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婷 劉帆
二十一世紀以來,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普及與發展,越來越多的網民以互聯網為平臺分享公共信息,并在線參與討論各種社會熱點話題,于是涌現了大量的網絡熱詞。這些網絡熱詞在給大眾帶來歡樂的同時,也對中外文化交流產生深遠的影響。鑒于此,筆者嘗試對中國網絡熱詞的英譯進行研究,歸納并總結出直譯、意譯以及音譯等翻譯方法對其進行翻譯,以此讓外國友人進一步了解中國的社會發展和最新的文化動向。
【關鍵詞】:網絡熱詞 翻譯方法
一、網絡熱詞
網絡熱詞,顧名思義,網絡上流行的熱門詞匯。作為一種時尚語言,它的產生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國家、一個地區在某個特定時期內的社會變化和大眾心理,是一定時期內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環境及人們心理活動等因素的綜合產物,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是一種值得關注的網絡文化現象。現如今,越來越多的網絡熱詞逐漸融入現實社會,在日常生活被大眾接受并得以廣泛運用,諸如“土豪”、“給力”、“高大上”、“網紅”等詞匯隨處可見。
二、網絡熱詞的特征
網絡熱詞作為一種嶄新的社會語言和文化現象,它們具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源于生活,反映社會。從內容方面來看,網絡熱詞往往都與特定的社會現象和最新的熱點話題密切相關,反映出廣大網民對社會重大熱點事件的態度和看法,體現當時的大眾文化。例如,網民用“范跑跑”簡單三字凝練的表達出一個完整的故事。該故事講述的是,汶川大地震時,一位名叫范忠美的老師,不顧學生安危而獨自跑出了教室。事后這位老師不但沒有道歉,反而為自己的行為進行辯護。可以看出,網絡熱詞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人們社會生活,即可表達對社會不良現象的批評與不滿評,亦可弘揚人們的優良品德和高尚情操。第二,通俗易懂,言簡意賅。如“富二代”、“官二代”、“啃老族”、“房奴”、“快閃族”等。網友常用簡練幾字表達特定的群體,通俗易懂,簡明扼要,符合網絡追求高效的特點和現代人生活節奏變快的規律。第三,幽默詼諧,生動有趣。一些網絡感嘆詞現已成為年輕人日常生活里表達特定情感的口頭交際語,如“藍瘦香菇”、“給力”、“雷人”、“囧”等等。
三、網絡熱詞的翻譯方法
作為當代語言文化的一部分,網絡熱詞反映大眾文化和社會心理的同時,對中外文化交流亦產生深遠的影響,它是世界了解中國的一個重要窗口。鑒于此,近年來我國學者逐漸展開了對中國網絡熱詞的英譯研究。筆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主要總結了以下三種翻譯方法:
1.直譯
直譯就是按字面意思翻譯,保留原信息的形式,包括句子的結構、原詞的意義、原語的隱喻等。
例如:“蟻族”,是指那些大學畢業生,由于沒錢,只好住在城郊結合處、租金相對便宜的小房子里,將其直譯為 ant's tribe,不但保留了原文的形象,又傳遞了原文的內涵。“閃婚族”,是指認識不久便閃電般結婚的人,根據時間短的特點可譯為 instant marriage; 國家運動員傅園慧在里約奧運會中說出 “洪荒之力”一詞之后,快速吸粉,贏得中國觀眾的好感。其翻譯結果就是直譯的 ‘Prehistoric powers’意思是 ‘史前力量’,用來形容一種不可阻擋的力量,與中國俗語 “使出吃奶的勁兒”有著相同的效果;
2.意譯
網絡口頭禪“我也是醉了”,其最早源自 dota 游戲直播,用于游戲失利時對自己或隊友的不滿和嘲諷。如今,該詞已引申為表達無奈、無語、驚訝、震驚、不屑等情緒的方式。如果僅根據字面意思將其直譯為 I was /get drunk 顯然會引起誤解。因此,在對其進行翻
譯時應根據不同語境將其意譯為 Are you kidding me?you drive me crazy, Oh my God, I am speechless with surprise/anger… 這樣才能將原文的內涵準確得傳遞。“打醬油”一詞,來源于廣州電視臺采訪一位市民,問他對于艷照門事件的看法,這位市民說,“關我鳥事,我出來買醬油的”。(劉佩斯,2013)由此,“打醬油”一詞便在網絡上流傳開來。“打醬油”是一種幽默的托辭,表示某件事情與自己無關,只是路過時看到了,關注一下,不會有實際行動。若直譯為 to get some soy sauce,根本不能表達其實際含義,所以“打醬油”三字可作為一個翻譯單位,意譯為 a passer-by 或 It's none of my business。
3.音譯
近年來最火爆的網絡熱詞非“土豪”莫屬,其音譯“tuhao”更是走出國門,進入英語世界,頻頻出現在媒體中。這一方面顯示了中國在全球的影響力,另一方面也是中華文化輸出的一個重要契機。
結論:
隨著信息網絡的飛速發展,網絡新詞層出不窮的產生不僅是一個語言現象,也是一個文化現象。作為外語工作者,一定要與時俱進,不斷提高自己的語言水平和翻譯水平,擴展知識面,增強跨文化意識,積極探究網絡新詞的文化內涵并及時進行譯介,在跨文化交際中才不會患上失語癥。
【參考文獻】:
【1】 林曉穎. 淺析中文網絡熱點詞匯的翻譯[J] 海外英語2012( 2).
【2】 官煜瑜. 網絡熱詞的文化透視及英譯探析[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2( 7) .
【3】唐金蓮. 網絡潮詞翻譯方法探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2( 9) .
【4】富言峰.網絡英語新詞分析及其對漢語的影響[J]. 佳木斯
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09( 6) .
【5】張明杰.網絡流行語英譯萬法探兄[J]北京城市學院學報,2013(3 ) : 96-99.
【6】陳曦.讀者反應論視角下網絡流行語的英文翻譯方法解析[J].海外英語,2017(10):391-392.
【7】廖光蓉.英漢文化動物詞對比[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00(5 ) : 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