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煌

她與社區志愿者一起連續奮戰3個月,從早上8點到晚上6點多,開展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衛生清理;她發動居民督促物業提升管理服務水平,小區物業費收繳率從80%提升至86%;她關心社區困難人員,發動社區志愿者開展愛心活動近百次……她就是一心為民的海曙區高橋鎮高橋社區黨總支書記王小菲,她被居民親切地稱為“貼心大姐”。
高橋社區地處高橋鎮中心位置,占地1.45平方公里。社區成立于2012年10月,有盛世酈都、八方錦苑、君園和莊、蘇家小區等11個小區,居住人口4860戶12280人。2015年,王小菲調到高橋社區主持工作。她以黨建為龍頭,團結帶領一大批黨員群眾參與志愿服務,參與社區建設,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凝聚力不斷增強,老百姓的參與度、滿意度穩步提升,黨員模范作用發揮明顯,群眾建設家園熱情高漲,社區面貌日新月異,社區服務品質得到改善。
服務重大項目建設,全身心投入
不久前,西洪大橋及連接線工程順利通過規劃和環評公示,王小菲非常開心。她說,這一工程規劃紅線毗鄰高橋社區盛世酈都、蘇家兩個小區,規劃和環評公示的順利通過,離不開這兩個小區1808戶居民的大力支持。
據了解,西洪大橋及連接線工程南起高橋鎮環鎮北路,北至北環快速路,全長約4.5公里,總投資約32億元,系寧波市中心城區“四橫五縱”快速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了保障項目的和諧穩定,春節過后,王小菲一連好幾個周末放棄休息時間,做好上情下達和下情上傳,深入居民家中做好宣傳工作,并陪著部分有疑惑的居民前往鎮里,查閱規劃圖紙,聽取駐點的市規劃、環保部門專家進行專業解釋說明,消除居民群眾的思想顧慮。在這一過程中,她自己也從一個規劃、環保工作的“門外漢”轉變為對居民提出的疑問能夠對答如流的專家。高強度的工作下,王小菲病倒了。醫生告知她由于長期睡眠不足導致神經性耳鳴,必須接受一段時間的針灸和藥物治療。然而,一干起工作來,王小菲又成了那個“拼命三娘”,不肯歇著。她說,社區還有許多事情等著她處理。于是,第二天一早,社區辦公室里又出現了她忙碌的身影。

“書記留下來,我們也要跟著干”
王小菲到高橋社區工作后發現,高橋社區位于高橋鎮中心地帶,建成時間長,常住居民多,外來人員多,安置小區多,老舊小區多,環境臟亂差,管理難度大,她深感肩上的擔子很重。
開展社區工作的第一步,王小菲從改善環境入手,并要求黨員帶頭做起。王小菲先后成立了黨員及居民骨干QQ群、微信群,發動黨員群眾一起動手,清除八方錦苑、蘇家等老舊小區的樓道堆放的陳年雜物、社區旮旯的垃圾,清理出一片清爽空間。王小菲又向鎮里和區級部門申請資金,向社會單位爭取贊助,為小區安裝視頻監控,室外空地補種綠化,大門采用智能門禁系統……一件件民生實事得到落實,一個個小區環境面貌發生變化,社區黨組織的凝聚力、向心力增強,黨員群眾參與社區建設的熱情空前高漲。2018年底,高橋鎮參加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高橋社區是主力戰場之一,廣大黨員群眾全身心投入創建工作中。最終,高橋鎮以綜合排名第一的成績躋身2018年度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省級樣板。
每次志愿活動王小菲都親力親為,由此感染了許多黨員群眾。也正因為這樣,王小菲常常能一呼百應,志愿者們與她一起清垃圾、做慈善、開展活動都非常開心,感覺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兒。
年輕媽媽林潔萍家境不錯,2015年她看見社區招募志愿者,便踴躍報名參加。她坦言,很多志愿者都是被王小菲一心為居民著想的人格魅力所感染。林潔萍說,平時家里的衛生都是家政公司做,但是每次看見社區書記親自動手整理樓道垃圾,抱出一疊疊磚塊、一堆堆雜物,她心底就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動,情不自禁便跟著王小菲一起干了,干到手腳發軟、汗流浹背、餓著肚子也毫無怨言。
居民韓增林從河北省滄州市華北油田退休后,居住在高橋鎮女兒家。王小菲非常熱情地接待了他,讓他感受到黨組織的溫暖。“社區志愿活動,需要出力搭把手,一定要叫上我!”從此,老韓成了王小菲志愿團隊的一名鐵桿粉絲。
志愿者隊伍一天比一天壯大。八方錦苑清運垃圾有他們的身影,蘇家小區整理樓道有他們的身影,防臺安全巡邏檢查有他們的身影,小城鎮綜合整治有他們的身影,掃黑除惡宣傳有他們的身影,文明城市創建有他們的身影……在大家的努力下,樓道更加整潔,綠化補種提升,環境越來越美。

有一次,王小菲率領30多位志愿者幫助隔壁高峰村布置美麗庭院外墻插花,大家忙到吃午飯時候,王小菲讓志愿者們先回家去休息,志愿者們說什么也不肯回去。他們說:“書記不走,我們也要跟著一起干。”然后餓著肚子一起接著干,直到把手頭的活干完才離開,當時已經是下午一點半。
手機24小時開機,居民事就是心頭事
王小菲有兩部手機,都是24小時保持開機狀態。社區居民事無論大小,任何時候誰有困難,找她幫忙她絕不推脫。居民在社區微信群的情況反映和求助,她經常第一時間回復并給予幫助,居民感慨說,王小菲比物業動作還快。
在71歲困難黨員、雙腿殘疾孤寡老人周承裕的眼里,王小菲做事很細很實,把居民當親人。王小菲經常去看望慰問他,遇到工作比較忙的時候,她就委托熱心居民、志愿者金小英等人去看看,洗被子、帶蔬菜、搞衛生、聊家常,還經常打電話過去噓寒問暖。面對王小菲、金小英等志愿者的暖心之舉,周承裕很是感激,說感受到了組織的關愛。周承裕家住高橋老街,以前門口坡度比較陡,王小菲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在老街改造時向城建辦提出修整,將周承裕家門口的坡度澆平,方便他輪椅進出。
一位80多歲獨居老婆婆性情古怪,不愿安裝現代抽水馬桶,不習慣保姆照顧,不愿意去敬老院,還是使用老式馬桶,有時順手傾倒在路邊,臭氣沖天,引起周邊居民不滿。王小菲得知后,發動老人的鄰居、70多歲的老黨員吳松華為老人倒垃圾和便桶,早晚各一次,風雨無阻。2個月后,老婆婆的兒子動員母親搬去了敬老院。
90多歲的老人王珠娥拄拐杖從高橋敬老院步行趕到社區居委會,辦理城鎮居民醫保。王小菲發現后,協助老人辦好事情,并主動驅車送老人回到敬老院。第二年,王小菲親自帶社區工作者上門去辦理。
每一天,每一件事,點點滴滴,堅持到底。在王小菲的感召下,高橋社區和諧安定,鄰居親如一家,鄰里鄉親互相在對方家里放把鑰匙的情況很多。正如高橋鎮黨委副書記葉夏凱所言,王小菲是一個勤奮敬業、勇于實踐的社區好書記、居民的領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