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莉
職業學校的學生基礎知識薄弱,英語也不例外。據筆者調查數據顯示,70%的學生連最基本的單詞的用法都分不清。但是作為職業學校的教師,我們無法選擇學生,也無法改變學生的過去。在“教育不是向學生灌滿一桶水,而是點燃學生的一把火”的理念影響下,我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讓更多的學生愿意學英語,主動學英語。本文通過分析學生對英語不感興趣的原因,并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針對如何點燃學生學習英語的“一把火”,淺談自己的看法。
學生對英語不感興趣的原因
首先,基礎知識過于薄弱是大部分學生對英語不感興趣的主要原因。據筆者調查,這類學生由于基礎知識太薄弱,上課聽不懂,張嘴不會說,動手不會寫,課上跟不上,課下作業不能按時完成,導致學習興趣下降,成績越來越差,造成惡性循環,以致對英語失去興趣。他們認為,作為職業學校的學生,主要任務是學習技能,英語在他們眼里就是一門副科,可有可無,學不學也沒多大影響。還有部分學生認為,初中就沒學好英語,再怎么努力也沒用,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很多學生對英語持放棄的態度。
其次,有少數英語教師上課還是采取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一本書,一支粉筆,一臺錄音機,照本宣科。課堂上僅僅完成了自己教的任務,這都因為教師在備課時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具體學情,所以不能因材施教。雖然知道學生基礎很差,也盡量降低了教學難度,但是教學方法過于單一,不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還有一部分教師只關注自己講了什么,而不關注學生學了什么,課堂上師生之間很少互動,或者基本沒有互動。導致這種課堂局面重要的原因是:教師普遍認為學生英語基礎差,再怎么教也教不會、教不好。在這種消極心態的影響下,導致教師與學生成了兩條平行線。
再次,有部分學生家長認為讓孩子上職業學校就是學技能的,文化課學不學無所謂。還有些家長讓孩子上職業學校的目的就是混畢業證,只要不惹事生非,學不學習無所謂。在這種家庭觀念的影響下,部分學生技能都不學,更別說英語了。
最后,受社會上不良風氣的影響,很多人持英語無用論的觀點,認為根本不用學英語。在這種錯誤觀念影響下,很多學生對英語學習持否定態度。
具體實施策略
對于中職英語教師而言,怎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點燃學生學習英語的“一把火”,讓學生和教師把英語課當成一種享受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課堂內容生活化、情景化 ?在教學過程中,為了實現課堂教學內容的生活化,教師可以拍攝或者選取一些生活中的圖片,放到PPT課件中結合英語的詞來學習。這樣就拉近了知識與生活的距離,充分實現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感覺英語就在我們的生活中,英語學習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這樣既可以瓦解學生的英語學習無用論的觀點,又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欲望。
任務設置簡單化 ?學生也有表達和展現的欲望,可是很多時候他們看到問題之后感覺摸不著頭腦,于是干脆放棄。所以教師在設置任務時,應該降低難度,這樣學生會愿意參與,也可以調動學習積極性。此外,在設置任務時,應適當設置小組活動,然后小組選代表展示,這樣可以給學生交流的空間,同時學生也會得到小組成員的幫助,回答問題會更有自信。
教學方法靈活化、多樣化 ?英語對于職業學校的學生來說,單詞難記、句子結構不容易掌握等是阻礙他們對英語產生學習興趣的主要原因。但課堂教學設計再好,如果脫離了單詞和句子的識記,就像海市蜃樓一樣不能長久。學生的興趣很難長時間維持,所謂的英語課堂活起來,也只是一種形式,學生只是看熱鬧。但如果單純地讓學生死記硬背,學生也會感到很枯燥,所以在英語課堂上,教師可以采取記憶力大比拼等競賽活動,激發學生的記憶熱情,還可以編一些順口溜、記憶口訣等讓學生容易識記,愿意識記,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也可以讓他們掌握所學知識。
鼓勵評價常態化 ?俗話說:好孩子都是被夸出來的。每個學生都有優點,都有表現欲,發現學生的優點并加以贊賞,會讓他們更加樂于表現。比如學生起來讀單詞或練習對話時,也許他們讀得不好,可他們敢于表現的激情和勇敢就是最大的優點,應該用贊賞的語氣進行肯定評價。因為教師的鼓勵評價對于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具有很大的調動作用,教師在課堂上應多用鼓勵性評價。
師生交流經常化 ?教師可以課下或上課間隙經常與學生進行交流,了解他們的學習需求、興趣愛好、生活狀態,這樣既可以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也為教師備課提供了準備。從學生的興趣、需要出發去備課,所教知識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和認同,這樣就可以讓學生輕松地融入課堂。
總之,在新課程教育教學改革理念的指導下,教師應該充分關注學生發展,重視以學定教,讓課程成為教師、學生、教材、環境四個因素動態交互的“生態系統”,讓學生樂于學英語,使英語成為他們融入社會、走向世界的一個有用的工具。
(作者單位: 山東省汶上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