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來輝
“一帶一路”倡議是承載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具體實踐,是中國在新時期參與全球治理的重要平臺。2015年3月,國務院授權發布的白皮書就明確提出,“一帶一路”同時還肩負著“積極探索全球治理新模式”的使命。在2018年8月27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五周年座談會上,習近平主席強調:共建“一帶一路”順應了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內在要求,彰顯了同舟共濟、權責共擔的命運共同體意識,為完善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案。
中國和沿線國家成為全球治理的積極主體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后,發達工業化國家一直主導著重要的同際組織,并對世界經濟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在這種背景下,發展中國家倡導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呼聲一直沒有得到積極回應,全球治理的資源和話語權始終被西方國家所掌控。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后,新自由主義發展模式走到盡頭,世界經濟進入重要的轉型階段,全球治理成為國際社會的重要議題。在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于發達工業化國家的背景下,“一帶一路”對于糾正全球發展失衡和改善全球經濟治理具有重要的意義。
中國已經明確定位自身要作為全球發展的貢獻者,“一帶一路”是中國體現大國責任擔當和推動解決全球發展問題的重要載體。中國承諾作為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將為全球發展注入新動力。
長期以來,西方發達國家都是國際資本和發展援助的主要來源,在很大程度上主導了第三世界國家的外部發展環境。而中國在2001年加入WTO之后,進出口規模迅速攀升,成為全球180多個國家的重要貿易伙伴。2010年以后,中國的發展援助貸款超過了世界銀行的貸款總額。2017年6月,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發布的《2017年世界投資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對外投資飆升44%,達到18 30億美元,首次成為全球第二大對外投資圍。
在中國經濟崛起的背景下,“一帶一路”有利于世界經濟擺脫過分依賴少數西方發達國家的局面。希臘前總理喬治·帕潘德里歐曾在接受采訪時公開表達對“一帶一路”倡議的感激之情。他回憶說:“在我們面臨金融危機的情況下,在歐盟面臨更廣泛的挑戰之時,中國幫助了我們……中國是少數幾個購買我們同債的國家之一。這是一種重要的信任投票。接著,中國開始投資比雷埃夫斯港,現在該港已經成為新的‘海上絲綢之路’的主要組成部分。這些投資顯示出了對我國能夠克服危機的極大信任,很少有國家會這么做。”在非洲.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學者德博拉·布羅伊蒂加姆(Deborah Brautigam)的研究,白2000年以來,中國已經通過國有銀行向非洲發放了約合1000億美元的貸款,“這幾乎趕上了世界銀行的貸款量”。吉布提總統顧問亞丁·艾哈邁德·杜阿勒(AdenAhmed Doualeh)說:“沒有基礎設施,就不可能有貿易往來……歐洲國家不愿幫助非洲國家發展基礎設施和經濟,只有中國人愿意……這對中國有利,對非洲有利。”
“一帶一路”尊重各國主權平等的合作新模式,彌補全球治理體系的缺陷
“一帶一路”奉行“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理念,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新理念。中國倡導的這些基本規范有利于捍衛主權原則和形成更加穩定和平的國際關系,得到了聯合國和大多數沿線同家的支持和歡迎。自2013年以來,中國與沿線圈家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積極建立了各個領域的諸多合作機制。這些機制主要以政府間的合作為主,既有正式的多邊國際制度,也有非正式的規范和規則。其巾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中國并不在其中尋求主導權,而是遵循“和甲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這些實踐對于糾正原有全球治理體系的扭曲將發揮積極作用。
悉尼大學學者認為,中國倡導的國際秩序將會更加積極地捍衛領土完整和主權,從而形成更好的同際秩序。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的學者也指出,中國展現出截然不同的領導風格,其所倡導的國際秩序肯定自由貿易的價值,并且會因為強調國家間公平、認可國家主權和尊重文化和文明的多樣性而更加公正。
“一帶一路”不少沿線國家,特別是亞洲許多內陸國家參與全球化程度較低,基礎設施較差,長期以來因為不能從全球化中受益.導致發展水平較低。曾有美國學者指出:美國軍方參與反恐戰爭的人士越來越認識到,與全球化脫節的國家是最脆弱最容易爆發沖突的國家;相比于西方發動戰爭推動政權更替或者推廣民主的方式,將這些國家納入全球化進程中是解決全球安全問題的治本之策。如果獲得區域一體化力量的支持,較落后的國家特別是所謂的“失敗國家”可以有機會參與全球分工,最大限度地發揮其增長潛力,分享全球化的成果。在這個意義上蛻,“一帶一路”推動共同繁榮發展,對于應對恐怖主義等各種全球性問題也許是更為根本性的解決方案。
“一帶一路”探索全球環境治理的新模式
