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
由于目前我國民營企業融資渠道不暢,一旦流動性出現問題,極易出現資金和債券違約,進一步加大其融資難度。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月,我國銀行業貸款余額中,民營企業貸款僅占約1/4,然而在2018年新增的123只共計1198.51億元的違約債券中,民營企業占比卻高達約77%。民營企業債券違約、不良貸款比率攀升等問題成為再融資的巨大阻礙。
我國民營中小企業普遍受自身經營管理、財務核算、發展規劃、外部監管不足、信用體系不健全、信息不對稱、金融創新不足等因素制約,從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獲得資金都比較困難。因此,面對我國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需求,金融服務體系建設急需強化。
破解民營企業融資困境,需要政府有關部門、金融機構和企業多方協同發力,建議試點建立民營企業金融服務中心,逐步推進全覆蓋信用體系建設,多位一體破解民營企業融資困局。具體實施步驟如下:
第一步,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建立民營企業金融服務中心。與沿海發達地區相比,我國其他省份中小型民營企業經營領域較為分散,發展和壯大的周期較長,各類單一導向的短期政策性措施很難達到普惠的目的。因此,建議分別在我國東南、中部、西北等地區,選定中小民營企業密度較高、扶持需求較為集中、扶持意愿較為突出的城市作為試點。集中優勢資源,建立民營企業金融服務中心,面向中小民營企業,提供包括政策法規輔導和獲取貸款融資、政府補貼、獲得政府采購公平份額等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服務和引導,加強對各類金融及金融中介機構信息的掌握,強化對融資人和資金方的雙向管理,在幫扶民營企業的同時,嚴防金融市場亂象。
第二步,依據機構職能,科學完善人員架構。以省級金融辦、財政廳、人社廳等業務主管部門牽頭,強化部門協調,確保政策落實,避免政策重復;從同級銀監、工商、稅務、市場管理監督局等部門及國有金融機構借調一線業務人員,結合金稅三期等現有工具,形成民營企業金融服務中心內部的、跨部門的信息共享平臺,及全面的企業和個人信息收集體系;增強對區域內注冊、存續中小企業的各類相關聯登記信息的互通,實現網狀深入收集和管理,建立有參考性的企業綜合檔案數據庫,實現對企業基礎信息、法人、高管和實際控制人基本狀況的全面掌握。建立民營企業主及其企業的行為軌跡、信用記錄等,在確保安全、企業和個人信息不被泄露的情況下,由持牌金融機構調用共享,降低貸后管理成本和風險,為誠信合法的企業融資鋪路。
第三步,靈活運用市場化手段,強化管理方式。建立以會計師事務所為抓手的管理機制,對目標企業的管理經營架構和日常財務狀況進行有效輔導和跟蹤記錄。在對國內多家有代表性的大型會計機構的調研和走訪中發現,目前許多持牌會計師事務所以及財務管理公司,均有針對中小微企業不同類型的免費或低收費代賬業務,在少量研發資金投入的條件下,便可以通過大數據管理的方式,建立服務規模以萬家為單位起步的透明化的財務監督管理系統,該系統可在成型后通過付費查詢等方式迅速實現盈利。借助該系統,可以促進對中小型民營企業管理架構和財務管理的規范化引導,有利于控制經營成本,并可逐步對接天眼查、芝麻信用等成熟的社會信用系統完善信息覆蓋,對建立征信系統提供有效的基礎數據。通過對目標企業財務狀況和資金流向進行持續性的跟蹤和把控,可以直接加強貸前審查以及貸后管理效果,并自動篩除僵尸企業和盈利效能較低的企業,有效降低管理成本與風險。同時經由該系統反饋的實時數據,也可以加強對目標企業經營現狀和面對問題的收集和把控,降低信息收集成本,為各項政策和措施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據,提高政策措施的可操作性,一定程度上降低政策性風險。
第四步,借鑒歐洲經驗,創新中小企業融資增信工具。中小企業授信難點在于信用擔保資產不足,多數不符合金融機構的授信條件,應運而生的信用擔保機制也多種多樣。其中,意大利建立的互助擔保機構MGIs(Mutual Guarantee Institutions)曾受到歐盟的大力推廣,它的模式是由商會或行業協會牽頭成立,使用保險與再保險概念,會員單位首先提供一定的保障基金進行互相擔保,而后由意大利政府在中央或地方政府層面設立一個基金,對互助擔保機構給中小企業提供的擔保作反擔保,以降低融資風險。其優點在于增加中小企業的融資機會;分散風險更易被潛在擔保人接受;審批人接近申請人,可以對申請作出確切評價;同時可以在借貸雙方談判中發揮平衡作用,為融資人爭取更有利的融資條件。借此思維,建議由省政府牽頭,結合成熟民營資本的管理經驗,發起成立中小微企業融資增信基金?!罢鹌蟆眳f同發力,采用市場化管理機制和運營模式,為中小微企業融資提供增信服務,創新中小微企業融資增信工具,依托自身資產實力和信用資質為其提供信用支持,解決銀行等金融機構授信條件不足等問題。如發生擔保違約,“增信基金”在不影響企業正常經營的前提下,依法執行違約企業的資產,然后通過經營租賃方式反租給企業或企業原來的經營者繼續經營,使企業不因債務的暫時違約而破產清算,確保企業經營的長期穩定性和可持續性。與此同時,還可以發揮“增信基金”的長期資本優勢,對企業股權融資提供股權回購擔保,為中小微企業股權融資提供信用背書,為以直接股權投資方式進入的社會資本提供退出保障,減少間接融資比例,拓寬直接融資途徑。
第五步,借鑒國內先進經驗,全面推進金融服務中心公司化。目前全國各地推行了多種多樣的政策,增強民營企業的活力,其中,湖北省在2014年由省國資委牽頭,成立了湖北省中小企業金融服務中心有限公司,針對中小企業實際需求,全面開展包含互聯網金融信息登統計、投融資服務咨詢、并購重組、股份制改造、新三板及上市策劃輔導等業務,大大提高了其存在意義和靈活性。建議,在信用系統和增信工具初步形成的條件下,全面推進金融服務中心的公司化,在管理和引導的同時,采用市場競爭原則為衡量標準,逐步引入專才建立專業化金融服務團隊,以委托管理的方式,整合省內各類針對民營中小企業的產業引導基金、擔保基金、增信基金。以基金管理費用為主要營收實現盈利,對民營企業提供完整體系的咨詢、擔保、轉貸、租賃以及直投業務,以市場化方式全面參與我省民營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