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睿
當我剛剛領到這本薄薄的、封面呈粉紅色的新書——《一百條裙子》時,喜悅之中不免有一點兒失望:這明明是一本適合女生閱讀的書,張老師為什么讓我們男生也來讀這本關于裙子的書呢?
我滿腹疑惑地掃視了一下教室。哈哈,班上其他男生也都呈現出各種古怪的表情,我心中的失望頓時轉變成了抗拒:女孩子才看的書,我們男子漢堅決不看!可是說歸說、想歸想,畢竟師令難違——胳膊扭不過大腿。百般無奈之下,我極不情愿地蕩起雙槳,駕駛著“小船”駛向那處處都是裙子故事的海洋之中。
打開書,我知道了《一百條裙子》是美國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埃莉諾·埃斯特斯的作品。這本書曾榮獲紐伯瑞兒童文學獎銀獎。看來此書名頭不小,不能小覷。靜下心來閱讀,真是奇怪,一本讓我抗拒的書居然將我的心緊緊吸引,我讀了一遍又一遍,依然不過癮。從這本書中,我看到了周圍許多人的身影:有的像高傲的佩琪,有的像沒有主見而被人利用的瑪蒂埃,有的像可憐而又無助的旺達。在這些形形色色的角色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自然就是由我班男生A扮演的佩琪。
記得有一次,我的同學A正在與別人玩耍,我坐在座位上看著他們,同時也不免為他的那名玩伴感到擔心:要知道A同學一旦與別人開起玩笑來,就絕對會惹出許多程度不一的麻煩,而且不論遇到什么事情都吹不滅、壓不倒他這種“犯了錯還不知悔改”的德行,簡直就像是沙漠里的胡楊樹。果然不出我所料。五分鐘還沒過,A同學就已經用他那利刃般的語言將別人“傷著”了。哎,A同學呀A同學,人家佩琪都沒有你那么厲害,你就不能稍微收斂一點兒嗎?
后來,在班級共讀《一百條裙子》中,我發現班里很多同學都悄悄地變了:嘲笑他人的行為收斂起來了,冒犯他人的舉動漸漸消失了,賞識的目光亮了,暖心的話多了……這本書就像一面鏡子,讓我們看清了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惡丑,照出了我們心底蒙塵的地方……我們從書中讀出了他人,讀出了自己,我們的靈魂得以洗滌,得以升華。可能正是因為如此,這本書才如此打動人心,成為經典之作。
對于《一百條裙子》,我從一開始的抗拒到現在的深陷其中,這前前后后所發生的變化,我感覺自己如同一只毛毛蟲已經蛻變成蝶。在此,我要感謝張老師,感謝埃莉諾·埃斯特斯,更要感謝《一百條裙子》。
(指導教師:張教華)
鏈接
《一百條裙子》這本書是為小學女生量身訂做的書籍,那些小女孩兒的脾氣在本書中暴露無疑。埃莉諾筆下的人物都有著鮮明的個性,并且都熱愛自由,能夠勇敢地獨立面對成長中的任何問題與困境。她所描述的人物通常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原型,所以她的作品十分貼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