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療衛生體制改革的深入推進,我國目前的醫療衛生水平還遠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在政府與市場的雙重作用下,給公立醫院帶來了新機遇和新挑戰。本文從公立醫院績效管理角度出發,分析我國公立醫院績效管理的現狀,并結合實際展開思考,提出相關意見和建議,以期提升公立醫院的綜合水平,促進公立醫院的健康持續發展。
關鍵詞:公立醫院? 績效管理
一、引言
近年來,我國醫改不斷深化,基層鄉鎮衛生院逐步壯大,民營醫院的競爭優勢日漸凸顯。雖破除了以藥補醫機制,“看病難、看病貴”及醫患糾紛等現象得到了一定的緩解,但這對公立醫院而言無疑是把雙刃劍。在如此嚴峻的挑戰下,如何權衡公立醫院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其發展方向與管理模式也相應發生了變革。公立醫院績效管理是公立醫院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引進、培養優秀人才,調動、激發人員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在確保公益性的前提下增加經濟效益,不斷提高公立醫院的核心競爭力,這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公立醫院績效管理概述
績效管理,基于某種特定的戰略環境,管理員工的工作行為,提升員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旨在完成組織確定的目標,實現績效管理的戰略指導價值。公立醫院績效管理,從組織目標和戰略遠景角度出發,醫院管理層采用績效管理的方式與途徑,完善醫院績效管理體系,將職工的行為規范化、制度化,使職工個人行為服從醫院整體戰略要求,進一步增強醫院的核心競爭優勢,提高公立醫院的社會效益和營運能力,促進公立醫院健康持續發展。
三、公立醫院績效管理的現狀分析
(一)績效管理目標定位不明確
近年來,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衛生健康委員會以績效指標的形式來考核公立醫院的整體運行情況,這些指標的考核結果影響著醫院的財政撥款、醫保結算等方面,對公立醫院的發展尤為重要。而隨著鄉鎮衛生院的逐漸壯大,以及民營醫院市場占有率的不斷提高,公立醫院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間的矛盾也日漸凸顯。在一定程度上,公立醫院現行的績效工資制度從多勞多得的角度出發,調動了員工的工作熱情,發揮了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兼顧了公平與效率的原則。
然而,隨著多勞多得的意識逐漸加強,其弊端也漸漸成為關注的焦點。難以避免會存在有些醫生為了完成創收的任務,把增加工作量作為實現自我目標的方式,往往忽略了病人的真正需求,僅僅是多檢查、多開藥、開貴藥,進而使得工作強度遠超自身的承受能力,導致醫療服務質量受到影響。面對內外部環境的嚴峻挑戰,公立醫院沒有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績效管理目標有些含糊,從某些方面而言阻礙了醫院的持續發展。
(二)績效管理體系不健全
目前,一些公立醫院錯誤地將績效考核與績效管理等同,僅僅是形成了簡單的績效目標考核、績效工資發放,沒有從本質上理解績效管理的深刻內涵,沒有完善的績效管理體系,且未在增強公立醫院績效管理能力方面運用績效管理。在公立醫院績效管理體系中,管理層對醫療成本、均次費用、收支結余等運營效率考核指標過于重視,而醫療質量、持續發展、滿意度評價等考核指標關注較少,屬于以目標結果為導向的事后評價管理模式。不完善的績效管理體系,沒有從公立醫院的整體戰略目標出發,對員工的行為不能提供較有效的指導,缺乏對公立醫院長遠可持續發展的考慮。
(三)績效管理缺乏有效的溝通與反饋
當前,公立醫院績效管理較少是通過管理層與員工的雙向溝通來制定的,大多是管理層簡單得以醫院紅頭文件的形式把績效管理的相關內容告知各科室,再由科室負責人組織科室人員學習。雖然績效管理制定的內容是由職工代表組成的職工大會討論并通過的,但大多職工代表或科室負責人自己都對績效管理的內涵一知半解,只知規定而未深究其原因,普通員工就更加無法理解了。不難發現,這主要是由于管理層不夠重視溝通,沒有與與員工及時進行有效地相互溝通。
