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爾斯·普拉姆畢業于美國海軍軍官學校,曾是一名噴氣式飛機駕駛員。
在一次執行任務時,他的飛機被一枚地對空導彈擊中。他及時跳傘,僥幸逃生。
若干年后的一天,早已從部隊退役的普拉姆在一家飯店就餐時,鄰桌的一個男人走了過來,說:“普拉姆,是你嗎?你是小鷹號航空母艦上的戰斗機駕駛員。你駕駛的飛機被擊落了!”
“你是怎么知道的?”普拉姆問。
“你的降落傘是我包的呀!”那人回答說。
普拉姆驚訝地屏住了呼吸。那人握著他的手說:“我想我干的活兒沒有瑕疵!”
普拉姆對他的話表示了肯定:“的確如此。如果你包的降落傘有問題,我今天就不會在這里了?!?/p>
晚上,普拉姆睡不著覺,心里一直想著那個人。他不知道那個人穿海軍制服時是什么樣子。他不知道他有多少次與那個人擦肩而過卻視而不見。他不知道他有沒有對那個人說過“你好”或“早上好”這樣的問候語。因為那時他是一名趾高氣揚的戰斗機飛行員,而那個人不過是一個默默無聞的救生裝具員。
普拉姆想到那個人會在飛機執行任務之前把降落傘打開檢查,然后再包好放回彈射座椅中。每一次包傘都需要一個多小時,而且絕對要做到認真細致,因為救生裝具員的手中掌握的可能是飛行員的命運。
這個故事是普拉姆在一次演講時講的。他問聽眾:“今天誰包好了你的降落傘?”接著他解釋說:“每個人都會用到由別人提供的東西,就像他在飛機被擊落時一樣?!闭J識到這一點,我們就會發現,許多人,盡管平凡,卻值得我們感謝、贊美和善待。
(摘自《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