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有位麗水老人卻說自己要“活到老、服務到老”。她,就是麗水市蓮都區囿山小學退休教師程藹玲,一位擁有33年黨齡的老黨員。2015年,蓮都區委老干部局組織成立了蒼松志愿服務隊,得知情況后,程藹玲第一個報名參加,并時刻以黨員身份嚴格要求自己,積極踐行“蒼松不老,服務到老”的口號。當年,87歲高齡的程藹玲還熱心組織8位離退休教師(現7位),成立了平均年齡84歲的囿山分隊。自分隊成立以來,無論嚴寒酷暑,他們都雷打不動地在晚飯后集合出發,肩戴紅袖章,手拿鐵鉗子,拎著垃圾簍,積極活躍在小區的各個角落,用“火眼金睛”將“潛伏”在花壇、草叢甚至地磚縫隙里的煙頭、果殼、紙屑等不易被人發現的垃圾撿出。
? 光做環保志愿者,程藹玲覺得過于單一。去年開始,她思考利用自身特長來發揮正能量。一次偶然,程藹玲結緣了一位囿山小學四年級的孩子南南(化名),他的父母在外謀生,奶奶一人帶孫。南南學習不理想,尤其語文基礎薄弱,經??荚嚥辉敢鈱懽魑?。今年正月初六,91歲的程藹玲得知情況后,愿意接收南南,答應他的奶奶無償幫助其提高語文成績?!捌鋵?,我這個年紀帶學生真的很累。” 程藹玲坦言,退休30余年,小學語文課改多次,早已不是當年她熟悉的內容,“孩子每上一節課,我都要提前備課很久,自家的孩子都沒這么輔導過。”
? 為了幫助南南喜歡上語文,程藹玲利用暑假為他惡補生字、生詞;為了讓南南熱愛寫作,她又帶他滿麗水打卡,麗水博物館、南明湖、九龍濕地等,都留下了這對“忘年交”的足跡。正是在程藹玲傾其所能的幫助下,南南的語文水平穩步上升,“前陣子的單元測驗又有進步,孩子主動打電話和我報喜了?!彼f,只要自己身體允許,就爭取把孩子輔導到小學畢業。
(摘自《浙江老年報》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