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雷 李巧娟
先后協助抓獲重要在逃人員42名,入選公安部全國刑偵研判專家人才庫,很難想象這是一名從警僅4年的90后民警做出來的。他就是河南省羅山縣公安局刑警大隊民警艾茂森。從警以來,艾茂森始終奮戰在一線,打擊“盜搶騙”追逃路上,都留下了他忙碌的身影。
破案上癮,案件不破誓不罷休
? 大數據時代、信息化應用,給公安工作提出了新課題,也為偵查破案提供了有利條件。艾茂森如同一名獵人,暢游在各個信息庫中,尋找一個個隱藏在背后的獵物,一旦瞄準目標,便緊追不放,直至獵獲。過硬的業務能力讓他成為同事口中的“搜索引擎”,更是偵查破案中的一名“匠警”。
? 作為一名研判員,工作中陪伴艾茂森的只有3臺電腦,還有成千上萬條數據。一次次驚心動魄的抓捕背后,艾茂森經受了常人難以忍受的孤獨和無助,“有時候追蹤一條線索,可能需要一兩個月的時間。”對于追逃,艾茂森甚至到了癡狂的地步。
? 2017年以來,艾茂森通過大數據先后協助抓獲重要在逃人員42名。“不管在逃人員是哪里的、誰立案的、管轄權在哪里,我都會用心研判,讓更多的犯罪嫌疑人歸案。”正是在這樣的理念支撐下,艾茂森不僅為刑警大隊打擊各類犯罪提供強有力的支撐,也協助全市各縣區認定犯罪嫌疑人170余名、抓獲100余名。
置換角色,時刻與嫌疑人保持同頻
? “只有與犯罪嫌疑人保持同頻,和他們置換角色,通過對他們愛好的分析,才能找到新的突破點。”愛上研究犯罪嫌疑人心理,時刻與他們保持同頻,艾茂森的這一愛好,和他豐富的基層工作經歷有關。
? 2015年,艾茂森成為羅山縣公安局鐵鋪派出所的一名民警。雖然只有短短的4個月,但那片紅色的熱土,孕育了艾茂森的忠誠警魂。
? 后來,艾茂森成為羅山縣看守所的一名管教民警,也是從那時起,艾茂森開始研究犯罪嫌疑人的心理。他最喜歡和犯罪嫌疑人聊天,走進他們的內心深處,發現隱而未現的罪行。
? 為了更近距離地和犯罪嫌疑人較量,艾茂森主動申請去刑警大隊。與犯罪嫌疑人同頻,這是艾茂森對自己刑警生涯的準確定位。
? 2018年,羅山縣5名涉黑在逃人員被列入重點追逃對象。前期,艾茂森和戰友通過摸排,成功鎖定其中一名嫌疑人高某的蹤跡。大年三十當天,艾茂森和戰友直奔浙江高某的住處,沒想到卻撲了個空。艾茂森沒有放棄,他考慮到高某有打牌的愛好,便在高某住處附近的棋牌室展開摸排工作,最終將正想逃跑的高某抓獲歸案。那一年,5名重點涉黑在逃人員,艾茂森和戰友一起抓獲了其中4名。
(據中國警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