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西平 談翩翩
摘 要:創建國家級衛生鄉鎮已經成為越來越多鄉鎮的選擇。2019年,蘇北知名草莓名鎮黃川鎮多措并舉成功創下國家衛生鄉鎮金子招牌。
關鍵詞:黃川鎮;衛生鄉鎮;長效機制
黃川鎮地處江蘇省東海縣東北部,是一個因草莓而遠近聞名的鄉鎮。該鎮草莓種植已有30多年歷史,擁有草莓種植面積2萬余畝,草莓種植、運輸、銷售、深加工已形成一條完整產業鏈,黃川也因此被譽為“中國草莓第一鎮”。2019年,該鎮以“錘煉干部作風,樹立進取精神,打造精細管理,作出實際成效”為抓手,三措并舉,成功創建國家級衛生鄉鎮,在“打造成為漁果飄香宜居地,鄉村文化旅游衛生鎮”的康莊大道上越走越穩。
一、強化領導,注重引導,形成創衛合力。通過健全領導機構,強化組織體系,完善和落實工作機制,加大輿論宣傳引導,在全鎮迅速形成了強大的創衛合力。
1、健全領導機構。為有效推進衛生鎮創建工作,該鎮及時召開衛生鎮創建動員部署大會,成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領導小組。將創衛工作列入年度重點工作目標,制定了衛生鎮創建工作實施方案、考核辦法和目標任務分解表,明確工作職責。
2、廣泛宣傳動員。創衛以來,對鎮區居民、商戶家家到宣講4次,發放一封信7000余份、承諾書1000多份、告家長一封信5000份,更新健康宣傳欄100多塊、道旗護欄廣告280多塊,添置創衛標語及控煙標語900余份。與居民簽訂《門前四包責任書》,22個行政村設立衛生宣傳牌、健康教育專欄。形成了全民動員、參與的濃厚創建氛圍。
3、落實推進機制。一是實行“雙單”對比抓整改。推行督辦單、反饋單一對一模式。二是實行一人“雙責”抓考核。將鎮區劃分為6個責任片區,明確班子成員責任,既是創衛參與者又是創衛指揮者。三是實行“雙管”齊下抓長效。鎮區環境由物業公司托管,物業公司由鎮政府監管模式,實行五分鐘保潔和秩序維護,建立衛生保潔長效管理機制。
二、突出重點,狠抓落實,夯實創衛基礎。衛生鎮創建以來,該鎮按照“以建促創、以創促改、改建提升”、突出重點、有序推進的工作要求,從群眾關心的問題入手,強力推進衛生鎮創建各項規定工作。
1、生態環境改善。繼續擴建鎮區污水管網及下水道系統,出臺《黃川鎮全面推行河長制實施方案》,對河道及沿線500米范圍內污染物進行了全面清理。鎮區無旱廁,生活垃圾及糞便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100%和98%。鎮區內水、大氣、噪聲環境質量均能達到國家標準。工業廢水、醫源性廢棄物和污水嚴格按照規定統一處理,排放達標,醫療廢棄物安全處置率100%。
2、健康教育完善。鎮、村、單位分別成立健康教育領導小組,配備兼職健教人員和宣傳員、聯絡員,設置健康教育宣傳欄,每兩月更換一期健康教育宣傳欄內容。中小學全面開設健康教育課,做到有健康教育計劃、有課時、有教案、有課本、有考核。成立控煙工作領導小組推動各單位認真落實控煙工作,構建無煙單位。
3、病媒防制到位。成立病媒生物防制領導小組,安排4名專兼職人員,常年開展除四害工作。大規模集中開展除四害消殺4次,并對固定滋生場所堅持消殺,四害密度控制在國家標準以內。在省級衛生鎮創建成果的基礎上,今年全鎮又投放老鼠藥100千克、捕蠅籠2000個、滅蚊燈300盞、毒餌站2000個。
4、衛生監管有力。嚴格落實食品安全,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和飲用水標準,強化“六小”行業整治工作,按照《食品安全法》和《公共場所管理條例》的各項要求,加強對食品行業、公共場所的衛生管理。對鎮區120家“六小”行業,開展專項整治,拉網式清理,規范經營行為,促進行業改造升級。目前行業衛生許可持證率、從業人員體檢、衛生知識培訓率均達100%。
5、疾病預控得當。認真貫徹落實《傳染病防治法》,建立應急預防處置機制,鎮衛生院設立傳染病預檢診點,對突發事件及時報告。全鎮兒童規劃免疫單苗接種率、“五苗”覆蓋率、安全注射率、糖丸服用率、孕產婦保健管理率、住院分娩率、建卡建證率、健康檔案建檔率均達100%。近三年,全鎮傳染病漏報率為零,甲、乙類傳染病無爆發疫情,無醫院內感染引起的傳染病爆發疫情和死亡事故。
三、優化環境,打造亮點,提升鎮容鎮貌。在抓好環境整治基礎規定動作的同時,該鎮立足自身實際,練內功、樹外形,將黃川打造成為生態宜居之鎮,文化旅游名鎮。
1、堅持做到三個提升。一是鎮區環境大提升。先后開展聯合整治4次,清理亂張貼、亂涂寫500多處。拆除亂搭亂建16處,清理整治戶外違規廣告10余處。轉運各類垃圾、雜草、磚瓦石塊200多車,建設新路面4000平方米,新添各類衛生設施。二是鎮區秩序大提升。在鎮區進一步落實“門前四包”,全天候巡邏執法,嚴厲打擊車輛亂停、道路亂占等現象,鎮區道路亂占現象得到顯著改善。清理店外經營200多處,清理流動攤位10余家。三是鎮區顏值大提升。
2、堅持做到三個結合。一是創衛與文明鄉風相結合。以創衛為抓手,改善群眾衛生習慣,培養文明鄉風。開展“清潔家園”活動,評選“最美庭院”和“文明家庭”,引導居民丟掉陋習,爭做衛生文明居民。二是創衛與完善設施相結合。建成百姓大舞臺1座,健身廣場1座,新建5-7制籠式足球場一個,增設健康步道1500米,休閑長廊92米。繼續改造農貿市場;新增建設兩座公廁。三是創衛與小鎮發展相結合。圍繞打造漁果飄香宜居地,鄉村旅游衛生鎮,重點推進草莓園區、稻蝦養殖區、斯佳貝酒莊、三雅農業生態園等項目建設,進一步深化實施農業產業強鎮項目。
3、堅持做到三個互動。一是鎮區和村域互動。堅持鎮村互動的理念,把鎮和村作為一個整體,統籌規劃、整體推進。二是面子和里子互動。通過創衛改善城鎮環境,堅持以人為本,堅持疏導結合,著力解決創衛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衛生問題。三是干部和群眾互動。把創衛作為考量干部作風的一把尺。
四、注重實效,強化監管,常抓保障機制。創衛只有起點,沒有終點,不僅要打響攻堅戰,更要打好持久戰,推進常態創衛、長效創衛,持續鞏固和提升工作成效。該鎮建立環境整治考核機制,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責任體系。落實環境整治專項資金,實行好環衛外包,加強督查考核,做到全天候對路段進行保潔,垃圾做到日產日清。著力推進精細化管理模式,實行網格化管理。探索建立環境衛生長效機制。確保創衛標準不降,創衛隊伍不散,創衛人員不減。建立專職環衛隊伍,成立禁違拆違巡查隊伍,組建創衛志愿者隊伍,保障,環衛車輛和工具。實行定人、定區域,巡回督查;確保城鎮管理無縫隙全覆蓋,推進衛生環境管理進一步走上規范化、制度化、長效化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