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的每一點變化都牽動著投資者的心。“難熬的2018年”過去之后,股市終于迎來了一波回暖行情。尤其是自2019年2月以來,股市大盤表現整體不錯,A股三大股指都呈現快速上漲趨勢,上證指數曾多次突破3000點、3100點等多個心理關口。“回暖”似乎已經成為2019年以來股市表現的關鍵詞。很多投資者乃至一些機構都愿意相信這是牛市要來的征兆。
正逢春暖花開,又遇股市向好,各路資金試探性入場,不少股民也紛紛跟進,準備“擼起袖子加油干”,牛市似乎真的來了。然而,對于大眾投資者而言,在牛市就一定能賺到錢嗎?
投資向來是一件說易行難的事情。它既是科學也是藝術,因為投資既受理性分析的影響,也會受情緒的支配;它既需要眾多學科的研究和分析的支持,也需要投資者克服人性中的某些弱點。
股市中沒有永遠的熊市,也不會有永遠的牛市,股市的發展總是在熊牛的交替轉換中前行。在牛市時多賺錢,在熊市中不虧損,可以說是所有投資者的終極夢想。然而這種夢想似乎也只能是夢想,我們最常見的往往是相反的結果,投資者們的美好期望往往與股市變幻的無情和冷峻相伴而行。2013年獲得諾貝爾獎的羅伯特·席勒教授在研究行為金融學時曾提出:長期投資趨勢完全可以預測,但不明白為什么那么多投資者完全忽視市場的長期規律。
的確,作為投資者,我們既貪婪,又膽怯。貪婪的本性使得我們在很多時候錯誤地把投機當成了投資,把偶然因素當成了長期規律;膽怯的弱點使我們在本該堅持的時候選擇了放棄,在應當靈活的時候卻又選擇了固執。
筆者曾聽到這樣一種觀點:在大牛市里拿得住股票的人才是真正的高手。在熊市里能長期持有一只股票當屬正常,在虧損的狀態下咬牙扛一扛,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因為人都有這樣的心理,即越是逆境的時候,在人的潛意識里就越期望奇跡發生,當這種意識達到一定的強度,這種對奇跡的期望就會變成一種堅信,從而會極大增強人的忍受力。但事情反過來說,如果是牛市里還能長期持有一只股票,面對盈利誘惑不為所動則太難了。因為能抵抗得住這種誘惑需要的不僅僅是一個人的定力,更需要有理性的判斷和良好的投資心態。
其實,無論是熊市還是牛市,投資的風險和收益都是相依相伴的,熊市里也會有收益,牛市里同樣有風險。越是在股市向好的時候,投資者的失誤往往會越多,這就是急功近利的投機心態使然。寒冬也好,小陽春也罷,理性的分析,平和的心態,才是股票市場上的投資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