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來娥 杜修明
摘? ?要:立足當前我國林業產業結構,針對產業結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優化策略,以期為生態林業建設目標的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林業產業;結構;存在問題;優化策略
1? ?現階段我國林業產業結構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林業第一產業結構存在的問題
根據相關數據調查可知,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2018年全國林業用地面積總量與2017年相比,取得突破性的進展,林業總產值也有所增長。在當前林業產業發展過程中,林業的種植和培育并未引起國家基層產業機構的高度重視,開發力度卻在不斷增加,長此以往,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嚴重破壞了國家的生態平衡,同時也將無法滿足林產品加工的進一步需求,進而對企業的整體發展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1]。
1.2? ?林業第二產業結構存在的問題
作為一項重要的基礎產業,林業在推動國民經濟發展、提升中國國際影響力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經大量的科研數據分析可知,在林業的第二產業結構中,并未有明確的主導產業,產業間的關聯性也較差,因此其不僅極大地降低了產業資源的有效利用率和產品的附加值,同時也對產業在國際競爭中的地位和優勢帶來了一定的不良影響。從某方面來講,在林業第二產業生產過程中,內部的產業狀態趨于平衡,即沒有明確的主導產業,從而導致各個產業間相互牽制,產業的整體發展缺乏明確性。而與此同時,從林業企業的產品來看,第二產業結構下的林業產品無論是形狀還是性能,大多具有一致性,這種產品趨同性,不僅極大地降低了林業在當前激烈市場競爭中的優勢,同時也導致林業資源的大量浪費和破壞,進而對產業的整體發展帶來了極為不利的影響[2]。
1.3? ?林業第三產業結構存在的問題
從目前來看,林業產業在發展過程中,其第三產業的結構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即專業人員的缺失以及林業旅游產品過于單一。
經大量科研數據分析可知,在傳統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對于林業產業一直處于任其自由發展的態度和模式中,從而導致產業相關管理規章制度不健全、人才培養體系不完善,進而對當前林業產業的發展帶來了極為不利的影響。與此同時,在當前林區地理環境復雜、交通不便利的條件下,專業人才隊伍的建立和完善也將受到一定影響。
根據相關調查數據可發現,作為林業第三產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旅游業自身的產業發展質量和發展效率,對于林業第三產業的整體發展具有重要影響。但從目前來看,在旅游產業發展過程中,由于相關產業缺乏合理的附屬旅游服務,使得旅游的環境和場所大多局限于對森林自然景觀的欣賞,從而不僅極大地降低了其對游客的吸引力,同時對于林業產業的經濟效益也帶來了極為不利的影響。
2? ?林業產業結構的具體優化策略
2.1? ?林業第一產業結構優化策略
從目前來看,在林業產業的發展過程中,為從根本上有效地提高林業產業的發展質量和發展效率,從而為國民經濟的增長奠定良好基礎,對森林資源進行栽培是目前實現林業產業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和必然要求。一方面,在對林業第一產業進行優化的過程中,企業的相關人員不僅要從根本上提高對生態林業建設重要性的認識,而且要在滿足社會發展和人們居住需求的基礎上增大林業種植面積,以期從根本上顯著地增加林業資源的豐富度;另一方面,為確保林業第一產業的長期穩定發展,產業相關管理人員還應該根據當下企業現狀,建立資源培育長效機制,從而對森林資源的栽培技術、栽培過程、栽培方式等進行合理化規定,以期最大限度地避免森林資源缺乏的局面。除此之外,在林業第一產業的發展過程中,為實現生態林業的發展規劃,產業的相關工作人員還需通過多種有效措施,如合作、租賃等方式,將農民的資金引入到造林、育林中,進而為林業第一產業的優化調整創造良好條件[3]。
2.2? ?林業第二產業結構優化策略
產品技術相對落后是導致林業第二產業發展一直停滯不前的主要因素,因此為從根本上有效地對第二產業結構進行優化,處理上述兩項問題是目前林業第二產業相關工作人員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根本前提。
針對林業第二產業發展過程中缺乏主導產業的問題,經大量科研數據分析可知,在林業第二產業結構發展過程中,竹木資源、林副產品的加工是傳統林業第二產業的主要產業形勢,而這種產業構成不僅極大地浪費了產業的資源,同時也與當前我國可持續發展的政策方針相悖,從而對國家的整體發展帶來了極為不利的影響。而從目前來看,伴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在物質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不斷上升的同時,日常的需求也從傳統的物質需求逐漸轉變為精神需求,其轉變在一定程度上也對林業第二產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為迎合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和物質需求,創意花卉、林果深加工等產業的重要性逐漸受到了社會各界及人們的廣泛關注和高度重視,而將其作為林業生產的主導產業,從某方面來講,不僅極大地提升了產業的附加值,同時在提高林業第二產業結構的生產效益和社會效益等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針對林業第二產業產品結構趨同性的問題,歸納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產品的生產技術相對落后,另一方面則是由于產業鏈的不完善,為此應從根本上有效地規避上述問題,在進行產品的生產過程中,企業需加強對林業產業技術創新的重視,加強對各項技術的研發工作,以期在滿足當前人們結構個性化需求的同時,提高林業產品的附加值,進而為其他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奠定良好基礎。與此同時,由于在林業第二產業結構中,產業鏈短、產品規模小等問題屢見不鮮,不僅嚴重浪費了產業資源,同時也給社會的整體發展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為規避上述問題,在未來的第二產業結構優化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需加強對林業產品的技術創新,為產業鏈的完整形成打下堅實基礎的同時,制造出滿足當前人們消費需求的多元化產品。
2.3? ?林業第三產業結構優化策略
從目前來看,為從根本上實現生態林業的發展目標,提高對林業第三產業結構優化的重視度,并將其提上日常的工作進程,也是目前林業產業相關工作人員的核心工作發展方向。一方面,企業不僅需加強對人員的培訓力度,加大對信息化的建設,與此同時,還要深入開發旅游業的前瞻服務,以期在自然景觀觀賞的基礎上,開發出其他具有一定價值的旅游項目,從而在滿足游客多元化需求的同時,為第三產業經濟效益的提高打下堅實基礎。
3? ?結束語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工業化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林業作為推動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之一,其發展質量和發展效率受到了社會各界及人們的廣泛關注和高度重視。但從目前來看,其各產業結構或多或少存在一定問題,為從根本上實現生態林業的發展目標,采取合適的措施對林業產業的結構進行優化是十分必要的。
參考文獻:
[ 1 ] 徐若霖,程寶棟.基于灰色關聯度的我國林業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分析[J].林業經濟,2014(12):111-113.
[ 2 ] 李大偉,翟印禮.遼寧省林業產業結構優化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1(08):132-136.
[ 3 ] 呂潔華,張洪瑞,張斌,等.基于馬爾科夫二次規模模型的黑龍江省林業產業結構的有序度測算與優化[J].林業科學,2014(09):138-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