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王正軍 楊琴
“我家‘老大’上幼兒園的時候,公辦園學位緊張,民辦園學費貴。現在,‘老二’上幼兒園,我們發現民辦園的價格、質量也都在向公辦園靠攏,我們家長總算不用為孩子‘入園難’操心了?!苯?,湘陰縣民辦普惠幼兒園——蓓蕾幼兒園胡同學的媽媽感慨。
近年來,湘陰縣強力推進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實驗活動,著力突破“縣城辦學機制的優化和農村學校辦學條件的均衡”兩個關鍵點,“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為主、民辦補充”的學前教育格局已逐步形成。
緩解“大班額”,公辦園擴容增量
“孩子每天放學回來都很開心?!?0月17日下午,張鑫凱來到湘陰縣教育局幼兒園二園接兒子回家,父子倆在幼兒園的室外游樂場玩了一會兒秋千、滑滑梯才意猶未盡地跟老師道別。
“當時一家人為孩子讀幼兒園的事‘座談會’都開了好幾次?!痹瓉?,半年前張鑫凱跑遍了小區附近的幼兒園,發現“好一點的民辦園貴,公辦園班額大”,一度為孩子上學的事傷神,直到今年8月,才得知“政府投資5千萬元,占地20多畝的縣教育局幼兒園二園秋季開園”的消息。
“老師很有耐心,硬件、軟件設施也都很完備?!笨粗鴥鹤雍屠蠋?、同學們在一起時掛滿笑容的臉,張鑫凱決定給孩子報名入園,而更令他驚喜的是,該園保教費每月僅550元。“幼兒園價惠質優,這給我們全家帶來了幸福感?!痹诩议T口上好幼兒園,正是無數像張鑫凱這樣的年輕家長對教育的期待。
近三年累計擴建公辦園18所,新增學位1440個;公辦園、公辦性質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園的數量增至80所,占總數的83%;學前三年入園率達97%——這是該縣教育局學前教育股股長湯卓擺出的一串數據。
近年來,為切實解決“入園難、入園貴”問題,湘陰縣采取征地新建、閑置資源改建、現有資源改擴建等方式,加大公辦園規劃建設力度,提高公辦園的數量和比例,并引導民辦園提供普惠性服務,完善學前教育成本分擔機制,打出建公扶民、擴容增量“組合拳”,使得該縣提前、超額完成了2020年學前三年毛入園率85%、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80%的目標。
普惠共享,提高民辦園實力
“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和二孩時代的到來,優質學前教育資源仍然比較緊張?!痹摽h教育局分管學前教育的負責人表示,“除了加快推進城鄉幼兒園建設步伐,我們還對現有的民辦幼兒園進行扶持、規范,緩解公辦資源不足?!?/p>
? 創辦于2008年的蓓蕾幼兒園是湘陰縣一所民辦普惠幼兒園,園長胡新平告訴記者,政府雖對民辦普惠園實施限價,但同時加大了認定和扶持力度,按照相關文件予以補助。“我們的收費只比公辦園略高一點,因而也能被廣大家長認可和接受?!痹搱@在園幼兒已從最初的幾十個,發展到了如今的300多個。
據了解,湘陰縣目前已認定普惠性民辦幼兒園18所。在收費“限高”的同時,將民辦園的規劃納入學前教育布局和城市總體規劃,配套出臺了一系列民辦園扶持政策。實施對口支教,定期選派優秀公辦園教師到民辦幼兒園進行交流,接收民辦園教師來公辦園學習觀摩,共同開展教學教研活動,縮小城鄉、園所之間的辦學差距。同時,該縣累計投入300余萬元用于扶持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硬件升級,在降低民辦普惠性幼兒園收費標準的同時緩解其辦園壓力。
均衡發展,讓家長不再擇園難
每天清晨,湘陰縣鶴龍湖鎮南陽教區曉荷幼兒園園長劉桂芝在孩子們稚嫩的“園長媽媽”問好聲中開始新的一天。若是把時間退回到幾年前,這一幕是她想都想不到的。原來,曉荷幼兒園本是農村民辦幼兒園,辦學條件差、規模小、師資薄弱、教學觀念落后,讓當地群眾紛紛舍近求遠把孩子送去其他地方就讀,難以為繼之下瀕臨倒閉。
2017年,湘陰縣教育局將該園接管后,交由同教區的南陽中學管理,并派出副校長李勝軍分管。隨后,多方協調擴大辦園面積、加大投入強化硬件設施、挖掘專業幼師強化師資……一系列“改造”計劃讓這所瀕臨倒閉的民辦幼兒園完成了到公辦普惠幼兒園的華麗“轉身”。如今,該園現有的主班教師都是從縣城“挖”來的資深教師,或從專業院?!罢垺眮淼目瓢嘟處?,幼兒活動區域寬敞安全,教學設備一應俱全。
“專業讓我們得到認可?!闭劶坝變簣@的“蛻變”,劉桂芝滿臉驕傲,該園現有近100名幼兒,還有很多家長想把孩子送進來,但學位不夠,擴建計劃已被提上日程,屆時,教學班將至少能翻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