基層普通員工僅僅是被動的接受并執行績效管理,沒有參與績效管理的制定,不了解績效管理制定的出發點和依據。而管理層只是下發文件告知內容,沒有真正了解員工的需求,也沒有得到員工反饋的意見和建議。長此以往,公立醫院績效管理缺乏有效地溝通與反饋,績效管理就不能落到實處發揮其應有的作用。而且,管理層與員工也沒有就績效管理達成統一的認知,會導致員工個人目標偏離醫院整體目標,缺乏醫院應有的歸屬感和幸福感,使得醫院人才流失,阻礙公立醫院的長遠發展。
四、公立醫院績效管理的改進建議
(一)堅持公益性為主導,樹立正確的醫院使命
公立醫院是公共醫療衛生服務的主要載體,肩負著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的公益性和社會責任,為社會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保障人民群眾的醫療保健權利,是實現政府公共服務職能的重要抓手之一。
根據我國的基本國情,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公立醫院應該時刻牢記肩負的社會使命。公立醫院應確立清晰地戰略定位,不應過度追求經濟效益和短期目標,一味把收支結余作為考量的首要指標,盲目減少開支節約醫療成本。而是要堅持公立醫院的公益性為主導,不忘為病人服務的初心,牢記肩負著公共衛生職能的社會使命,真正認識到公立醫院績效管理的深刻內涵和必要性。績效管理貫穿于醫院管理的全過程,不只局限于發放的績效工資,更重要的是要將績效管理與公立醫院的目標使命相融合,提升醫院績效管理水平。
(二)優化績效管理體系,增強績效管理的導向作用
公立醫院績效管理體系基于醫院使命和戰略目標維度,考慮醫院現狀、醫院宗旨、財政政策等內外部因素,從績效制定、績效實施,到績效考核、績效評價、績效反饋,來逐步優化和完善績效管理體系??冃Ч芾硎且粋€系統的管理體系,是醫院日常營運、財務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主體,是員工崗位晉升、績效工資改革等管理的參照標準,它的重要性展現在公立醫院管理的全過程中。
此外,將績效管理體系與公立醫院整體戰略目標相融合,員工個人利益與醫院長遠利益相結合,除健全績效管理體系外還增強了醫院的綜合競爭實力,進一步凸顯績效管理對公立醫院戰略發展的指導意義。基于此,完善且有效的績效管理體系對公立醫院的可持續營運和長遠發展具有導向作用。相關政府部門把績效管理視為公立醫院投資管理、財政撥款的考核方式之一,通過績效管理來衡量公立醫院的醫療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進而確定政府對公立醫院的財政補償機制。
(三)建立全過程的溝通與反饋機制,營造全員參與績效管理的氛圍
績效溝通與反饋是一個持續、循環的過程,它在公立醫院績效管理的方方面面。建立全過程的績效溝通與反饋機制,可以使管理層了解普通員工真實的需求,聽取員工內心深處的想法和期盼。同時,績效溝通與反饋機制也能使員工明白績效管理制定的依據和管理層的期望,有利于醫院整體戰略目標的制定和實施。
有效的溝通和反饋機制,要提高員工的參與率,營造全員參與醫院績效管理的文化氛圍。公立醫院大多數員工屬于臨床醫技人員,知曉績效管理相關的知識較少。為使全員參與醫院績效管理,管理層可組織開展員工理論學習、績效管理培訓等,確保每位員工真正了解績效管理,從而對照自身工作發現不足,彌補缺點,更好地為醫院建設發展出謀劃策。
五、結束語
績效管理是公立醫院戰略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醫院的長遠發展需要績效管理的完善和實施。堅持公益性為主的發展理念,牢記醫院的社會使命,優化績效管理體系,構建全過程、全成員的溝通反饋機制,才能更好地全面深化公立醫院體制改革,增強醫院的向心力、凝聚力、競爭力,促進公立醫院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娟.淺析新醫改環境下公立醫院績效管理的發展與創新模式探究[J].財會學習,2019(04):195-196.
[2]農昊.新形勢下公立醫院績效管理面臨的挑戰和對策研究[J].中國總會計師,2019(06):90-91.
[3]王彤.公立醫院績效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建議[J].醫院管理論壇,2018(35):13-15.
[4]湯曉.公立醫院績效管理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9(05):66-67.
[5]劉曉紅.醫改背景下公立醫院績效管理的思考[J].會計師,2019(03):66-67.
作者簡介:
張祎青(1992—),女,漢族,浙江浦江,碩士研究生,金華市婦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