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小敏
【摘要】: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寫作教學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而議論文又是學生在寫作中經常會遇到的一種體材。為了寫好議論文,學生在平時一定要有足夠的寫作素材的積累。本文首先分析了高中生在寫議論文時存在的問題以及在教材中積累素材的必要性,又針對如何在高中語文教材中提取議論文寫作素材提出了幾點策略。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材 議論文 寫作素材
前言:在高中語文寫作中,議論文是一種非常常見的體材。但是,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學生在寫議論文的時候都會出現一些問題。很多學生在平時沒有積累足夠的論據,影響了議論文的質量。針對這種情況,高中語文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在教材中積累議論文寫作素材,從而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
一、高中生在寫議論文時存在的問題以及在教材中積累素材的必要性
很多高中生在寫議論文的時候常常寫不出令人滿意的文章,存在著一些非常普遍的問題。第一,有些學生在對論點的合理性進行說明時,常常會反復使用某些語句進行論述,使得作文讀起來非常空洞,廢話連篇。第二,有些學生在論證問題的時候,采用的語言非常平淡,不具有感染力和說服力。第三,很多學生在論述同一個觀點的時候都會采用同樣的論據實例,缺乏創新性。造成學生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學生自己平時沒有足夠的素材積累,尤其是在論據方面存在著嚴重的不足。學生只有掌握了豐富的論據素材才能夠提高寫議論文的水平【1】。大部分高中語文教師都比較重視學生對于寫作素材的積累,他們會要求學生準備積累本,留心觀察身邊的人和事,還會為學生推薦一些書籍讓學生在閱讀中進行記錄。從生活中記錄素材以及在閱讀中積累素材都是有依據的,但是收到的效果卻不理想。高中生的面臨著非常繁重的課業壓力,他們的日常生活也比較單調,他們基本沒有精力去顧及生活的其他方面,這為學生在生活中積累素材造成了一定的困難。另外,高中生要學習的科目非常多,為語文學科分配的時間非常有限,更是沒有時間進行課外閱讀,也很難通過課外閱讀來積累素材。對于學生來說,教材是他們每天都要接觸的學習材料。在高中語文教材中所選的文章都是經過嚴格篩選的。其中包含的很多典故都能夠作為議論文的事例論據,在古詩詞中包含了很多具有文采的句子,還有很多富有哲理的話語,這些都可以用在議論文中作為論據,增加議論文的說理可信度。同時,這些文章還能夠啟發學生的思維,有利于學生提出更加獨到的見解。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挖掘教材中的議論文素材,并且對學生做出有效的指導。
二、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積累議論文寫作素材的策略
(一)引導學生將閱讀學習和寫作學習結合在一起
很多高中學生沒有從教材中積累素材不會是因為能力不足,而是缺乏在教材中積累寫作素材的意識。對于教材中的文章,學生一般都是采用閱讀的方式進行學習。在學習高中語文的過程中,閱讀學習和寫作學習都是非常重要的學習內容。二者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關系【2】。在閱讀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開闊視野,豐富知識儲備。在寫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在高中語文教學中,以讀促寫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教學方法。因此,高中語文教師必須要引導學生明確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的關系,讓學生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去分析作者的寫作方法,積累有用的寫作素材。高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知識遷移能力,只要他們認識到了這種學習方式的可行性并且嘗試去做,就一定能夠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二)在學習課文時指導學生積累素材
在學習教材中的課文之后,教師要指導學生將課文中包含的好詞、好句以及好的觀點和論據進行背誦。要想在寫作的過程中進行靈活的應用,學生必須對這些材料有熟練的掌握。尤其是文言文和古詩詞類的文章,學生必要將這些內容背誦下來。比如,在《沁園春·長沙》這篇文章中包含了很多佳句。如“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交代了時間、地點、人物、環境等因素,顯示出了無限的涵詠之味和沉郁豪邁之氣。最后一句“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浮沉?”由大自然的玩物進入到了歷史的思索中,抒寫出了詞人對國家命運的關切和以天下為己任的博大胸懷和豪情壯志。當學生寫壯志類的議論文時,就可以引用這篇文章中的詞句。
(三)指導學生對寫作素材進行歸納和整理
在學生將教材中的素材積累下來之后,教師還要指導學生將這些素材進行歸納和整理,從而在今后的寫作中能夠快速的找到有用的信息。學生可以將論點類和論據類的素材分別歸類到一起,也可以將道理類的歸結為一類,文采類的歸結為一類。學生還可以按照人物進行歸類【3】。比如,可以將李清照、李商隱、蘇東坡等的文章分別歸類。學生也可以按照文章的主題進行歸類,如可以將議論文分為家國天下類、立志立業類、求實求學類、道德品行類、生活哲理類、評詩論文類以及情感愛情類等幾個類型。比如,《記念劉和珍君》這篇文章是魯迅參加了劉和珍的追悼會后寫作的,表達了作者的悲憤之情。在這篇文章中,學生可以積累很多有用的素材。如,警示類的句子“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對偶類的句子“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流言,尤使我耳不忍聞。”當學生在今后寫家國天下類的文章時就可以將在這篇文章中積累的語句運用進去。
結論:總而言之,在高中語文教材中,學生可以積累到很多優秀的議論文素材。因此,高中語文教師應該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養成積累的好習慣,將閱讀學習和寫作學習結合在一起,并且寫作素材進行歸納和整理,在今后寫作議論文時進行靈活的運用,從而促進學生議論文寫作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施海紅.高中語文批判性思維培養的策略研究——以議論文寫作教學為例[J].上海課程教學研究,2019(03):33-38.
【2】石峰.思維導圖在高中議論文寫作中的運用[J].學周刊,2018(25):128-129.
【3】王藝霖.高中議論文寫作技巧探析[J].文學教育(上),2018(04):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