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Scratch3.0中落筆、抬筆等畫筆組積木,以及用條件判斷和重復執行等控制組積木設計一個“畫圖工具”程序。其中“畫筆”角色包括基本設置初始化、移動鼠標指針、如果那么條件判斷、落筆和抬筆、重復執行、接收廣播、畫筆顏色、粗細和造型切換等指令,以及兩個造型,一個是畫筆造型一個是橡皮擦造型。
程序開始時畫筆角色會跟著鼠標移動,如果按下鼠標左鍵就可以開始畫畫,松開鼠標左鍵停止畫畫,如果需要切換畫筆顏色可以點擊對應顏色的顏色方塊,如果需要擦除不需要的圖線可以點擊橡皮擦角色,如果需要改變畫筆的粗細可以點擊對應的線條角色。
完成本章節練習可以學習到下列功能:
1. 能夠規劃“畫圖工具”的程序設計腳本及流程。
2. 能夠調整畫筆的粗細和顏色。
3. 在“畫圖工具”的動畫設計中,應用重復執行、條件判斷和廣播實現功能。
4. 理解并能應用Scratch“畫筆”指令積木。
5. 能夠應用不同的”事件”啟動程序的執行。
設計程序前先規劃一個舞臺背景、一個畫筆角色、8個顏色方塊角色、一個橡皮擦角色、一個粗線角色、一個中線角色、一個細線角色。
首先,打開角色庫(圖1)。
從角色庫中選擇畫筆角色(圖2)。
添加角色成功后效果如下(圖3)。
由于我們使用鼻尖畫圖,所以我們把造型中心點設置在鼻尖,需要注意的是造型中心點在鼻尖以外但是距離鼻尖很近就可以了,如果距離太遠效果就不像是畫筆在畫圖了,如果設置在鼻尖上則程序不知道鼠標是要點擊畫筆還是點擊舞臺落筆進行畫圖。設置造型中心時需要點擊選擇工具,先轉換為位圖,再轉換為矢量圖,整體選中和拖動畫筆進行設置(圖4)。
接下來,我們將繪制8個同一大小不同顏色的顏色方塊,在這里我們只介紹兩個顏色方塊角色的繪制方法。
首先在角色區選擇繪制角色(圖5)。
點擊后效果如下,并且選擇矩形和給矩形填充的顏色(圖6)。
接下來在畫布區按下鼠標左鍵,拖動鼠標形成一個長方形,但是注意不要松開鼠標,因為我們要繪制的是一個正方形顏色方塊,所以按住鍵盤上面的Shift鍵形成正方形后再松開鼠標鍵。
繪制好正方形后,需要設置角色的造型中心點,需要將角色的造型中心點放在顏色方塊的中心,設置好了過后更改角色的名稱。
那么,現在我們已經將紫色顏色方塊角色繪制成功,接下來繪制另外一個顏色方塊,依然是手動繪制,如何保證這個顏色方塊與紫色顏色方塊角色的大小一致呢?我們可以采用復制的方法,然后更改復制出來的角色的造型顏色和名字。
選中剛剛繪制好的顏色方塊角色,右鍵點擊,選擇復制,會發現有一個和第一個角色一模一樣的角色生成。依次選擇填充工具,選擇顏色,點擊方塊填充顏色,更改角色名稱完成新顏色方塊角色的繪制。現在我們已經完成2個顏色方塊的繪制,小朋友們自己通過這個方法再完成6個顏色方塊的繪制吧(圖7)!
現在我們已經完成了8個顏色方塊角色的繪制了。接下來繪制橡皮擦角色,繪制好了過后一定要記得設置角色的造型中心和更改角色的名稱(圖8)。
接下來,繪制細線角色、中線角色和粗線角色,同理,繪制好細線角色后一定記得設置角色造型中心。只需要復制,改變復制出來的角色的線的粗線,更改角色名稱即可,因為這樣可以保證這三條線的長度一樣,顏色一致。
最后把我們繪制的所有角色擺放好位置就完成了所有角色制作,背景就默認為名為“背景1”的白色背景就可以了。
在Scratch3.0中,畫筆的顏色設置可以通過指令,點擊顏色形成如下界面(圖9):
一可以通過拖動條改變顏色值、飽和度值、亮度值等屬性改變顏色,試著拖動拖動條可以看出這三個值的最大值都是100,最小值都是0;二可以通過點擊下方的取色器在舞臺區中獲取對應的顏色,如下圖以中心點取到的顏色為準(圖10):
當然也可以通過或者指令更改或者設定顏色的顏色值、飽和度、亮度,在scratch中,每一種顏色都可以用一個數字編號表示。
在Scratch3.0中用設定畫筆的粗細大小,最小值是1;通過動態改變畫筆粗細,參數位置若傳入一個負數表示減少或者減小屬性值。
在Scratch中使用指令可以在任意角色的造型中心點的位置出現一支畫筆,畫筆的筆尖也在此位置,所以我們之前在繪制角色時一定要記得設置造型中心點,不然畫筆出現的位置就不正確,由于角色的造型中心點可以設置在角色造型的外面,所以畫筆也可以不出現在角色身上;但是角色移動時畫筆會移動,角色停下來時畫筆會停下來,畫筆相對于角色的位置是永遠不變的。落筆時會把舞臺區當作一張畫布并在舞臺區繪制一個圓形,只有落筆和運動類指令相結合才能在舞臺區繪制出線條。
Scratch中使用使畫筆從舞臺區這張畫布上抬起來,當畫筆不接觸舞臺時也就沒有了畫布,此時處于懸空狀態,移動角色時將無法在舞臺區繪制出圖線。新產生一支畫筆默認為抬筆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