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除了地震和海嘯,影響最大的天災,就是經常“光臨”的臺風和裹挾而來的大雨。
然而,在海嘯、大雨“侵襲”下,東京卻很少出現內澇。
這一切,都要歸功于一個神秘的“地下神廟”。
在經濟高速發展之后,日本學習西方先進的城市治理理念,建起了壯觀而現代化的地下排水系統,東京的排水系統就是其代表作。
東京的這個巨型分洪工程,叫“首都圈外郭放水路”,位于東京北郊的琦玉縣境內。
該工程按照“五至十年一遇”(以國內標準可達百年一遇)的排水標準建設,總投資24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00億元),于1992年開始施工,歷時15年,于2007年建成。
全長6.3公里,包含5根直徑30米、深60米用管道聯通的豎井(立坑)和1個調壓水槽,系統總儲水量達67萬立方米。
豎井大到什么程度,形象地說,每個豎井的容積可以放得下一座美國的自由女神像。
前4個豎井里導入的洪水通過下水道流入最后一個豎井,集中到由59根高18米、重500噸的大柱子撐起的巨大蓄水池中。
這個蓄水池,長177米、寬78米, 因空間巨大、氣勢如虹,極為壯觀,被日本人稱之為“地下神廟”。
正是這個“地下神廟”,庇護著東京,讓東京都市圈免于“內澇”之苦。
工程建成當年,東京都市圈遭水浸的房屋由最嚴重年份的41544家減至245家,浸水面積由27840公頃減至65公頃,成效顯著。
(據中新社10.16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