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曾經長達30多年的歲月里,不是什么人都能走進友誼商店的。全國凡稱“友誼商店”的,皆為涉外和接待國內政要的商店。
日本游客驚呼“幺西”
團隊是友誼商店的重要顧客。團分兩類:一是國賓團。二是旅游團。
那時,占購物排行榜首的是日本人,其次為盛產石油的阿拉伯國家。創下日營業額歷史紀錄的1995年6月15日:600多日本游客隨富士丸游船而來,為方便購物,店里準備800個信封,每個裝入等值1萬日元的人民幣;可還不夠兌換,又加了100份。日本人單買海藻肥皂就達90箱,計人民幣97600元。日本人還喜歡中成藥、貴重的壯陽補藥,有的補藥買起來就是六七萬元人民幣。此外,真絲服裝也很受歡迎,也有人中意古董字畫(按規定,古玩限清乾隆年后,經省市博物館鑒定允許出口)的。日本公明黨委員長竹入義勝花了218400元人民幣,其中2串項鏈14萬元,兩幅名畫4萬元。著名的巖井集團老板買象牙雕刻,花人民幣140萬元。當時,日本人進店見這么多價廉物美的商品,忍不住發出一片“幺西”。
1972年,美國客人來了
“文革”期間到友誼商店最多的,應該是西哈努克親王了。從1971年到1974年,每年來一趟。親王的購買力強,營銷科老董說,“親王買東西,不是要這個,要那個。是這個不要,其他都要。他在我們工藝品商場買很大的漆器花瓶。親王來時,院里的車都停不下,只得停在外面路邊?!?/p>
1972年2月21日,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率團到北京。一周后,代表團走進上海友誼商店。這是商店第一次接待美國官員,提早兩月備貨,組成專門貨源班子,抽13個人跑20多個省市采購商品2500多種。為確保安全,市有關部門仔仔細細把店里查了一遍,連廁所里的水箱都沒放過;對當班人員一一排查,必須根紅苗正。上級要求大家熱情且不卑不亢,可有一項要求讓人好生奇怪:文件上交辦公室,而且口袋里不能留有文字的東西,說美國人有儀器會竊密。
那天,總統和夫人沒來。時任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的基辛格沒買東西,只在舊工藝商場看看舊貨和古董,要讓這個精明的猶太博士掏錢不易。
形態各異的“內賓”
1959年3月19日,友誼商店接指示:4天內在錦江飯店開賣品部,主要經營高、中檔商品和新產品,設立了綢緞呢絨、百貨食品、工藝和服裝鞋帽等專柜,品種達2700多種。十幾天后,中共八屆七中全會在錦江飯店召開。毛主席也去了賣品部,有營業員激動地高呼“萬歲”;出于安全考慮,這位營業員直到會議閉幕才被允許回家。
1960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在錦江飯店舉行。劉少奇和王光美,周恩來和鄧穎超等都到過賣品部。當周恩來發現筆記簿有兩個價格時,堅持按原價付款而不享受會議優惠。他說:“這個規定不好。我們也應按原價,我們都是人民?!焙髞?,友誼商店把周總理的話寫進了店史。
(摘自《解放日報》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