高粱、玉米不同品種類型生物特性研究[R]//中國青年農業科學學術年報,北京: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2004.
[5] 沈? ?飛,曹衛星,劉榮厚.? 自然干燥的甜高粱莖稈長期貯藏及乙醇發酵可行性研究[G]//全國農村清潔能源與低碳技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鄭州:河南農業大學,2011.
[6] 鄒劍秋,宋仁本,盧慶善,等.? 新型綠色可再生能源作物——甜高粱及其育種策略[J].? 雜糧作物,2003,23(3):134-135.
[7] 王艷秋,朱翠云,盧? ?峰,等.? 甜高粱的用途及其發展前景[J].? 雜糧作物,2004,24(1):55-56.
[8] 黎太爵.? 甜高粱與畜牧業的發展[J].? 世界農業,1995(11):23-24.
[9] 崔玉華.? 甜高粱的生產與利用[J].? 國外農學-雜糧作物,1996(3):54.
[10] 馬建科,何世新.? 糜子新品系在靈臺縣區域試驗初報[J].? 中國農業信息,2016(14):98-100.
(本文責編:楊? ?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