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蔓林



【摘要】:近年來,隨著全球電影市場的大發展,全球電影市場格局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目前,中國電影銀幕總數已經超越北美,位列全球第一,中國電影市場也逐漸走向全球第一大電影市場。由于國產電影與來自歐美等影視強國的海外電影依然有著較大的差距,引進優質的外國電影對于促進我國電影市場的良好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除了傳統的院線引進,網絡平臺是我國引進海外電影的重要新渠道。本文旨在分析研究我國網絡平臺引進海外電影的現狀,并提出相關優化電影引進的建議。
【關鍵詞】:海外電影 網絡平臺 引進情況
一、前言
傳統院線公映領域的進口片受到配額的限制,因此對引進片的數量和質量有非常嚴格的控制,而由于國內的新媒體內容消費崛起,從個人電腦、手機、平板電腦到各類電視平臺,如數字電視、IPTV、OTT等,多屏媒體需要海量內容。每年通過網絡、新媒體平臺、電視臺以及其他渠道引進的海外電影有許多,特別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各種視頻網站的興起使得網絡電影越來越受歡迎。海外電影從大銀幕延綿到“小屏幕”,使得中國觀眾擁有更多的觀影機會。如今中國市場上真正有實力的新媒體版權買家以背靠BAT的愛奇藝、優酷土豆和騰訊視頻,以及第三方版權運營公司(如捷成華視網聚)為主。
捷成華視網聚,是目前我國新媒體領域中內容存量第一的公司,其主營業務為購買國內外影視的新媒體版權,并授權內容給愛奇藝、騰訊、優酷、搜狐等國內知名視頻網站,以及電視及手機運營商,大多數在線視頻平臺都是該公司的合作伙伴。目前華視網聚已引進海外電影有600多部【1】,其中有不少是來自歐美的優質電影,包括奧斯卡最佳影片《荒野獵人》等。
2013年,騰訊正式宣布與米拉麥克斯、環球、獅門等許多好萊塢著名電影公司達成合作協議,嘗試向用戶推出新的在線視頻服務-“好萊塢VIP”(目前已更名為騰訊VIP)。中國觀眾可以在此平臺上以付費點播(SVOD)的形式觀看到最新的好萊塢影片,部分影片在騰訊視頻平臺上的發布時間和美國影院上線時間僅隔2周。
雖然例如視頻網站之類的新媒體在引進外國電影時需要獲得新媒體版權,也要受到審批等許多限制,但相比較于院線電影,目前中國對視頻網站這類新媒體的管理相對寬松。近幾年,國內主流視頻網站皆紛紛嘗試和擴大其海外影片引進業務。對于院線進口片,國內已經實現其下線之后在網絡院線播放;而對于在國外公映,而沒有被引進中國院線的電影,國內的新媒體平臺幾乎能做到與國外平臺的上線時間同步;如果新媒體平臺先一步拿到某部海外電影的新媒體版權,而該影片又將在國內院線公映,則新媒體平臺需等這部電影在國內公映結束后才能在線上播出,以《三塊廣告牌》為例,由于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拿到了其國內發行權,這使得愛奇藝需要等到該電影在國內公映結束后才能在平臺上播出。此外,視頻網站還引進了許多國外的小眾影片以及年代稍久遠的經典片,滿足了觀眾們各式各樣的觀影需求。
二、網絡平臺付費觀看情況
目前許多互聯網視頻網站對海外引進片實行會員制(成為會員后即可免費觀看),或者付費點播,針對最新院線下線的影片、經典好萊塢大片以及某視頻網站獲得獨播權的進口片基本上都需要付費觀看(包括稱為網站VIP),而很多小眾的、冷門的以及年代較久遠的影片則有機會免費觀看。本文選取了騰訊視頻、愛奇藝以及優酷三大國內主流視頻網站來考察付費觀影情況。根據表1可知,三大視頻網站的付費觀看情況基本一致,20元左右便可包月,200元不到即可包年,而單部影片觀看只需1.5-6元。
三、進口片來源國情況
三大視頻網站的進口片來源國情況也是大同小異,主要涵蓋了中國港臺、美國、歐洲、日本、韓國、印度、泰國等國家和地區,歐洲以英國、法國、意大利和德國的電影為主,電影來源較為廣泛。下表統計了截止2019年4月底三大視頻網站引進的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影片數量情況。根據表2可得,美國電影的引進數量具有絕對優勢,遠遠超過其他國家和地區,其次是歐洲電影,再接著是日韓電影,而印度、泰國電影被引進的數量都比較少。
四、進口片題材情況
三大視頻網站對于進口片的題材方面涉及非常廣泛,包含了劇情、喜劇、動作、愛情、驚悚、科幻、動畫等十幾種題材類型。以騰訊視頻為例,表3統計了騰訊視頻進口片題材情況。由于騰訊視頻每部電影可同時有三個題材標簽,因此關于電影數量在統計數據上會比上圖高一些。由下表可得,騰訊視頻引進的劇情片最多,其次是愛情片、喜劇片、動作片,而紀錄片和戰爭片普遍偏少。針對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引進的影片題材也會有些不一樣。
五、總結
新媒體平臺應以自身獨特的優勢(相對寬松的監管環境,引進影片數量的不設限,低廉的觀影成本,較為方便的觀影環境等),加強與海外影視公司合作,爭取更多新媒體版權,吸引更多的觀眾。同時,網絡平臺應適當拓寬海外電影引進渠道,影片來源國的多元化有利于改善國內電影市場過分依賴好萊塢電影的情況,使得對海外電影的引進擁有更多的選擇權,也可以豐富國內電影市場,印度片《摔跤吧!爸爸》的成功便是很好的例子。網絡平臺相比較于傳統院線,在引進片的題材選擇方面有更大的余地,許多不能登上大銀幕的電影,可以在網絡平臺進行播放,因此,為了更加豐富國內觀眾觀影體驗,網絡平臺除了引進傳統熱門科幻片、動作片、喜劇片之外,可以適當增加對紀錄片、恐怖片等類型電影的引進。
相關政府部門可以適當放寬新媒體平臺引進海外電影的監管機制,增強市場活力,使得新媒體平臺在電影引進方面發揮出更大的潛力,進一步推動我國電影進口渠道的優化,促進國內電影市場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 羅立彬,中國文化貿易進口與中國文化走出去:以電影產業為例,東岳論叢,2017年第38期,第93-102頁。
【2】 浦科學,理性成癮、消費者行為與政府管制策略,中國管理科學,2015年第23期,第57-63頁。
【3】 隋巖、張麗萍,中國影視“貿易逆差”下的文化安全探析,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0年第6期,第65-67頁。
【4】 邵靜,華萊塢電影產業的國際化之路,當代電影,2017年第2期
【5】 夏詠,中國電影受眾消費心理分析,中國電影市場,2013年第8期,第31-32頁。
基金項目:需要標注“受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內外聯合培養研究生項目資助”字樣
注釋:
1.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