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麗秋
摘 要:“營改增”是我國稅制改革的重要內容,當前,企業財務管理受“營改增”政策的影響不斷加大,對于企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為確保“營改增”稅務體系與企業發展相適應,就要加強對企業財務管理影響的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營改增”;企業;財務管理;影響
在國家稅務體系改革過程中,“營改增”作為一項重要舉措,對各個行業的發展都產生了重要影響,并對企業財務管理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并已逐漸成為每個企業關注的熱點話題。提高企業財務管理建設水平,降低企業稅務負擔,增強自身風險防范意識,并加以合理控制,以免出現財務風險,促進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
一、營業稅和增值稅之間不同點
營業稅和增值稅之間操作內容不會有重復性的情況發生,并且兩者都具有獨自的管理系統,并不會出現制度交叉的情況。對此要區別營業稅和增值稅可以從以下角度點進行概括:一是征收的對象范圍不相同,營業稅主要是對取得應稅勞務收入、轉讓無形資產以及銷售不動產所取得的營業額征收的一種稅;而增值說是對商品生產、流通、勞務服務中多個環節的新增價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種流轉稅;兩者征收的項目不相同,營業稅是依據營業數額進行征收的,而增值稅是對增值數額加以征稅的;兩者計算稅收的依據不一樣,營業稅計稅依據是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是指所有營業額收入與稅率的乘積,增值稅收主要是依據對價外的稅收,進行計算時不把稅收收入計算在內;兩者征收的稅率不相同,營業稅數值在區域值內,而增值稅小規模和中大型企業征稅都是不同的;最后是兩者的征稅部門不一樣,營業稅是在地方征收稅費而增值稅是由國家稅務局來征收的。
二、“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分析
1.對計稅方法和稅率的影響
在進行制度改革時,企業內部財務管理部門是以營業數額為依據進行計算繳稅金的,當“營改增”制度在相關制度下進行規范處理時,繳稅人計算稅率的方式是指不包括稅的銷售價格來進行衡量的。而在“營改增”政策實施以后,關于具體的“營改增”相關政策形式,一些相關材料的成本都較少,費用較高的企業在實施該制度以后,繳稅人的計稅方法大都以不含稅的銷售價格來計算,增值說的繳納金額與以往相比提高了很多百分點,抵扣的進項額度沒有出現改變。如果企業只是稅收在不斷增加而收入并沒有發生遞增的變化時,將不利于企業的經營發展,嚴重會造成市場競爭力下降或者企業瀕臨破產等情況。
例如:某金融企業的收入金額為250萬元,在“營改增”政策之前,企業繳納的營業稅為250×5%=12.5萬元;而在“營改增”以后,需要繳納250(1+6%)×6%=15萬元。而造成繳稅額度增加的原因,就是因為營業稅和“營改增”稅不同的計稅方法造成的。此外,在繳稅制度調整以后,不需要考慮增值稅額度扣除的問題會有助于小型企業繳稅人的繳稅額度的降低,所以說,通過繳稅政策改革,可以促進小型企業的發展。
2.對風險管理的影響
一般來說,財務人員管理、發票管理以及資本結構管理等是企業風險管理的重要構成內容,“營改增”實施以后,對企業風險管理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第一,對企業財務人員的要求越來越高,“營改增”實施以后,企業會計核算的變化較為顯著,要想與“營改增”發展要求相協調,企業要加強會計核算制度的構建,財務人員要樹立全局發展理念,從企業實際情況出發,對“營改增”帶給企業的影響進行深入分析,以便于企業管理者更好地進行決策。第二,由于企業增值稅發票與進項稅抵扣的問題相關聯,在“營改增”以后,對企業增值稅發票管理提出了明確要求,比如發票管理、使用以及流通等方面。同時,還要求增值稅發票管理要與相應的法律法規相符合,以免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第三,“營改增”實施以后,政府出臺了納稅補貼方面的政策,有助于緩解企業的債務壓力,企業不斷調整資本機構,與自身發展情況相符,進而避免潛在風險出現,為企業市場競爭力的提升提供保障。
3.對企業財務報表的影響
企業的主要資產是以其固定資產進行衡量的,如果一個企業固定資產出現變化,勢必將導致整個企業的資產機制發生重大影響。企業的財務報表是計算企業資產變化的依據。我國在推行“營改增”稅率制度以后,對企業原來固定資產的記賬金額和累計折舊金額都有所影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它們的金額數量,在這種情形下,對企業的流動性資產和負債比率都呈現的是促進趨向。在實施“營改增”制度后,企業的資產和收入狀況都發生了大規模變化,從實際發展情況上來看提高了企業資產和負債金額。因此從發展角度來看,實施該制度是有利于企業資產總額和負債情況的增加。
4.對企業現金流量表的影響