環境保護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議題。相關的挑戰更多源于沿線圍家和地區經濟發展任務繁重與生態環境先天脆弱之間的矛盾。儀依靠單個國家或地區的某一倡議與行動,均不足以應對“一帶一路”建設所面臨的跨國環境風險。這需要中國與沿線國家共同提升對環境治理議題的溝通,特別是大力幫助東道國提高治理能力,合作構建新型的環境治理體系。另外,西方發達國家的企業和社會組織在環境管理和技術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如果能夠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將會有助于加快形成全新的環境治理模式,對于全球環境轉型具有重要意義。《華盛頓郵報》曾經在2018年7月發表文章提出,對于“一帶一路”倡議,“西方采取的正確立場應該是加入中國的全球發展努力……有許多西方國家加入‘機構精簡、廉潔和綠色’的亞投行的經驗表明,如果西方是正在形成的新秩序的參與者而不是旁觀者,就可以實施高標準”。美國《福布斯》雙周刊網站2017年2月的文章也認為,西方發達國家的專業服務公司以及非政府組織,可以在“一帶一路”的清潔能源與可持續發展項目中發揮自身優勢,幫助解決良好管理和透明度的問題,并從中獲益。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綠色“一帶一路”的建設,提出要將其建設為“綠色之路”。習近平主席特別強調:“我同企業走出去既要重視投資利益,更要贏得好名聲、好口碑,遵守駐在國法律,承擔更多社會責任。”“要規范企業投資經營行為,合法合規經營,注意保護環境,履行社會責任,做共建‘一帶一路’的形象大使。”在2015年3月發布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文件中,中國政府提出要建設綠色“一帶一路”,并且專門發布了《關于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的指導意見》。2017年5月,環境保護部發布《“一帶一路”生態環保合作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為中國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推進“一帶一路”生態環保合作工作明確了“行動方案”。在2017年5月召開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習近平主席又提出“設立生態環保大數據服務平臺,倡議建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2018年11月,中英兩國有關機構共同發布了《“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原則》。該原則在現有的“責任投資倡議”的基礎上,將低碳和可持續發展議題納入“一帶一路”倡議,以提升投資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水平,有利于推動“一帶一路”投資的綠色化。
與歐美國家通過貿易協定推動輸出環境標準的模式相比,“一帶一路”更為推崇的似乎是“政策溝通”的方式。這種模式強調通過以政府間政策對話交流和能力建設來處理相應的問題,同時吸納企業和社會組織的參與。這種模式更加重視東道圍政府的核心作用,尊重其能動性。沿線發展中同家的治理能力對于“一帶一路”建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一帶一路”建設實踐過程中已經涌現出許多環境治理的最佳實踐和創新模式,值得深入總結。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2017年5月接受采訪時表示:“一帶一路”倡議為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糧食安全和水資源短缺等全球性挑戰提供了新的機遇,為世界各舊加強國際合作解決全球問題作出了重要貢獻。
“一帶一路”以非西方的新理念、新規范推進全球反腐敗治理
西方國家在過去數十年的歷史經驗基礎上,建立了發展援助委員會以及巴黎俱樂部等機制,來處理對外援助和投資的信息共享和債務處理的相關問題。但是,西方國家也因此根據自身的價值觀和政策偏好來影響對外援助和投資流向,并且因此對“一帶一路”的投資和援助妄加指責。在未來更加完善的全球治理體系中,西方陽家由于優勢地位不再,可能不得不越來越多地面對發展中國家的批評。
目前,中同和西方同家對于全球治理的內涵和定義仍然存在差異。中圍有自己的發展模式和治理模式,對于全球治理、法治、公民社會等概念有自己的理解。這種差距可能會體現為話語權之爭的不斷擴大。不少海外中國問題專家都指出,中國對于國際政治有自己的理解,一直不愿意按照西方的人權標準行事,所以在援助和投資其他發展中國家時并沒有遵照西方的標準,這并不奇怪。
中國近年來積極加強反腐敗國際合作的重要議程,提出要把“一帶一路”打造成為“廉潔之路”。2014年4月,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APEC)第26屆部長級會議通過了《北京反腐敗宣言》,成立APEC反腐執法合作網絡。2016年9月,在G20杭州峰會上,中國推動通過了G20反腐敗追逃追贓高級原則。習近平在2017年“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層論壇開幕式演講中首次指出,要加強國際反腐合作,讓“一帶一路”成為廉潔之路。2017年9月,廈門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就加強反腐敗合作達成重要共識并寫入《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宣言》。同年11月20日,中國一東盟領導人會議發表《中國一東盟全面加強反腐敗有效合作聯合聲明》。2018年7月3日,在北京召開的“一帶一路”法治合作國際論壇發表共同主席聲明,將廉潔之路納入其中。聲明提出:“呼吁‘一帶一路’參與方攜手加強‘一帶一路’廉潔建設,鼓勵以《聯合國反腐敗公約》等國際公約和相關雙邊條約為基礎開展反腐敗合作,將‘一帶一路’建成廉潔之路”;“支持‘一帶一路’參與方深化司法執法領域合作”。
“一帶一路”倡導的這種以《聯合同反腐敗公約》等國際公約和相關雙邊條約為基礎的反腐敗治理,重視提高中同和沿線各國的治理能力,加強企業自律和腐敗風險防控,將為全球反腐敗治理提供重要的新方法、新路徑。2017年9月,在世界銀行與中國監察部共同舉辦的加強國際合作共建廉潔之路研討會上,世界銀行副行長杜波伊斯表示,世界銀行支持“一帶一路”倡議,將在打擊商業欺詐和賄賂、促進企業合規經營和構建廉潔營商環境方面,同中方及其他參與方分享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