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 宋錦輝 陳躍)11月15日至16日,雙峰縣教育系統100名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校長集中接受了為期2天的“教育素養和管理技能專業培訓”。
雙峰是教育大縣,有一支數量龐大的校長隊伍。為有效破解“天花板效應”,破除中小學管理團隊的僵化思維,激發校長的工作活力和創新熱情,補齊教育觀念和管理技能的“短板”,該縣教育局組織了這次校長集體“充電”活動。
授課圍繞教師成長與專業素養、農村學校文化建設、新時期素質教育和校長角色等焦點問題進行,并根據課堂反饋意見,及時調整講課思路。授課方式靈活多樣,既有學術講座,電影賞析,又有案例剖析,真情互動。
香港教育大學客座講師王國江為校長們帶來的專題講座,提出了時間管理理念、時間管理具體目標、時間管理“加減乘除”方法,為整天忙碌的基層校長們送來了“及時雨”。
提升教師素養,是校長的一項重要常態工作。“中國燭光教育基金”總干事胡志洪校長就教師素養提升的途徑與模式,和學員們一起探討:校長應該為教師做些什么、為學生做些什么?校長最不該做什么、最不必做什么?他的講座,引發參培校長的強烈共鳴。
農村學校如何建設有品位的校園文化?這對不少校長來說,是一道不容易作答的考題。香港孫方中小學校長盧秀枝作了指導講座。盧秀枝從目前內地農村學校文化建設面臨的困局出發,結合香港小學校園文化實踐活動案例,提出校園文化建設應具備自我覺醒、自我反省、自我創建三種意識;腳踏實地打好校園文化底色,重點建設校園精神文化,推動農村學校內涵發展。
這次研討交流,讓校長們收獲滿滿。雙峰縣三立學校小學部校長曹毅龍深有感觸:“這次培訓時間不長,但課程內容豐富。‘一位好校長成就一所好學校’,通過培訓,我們校長認識到做教育是美好、幸福的事,它鞭策自己不忘教育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