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人張某與承租人李某簽訂房屋租賃合同,約定租期一年,押金標準為一個月租金,因不可抗力導致合同無法繼續履行的,合同自行解除。合同期滿后,雙方未訂立新的書面合同,李某繼續租住房屋。2016年4月,房屋所在地區發生燃氣爆炸事故,李某租住的房屋因此受損。事發后,政府相關部門制定了臨時安置補助方案,向所有受損住戶發放食宿補貼,即23560元安置費。
爆燃發生后房屋已無法居住,故李某訴至法院,請求確認雙方的租賃合同已經解除,張某退還未到期房屋租金和已付押金,確認臨時安置費歸李某所有。
法院審理后認為,爆燃事件導致房屋租賃合同無法繼續履行,且承租人生活受到較大影響,因此判決房屋租賃合同解除,張某退還未到期房屋租金和已付押金,確認臨時安置費歸租客李某所有。
一審判決作出后,張某不服,上訴至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近日,北京一中院二審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法官說法:對于臨時安置費,法官表示,補助方案中明確表明補貼的對象為受損住戶,且補貼的性質為食宿補貼。李某作為租賃房屋的使用人,其生活因爆燃事件受到影響,而張某并非房屋的使用人,故臨時安置費應當歸李某所有。
(摘自《生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