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關系是相互依存的,現在的情況是一個長此以往積累下來的結果。本來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兩者之間的關系是對等的,但是隨著這些年的經濟趨勢起伏不定,實體經濟也慢慢從主導地位向輔助方向轉移。但是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分離會影響到很多人的生活,本文以這兩者的分離為切入點,論述它帶來的危害和消極影響。
關鍵詞:金融經濟;實體經濟;分離探究
隨著近年來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經濟發展的速度也蒸蒸日上。但是經濟水平條件高速發展是具有兩面性的,在現階段確實改善了人們的生活質量,但是也加快了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分離。這兩者之間的分離帶來的影響涉及到很多方面,金融危機就是其主要表現形式。這種情況帶來的影響是世界性的,所有國家的經濟發展遭到重創,導致了國際市場愈發的不景氣。經濟學家們通過分析收集到的各種數據資料,探尋出一條最適合的發展道路,以促使經濟發展重回正軌。
1金融經濟和實體經濟出現分離現象的原因
金融經濟和實體經濟的分離早就從金融危機真相的時候就開始了,是在漫長的積累之后才會顯現的結果。兩者之間具有著相輔相成的聯系,誰也離不開另一者的支持。但是這種關系在高速的經濟發展之下是會被打破的,互聯網在人們生活中的應用有著劃時代的意義,也導致了兩者的天平開始發生傾斜。實體經濟的實物會帶動金融經濟實物的增加,但是兩者的資產比例不一定會與之相對應。快節奏的經濟發展趨勢讓金融經濟的發展空間變得更大,科技設備的不斷創新是對其產生影響的主要因素。而且資本結構在高速的發展之下也在悄然發生變化,同時也促使著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分離。自由化的經濟發展提升了金融經濟的水平,但同時孤立了實體經濟的發展,也可以說是引起兩者分離的主要原因。
2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分離的表現和危害
2.1實體經濟遭受到了擠壓
金融經濟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其數量和規模都到了一種新的層次。而且在金融經濟的發展同時,更多地的經濟活動應運而生,也擠壓并打擊了實體經濟的市場。尤其體現在互聯網造成的影響,網絡信息的發展讓金融經濟的發展提升了幾個檔次,也是導致兩者關系嚴重失衡的原因。實體經濟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導致了現存的經濟體制趨于崩塌。
2.2大量兼并現象的出現
企業之間的兼并情況是非常常見的,這也促使現有的經濟體的分布變得擁擠。咋一看企業之間的兼并象征著經濟生態中的優勝劣汰,但是影響最多的還是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分離。隨著金融團體的不斷壯大,就會有向銀行尋求貸款的情況發生。政府承擔了這些企業的破產風險,對這些企業的發展時刻關注并給予相應的資金援助,這也大大減小了實體經濟的活動空間。
2.3金融經濟和實體經濟的比例失調
因為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門戶也變得愈發的開放,這也刺激到了消費水平的進一步提升。大量的實體經濟流入到了金融經濟的范圍之中,也促使了更多投機現象的產生。這種經濟現象的情況比較類似于泡沫,只是一種虛假的繁榮罷了,受到一些經濟形勢的起伏就會原形畢露。這種虛假的經濟幻想影響最多的還是實體經濟,兩者之間的天平也因此發生了嚴重傾斜。
2.4技術和制度所帶來的影響
說到底現在經濟能夠如此飛速發展的主導者還是網絡科技的發展,技術和制度都與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分離相關聯。網絡技術的覆蓋層面是全球性的,這也引導著經濟圈向更大的范圍拓展。而且網絡的發展讓人們足不出戶就能了解到更多,也刺激了全球的市場消費水平。但是伴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也促使了資產比例一直在上下浮動。因為現階段經濟的技術和制度都還不夠完善,風險投資和一些短期機會主義者都加快了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分離。
3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分離的根源及防范
3.1金融資金比例的擴大
實體經濟長久以來都處于主導的位置,也是推動金融經濟的核心內容。但近些年來由于經濟體制的畸形發展,兩者的比例也漸漸失調。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的發展是互相推動的關系,誰也離不開另一方在背后的支持。但是兩者的發展速度相較之下,實體經濟還是處于劣勢位置的。金融資金比例的擴大也影響著多個層面,容易造成社會經濟體制的崩塌,引起秩序混亂等情況的發生。
3.2管制因素的影響
對于社會經濟體制的管制因素是主要原因,它決定了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分離。沒有一個科學合理的發展引導,經濟發展的方向就永遠無法回歸正途。加上經濟體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科技的發展也刺激了市場的消費水平,沒有一個正確的管理制度一切都會變得雜亂無章。長久以來就是因為管理制度的弱化,經濟體之間的發展沒有約束條件,就像一直未修剪過的樹杈干擾著樹木的整體生長。雖說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分離是由多個方面引起的,但是大體也就涵蓋為本文所列舉的內容。想要有效地去防止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分離,就得貼近實際情況并及時做出判斷,然后在最短的時間內采取最有效方式,這樣才能夠起到預期的效果。
4結束語
在日常的一些經濟活動中,一定要做到防患于未然,時刻做好應對突發經濟危機的措施。如果沒有從根本上分析這兩者分離的原因,是無法取得有效的防范效果的。只有及時洞悉現有經濟體制的缺陷,加大對經濟體的管理力度,才能讓社會的經濟發展步入正軌。這才是能夠在金融危機再次席卷全球時,對突發情況做出正確處理的正確手段。
參考文獻:
[1]余謙.關于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分離的探討[J].時代金融,2017(11):112-113.
[2]韓飛龍.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分離探析[J].中國外資,2018(01):256-257.
[3]張旭.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分離探析[J].時代金融,2017(11):567-568.
作者簡介:
周李鑫,性別:男,出生年月:19981225籍貫:湖北省荊州市,所在地: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金櫻街文化大道299號,單位:漢口學院,研究方向:經濟與金融(互聯網方向)學位:本科,職務職稱 :學生 指導老師:秦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