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國民政府即將潰敗之際,準備將中央銀行長沙分行的3萬兩黃金運往臺灣。得知消息的湖南省工商界人士聯合起來,發起了一場黃金保衛戰……
“六團體”聯合行動
1948年,由于法幣貶值,南京國民政府改為發行新幣“金圓券”。然而“金圓券”也難逃迅速貶值的命運。在物價飛漲的同時,真金白銀被搜集至中央銀行。僅以湖南為例,搜刮封存的金銀即有黃金3萬兩、白銀20多萬兩、銀元80多萬枚。
1948年10月25日,中央銀行長沙分行經理辛蘅若接到“上諭”,要求其將所收存的黃金、白銀全部運往上海。顯然,這筆財富將在上海裝船,運往臺灣。
時任湖南省政府秘書長鄧介松聽到消息后,找工商界領袖、參議員陳云章商量應付辦法,決定由陳云章策動“六團體”采取聯合行動,對金銀進行扣留。“六團體”指的是省工業會、省商業聯合會、省農會、省總工會和長沙市商會、長沙市總工會。他們基本代表了長沙甚至全湖南的工商界人士。
?通過陳云章幾天的奔走說合,本屬不同派系,從不相容的“六團體”終于取得一致意見,決定扣留正待運走的黃金、白銀?!啊饒A券’現在已發行百億元以上,超過原擬額五倍多,物價當然要漲五倍。我們湖南決不允許重走上海的道路(當時蔣經國正在上海嚴厲執行限價政策)。我提議,要不讓黃金、白銀運走,說空話是沒有用的,我們大家要緊密地團結在一起,共找出路。我們不但要團結長沙市的40萬人民,而且要團結湖南3000萬人民;我們要拿出行動來,立即去包圍中央銀行,得到了不運走的保證后,方能罷休?!标愒普略诼撓瘯h上這樣說道。
?于是,40多名與會代表奔赴坡子街長沙中央銀行。辛蘅若不曾想到會在他的地盤上出現這一“大逆不道”的行為,他強裝笑臉,委婉說道:“我是湖南人,有義務維護湖南人的利益。但是,長沙分行是直屬中央總行所管……為了分清責任,請待我向總行報告以后再聽憑處理……”話音未落,會客廳里便爆發出一片怒斥。緊張局面持續了近半個小時,有幾個代表便沖到了辛面前,發出“最后通牒”——“你不交,我們自己動手!”
辛無可奈何地說:“我愿寫保證書,以身家性命保證決不把庫存金銀運走,決不做損害我們湖南百姓的事,請各位相信我……”代表們交換意見后提出:“寫保證書可以,但必須要請程潛公出面做擔保人?!睍r任湖南省最高領導人的程潛并不愿擔保,后經一再請求,才派秘書長鄧介松前來代他簽保。保證書由辛蘅若親自書寫,鄧介松代表程潛蓋章。
最終沒能保住黃金
? 可是,政商的承諾并不值得相信。農歷正月初六晨,記者朱野樵、洪君實外出采訪新聞,途經交通銀行,偶遇該行一副經理正欲登車外出。彼此熟識,便打個招呼?!靶麓阂潦迹斏駹敵鲂?,有何公干?”洪君實笑問?!澳睦铮睦铮沂桥阒醒脬y行朱副理去香港辦事……”副經理突然感到出言失誤,急忙又改口,“我是跟著去玩的……”說罷,匆匆和他們握手登車而去。
這兩名記者參與了此前的談判,一個可怕的問號在他們腦海中出現:莫非辛蘅若乘人們歡度除夕之機,已將長沙中央銀行庫存金銀偷運去了香港?
兩人立即到粵漢鐵路局一查,才知情況不妙。原來,辛蘅若一邊穩住“六團體”,一邊指揮了長沙衡陽兩線連動的偷運行動。他們先將黃金偽裝成鎳幣20余箱,由一位副經理用汽車運往衡陽,再轉火車,已經運抵廣州。
得到消息后,陳云章、鄧介松大驚,親赴金庫清點,尚存黃金10145兩、白銀235543兩、銀元650336枚。六成黃金已經不見。消息傳出,湖南輿論大嘩,金銀黑市價格猛漲。辛蘅若自知難逃罪責,連夜潛逃。
鄧介松忙報請程潛將辛扣押,責成辛追回已運走的黃金。震怒的程潛電令南昌方面在火車上將辛蘅若截留。辛被押回長沙后軟禁于湘雅醫院。當時,省政府要求行政院將黃金運回,作為釋放辛蘅若的交換條件。
中央銀行總行自然選擇“棄卒”,始終未允。陳云章又用“六團體”名義打電話給財政部,聲明如不將金銀退回,湖南則停止繳稅。但也無濟于事,運走的黃金最終沒能找回。
(摘自《法治周末》10.29 林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