一般來說,對于經營活動、投資活動以及籌資活動等來說,是企業現金流量的重要構成,在“營改增”實施以后,企業現金流量變化比較明顯,主要體現在:首先,對投資活動的影響。一些企業在滿足自身生產經營需求的影響下,會購買相應的設備儀器等,由于增值稅可以進行抵扣,會減少現金流量。其次,對企業經營活動的影響。“營改增”以后,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企業成本和營業稅稅額,從而可以提高企業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最后,對籌資活動的影響。基于長遠視角,對于融資的階段性和所產生的利息來說,可以降低企業的現金流量,進而嚴重影響著企業的負債率。由于企業現金流量是企業短期資金流量富足程度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還可以真實反映出企業經營情況,在資金鏈條穩定的情況下,現金流的富足程度越高,進而有助于企業資金周轉速度的提升,獲取較高的利潤。
5.對企業財務管理工作者的影響
關于制度的實施后,企業的會計核算方式和財務報表的設計都有所轉變,這對企業管理人員的綜合能力將提出巨大的考驗。所以為了使企業能夠有效平穩的發展,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者不僅要學會納稅制度改革后的計算方式還需要順應新稅率制度的需求,從企業和市場兩方面來探究改政策對企業發展的影響。因此,在實施該政策的過程當中,要對企業財務管理人員的業務能力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定。
三、“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具體建議
1.加強稅務籌劃管理
眾所周知,增值稅和營業稅分別屬于價外稅、價內稅,企業在成本費用的預算過程中,需要對以往購進商品所有支出金額直接計入成本的方法進行改變,而且出售商品也要根據商品價格與稅金之間的差異入賬,以便于減少主營業務收入。基于此,在商品定價方面,要調整以往營業稅背景下的定價方案,將商品價格提升上來,避免影響到企業營業利潤。同時,還明確提出了對增值稅進項稅額與銷項稅額的抵扣的要求,如果企業的年銷售額符合一般納稅人標準,在材料采購過程中,必須要對對方是否具有增值稅專用發票能力進行深入分析,以免造成企業多繳納稅金。所以對于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企業來說,要積極構建購銷系統,促進稅務籌劃工作的順利進行。
2.加強發票風險的管理和控制
在“營改增”實施以后,企業可以進行進項稅額相抵,以便于企業稅收金額的降低,必須要使用增值稅專用發票,國家對企業稅務發票內容提出了詳細嚴格的規范性管理要求,因此企業需對增值稅發票進行嚴格的管控,避免潛在風險的出現。企業在增值稅專用發票管理過程中,要高度重視發票開出、流通以及使用等環節,促進發票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企業需要指派專業性的財務工作人員進行增值發票的管理,并且要制定相關管理制度。對于運用過程中的問題,應及時進行分析并制定有效解決方案。同時,還要選擇資質良好的合作伙伴,優先選擇能夠開具提供增值稅發票、并可以幫助企業降低成本的供應商,以便于企業增值稅的順利抵扣。
3.對企業財務報表不斷進行修整
在運用“營改增”制度后,對于其政策的實施情況,使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人員不能夠按照報表計劃進行編改,同時在制定報表時讓企業財務信息的質量受到挑戰。所以在順應改革制度的同時,企業需要采取相關針對性政策來完善企業財務報表的編制過程,從而使財務信息的質量達到高標準,并且使企業管理工作者能夠對企業財務情況進行相關了解。
4.制定完善的財務核算管理制度
對于“營改增”來說,已經覆蓋了企業諸多方面,比如營銷、服務以及財務管理等方面,一定程度上給企業會計核算管理工作帶來了些許難度。因此,必須要積極構建完善的財務核算管理制度,不斷創新和調整,制定出科學合理的經營管理策略。并從企業實際財務管理水平出發,實現開源節流,對企業資產和結構進行合理調整,積極轉變企業經營管理模式,進而保證企業市場適應能力的提升。
5.不斷加強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人員的素質能力
要加強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人員的財務管理水平,財務管理工作人員是企業內部的重要組成,企業對其采用相應的規范制度來提高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是有積極作用的。例如聘請較有名及有學識的稅務方面的學者,讓其對管理人員進行專業性指導,還可以設置科學性較強并且設置合理的考核形式,對于一些優秀員工可以適當給予物質獎勵或精神上的鼓勵等,而對于不合格的工作人員要進行淘汰管理制度,這樣對工作人員的素質能力有著進一步的高效管理。
參考文獻:
[1]芮丹萍.“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與對策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7,(12):58~59.
[2]楊曉芳.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分析及應對策略探討[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7,(02):107~107.
[3]肖曼璐,劉慶.淺析“營改增”對我國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影響和對策[J].經濟師,2017,(02):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