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傳了多次“要上市”的消息后,因為近日北京證監局的一紙公告,羅振宇終于確認:由其創辦的北京思維造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羅輯思維”)選擇科創板,沖擊IPO(首次公開募股)。
2012年12月21日,一檔名為《羅輯思維》的知識脫口秀播出。與此同時,“羅輯思維”同名公眾號開通,每天推送一篇羅振宇本人的60秒語音。兩個產品在短時間內成為現象級產品,也讓羅振宇在之后的幾年成功把自己塑造成大IP。
2015年11月,“得到”App上線。羅振宇找來薛兆豐、吳軍、武志紅等人,把他們開發包裝成知識IP。“得到”推出兩年后就獲取了1300多萬用戶。其中薛兆豐的經濟學課累計賣出了22.7萬份,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經濟學課堂。“得到”也成為中國首屈一指的知識服務品牌。
羅振宇的人生有過不少困局。他少年時期的困局是家庭。由于父母都來自社會底層,他的日子不太好過。幸運的是,他爬出來了。
人到中年,他的困局是工作。在央視工作十年,他連續三年擔任“3·15”晚會總撰稿,做過《對話》節目的制片人,后來因為得罪了領導,又敏銳發現傳統媒體的下滑趨勢,干脆選擇辭職。幸運的是,他創業成功了。
這幾年,羅振宇或許已經感知到自己的下一個困局已經來臨。從他被質疑是“騙子”開始,網友們也開始“找茬”。
另一方面,他面對的則是知識付費整個行業的困局。行業里大家都在用所謂的“60秒語音”“每天讀一篇英文佳作”“三天建立終身受用的閱讀體系”等營銷術語吸引人來點擊,并且通過朋友圈、頭條等社交傳播渠道進行社交型推廣。這種套路讓人往往忽視了知識付費產品的“效果不可知性”,如此一來,花完錢又覺得沒用,深感自己交了“智商稅”的那些人自然要對知識付費口誅筆伐。
此前不久,以“吳曉波頻道”為核心的巴九靈剛剛宣布終止和A股創業板上市公司全通教育的并購計劃,并稱“或將獨立IPO”。現如今,兩人前后腳籌謀登陸資本市場。在吳曉波折戟A股后,羅振宇是否能接過前者手中的“接力棒”,實現自己的上市夢想,我們拭目以待。 (據“環球人物”微信公眾號 阿曄 二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