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90年代中期,中央軍委做出了選派優秀軍官到國外軍事院校學習深造的重大決策。1996年9月至1999年6月,作者郝智慧與其他11名校級軍官被派往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戰役戰術專業。本書是郝智慧的親身留學經歷。
一律用保密本做筆記
在教學過程中,學院規定學員上各種講座課都一律要使用保密本做筆記,而不準使用其他普通筆記本或紙張記錄。這種保密本是我們專門從保密圖書館領取的,16開大小,百余頁,每頁都有手寫的頁碼,用線繩穿上,還在最后一頁的線繩接頭處用透明紙片粘封住,蓋上圖書館公章。這種保密本在我們畢業回國前還要交回圖書館,學員如果想要,不僅需要開出學員所在國駐俄大使館武官處的證明,而且要經過俄國防部保密部門的審查,被確認沒有泄密內容后方可讓學員帶走。
在學習期間,我們每人在教室里都配發了一個鐵制保密柜,用于存放涉密資料。這種保密柜,不僅有鎖芯,而且還有一個方形火柴盒大小、上面裝有盛著灰褐色橡皮泥、圓形凹槽的木牌。每次鎖好保密柜門后,把穿過保密柜開門處鎖眼的麻繩接頭處嵌入橡皮泥里、抹平,然后拿專用的直徑約2厘米、厚半厘米鋼制圓形印章按上印。
丟失涉密材料可能被遣返
我們在1997年秋季進入專業學習后不久,有一位同學不慎丟失了一本1989版《陸軍戰斗條令》。
院里、系里都把丟條令的事當成大事,反復查問。由于這本戰斗條令是學院從俄軍陸軍總部借來用的,結果陸軍總部還專門派人到學院了解情況、認真調查。最后,此事以中國軍官入學不久、語言不好、不了解規定為由做出了罰款等處理,學院外訓系副主任、年級長也挨了行政處分。
教員們說,或許因為你們是學院幾十年來的第一批中國學員,或許因為丟失的條令不是最新版本,學院對此事的處理算是手下留情了,要是放到以前肯定要嚴重得多。伏龍芝軍事學院發生過類似的事,其中包括幾年前一位獨聯體國家學員,當事者都做出了退學處理。保密的事馬虎不得,也犯不著為此丟了前途。
軟件程序都不許拷貝
俄軍的保密意識強、保密制度嚴格,讓人處處都能有所感受。在教練場、內部博物館、參觀現役武器裝備等時多半不讓照相或攝像;專業學習中,有關戰役法、戰役訓練的材料很少,有些規定的書目到圖書館借不到,多數教員的講義、教案不借給我們,有的最新材料內容只是由教員讀給學員們聽。這其中有教學保障方面出的問題,人多書少,但更多的還是人家有保密規定。
我們上司令部工作的指揮自動化課時覺得一些評估方法、量化標準、計算方程挺有價值,可當我們婉轉地詢問教員:有的學員有筆記本電腦,為了學好您上的這門課,可不可以拷貝一下,以便我們回到公寓樓后多練習練習。這位教員平日與我們有說有笑,還常稱我們一位來自指揮院校當教員的同學為“同行”,聽了我們的想法后卻說,軟件是國家的財產,是國家機密,我個人無權處置。我只是負責教課,教你們使用計算機進行工作的思路和方法。
畢業離校前,包括所有軍官學員證、出入證在內,凡是學院發給我們的所有證件和從圖書館借閱的材料都必須上交,否則就拿不到畢業證書和學院出具的學歷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