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江蘇揚州市文津中學校門口,總有一位40歲左右的女子背著一個14歲女孩艱難地踏進校園大門。這位媽媽被大家叫作“豆媽”,每天在家和學校之間來回4趟,她背著偏癱的女兒上學放學,這一背就是8年。
2005年11月,在媽媽肚子里只待了7個多月的黃豆豆(化名)就迫不及待來到這個世界。早產的豆豆被確診為中度腦癱,右腦白質增多,左肢體偏癱,下肢終身不能像正常人一樣站立起來走路。“那時候醫生都讓我們放棄!說孩子太虛弱了!”醫生的話讓豆媽覺得天都要塌了。豆爸很堅決地對醫生說,“絕不拋棄,絕不放棄”。
?在爸媽的呵護下,豆豆4歲之前的家就是南京兒童醫院。爸爸在醫院外打工掙錢,媽媽在醫院內陪護照顧,直到家里沒錢了,他們才返回揚州。
?2012年7月,在豆媽的申請下,朱自清小學同意豆豆入學。這一年秋季開始,豆媽便走上了“背出來的求學路”。從家到學校大約一兩公里,豆媽每天至少來回4趟。從小學一年級背到六年級,再到如今豆豆已經是揚州市文津中學一名初二年級的學生,這一背就是8年。每天上下樓,媽媽背著她;去洗手間,媽媽背著她……
?“現在除了梳頭、洗澡需要我幫忙,在家里基本上都自理,連起床都不要我們叫。”豆媽驕傲地說。豆媽說,一路走來,豆豆從沒有抱怨過,相反,她給了豆媽很多鼓勵。
?隨著時間的推移,豆豆漸漸長大,6斤、20斤、50斤、70斤,書包也越來越重,豆媽的后背也越來越沉。上初中后,豆豆的學習成績依然排到了中等。豆豆也非常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沒有因為身體缺陷而請過假或遲到,無論什么惡劣天氣都會和其他孩子一樣,每天按時到校,一絲不茍寫好作業。
?一路“背”來,豆媽說最初的感受是“累”“痛”,但現在最深的感觸是“感恩”。
?考慮到豆豆腿腳不方便,“小學時候,學校給予了照顧,豆豆教室最高的樓層是二樓;初中也得到了學校的關照,現在初二教室在一樓。”豆媽告訴記者,學校特批,課間允許她每節課下課時提前到班級門口,等候孩子下課,幫助孩子上廁所;午餐時還專門安排同學幫助收取飯盒。豆媽告訴記者,除了一些行動上的幫助,學校還替豆豆申報了貧困補助,每年可以拿到助學金,此外學校為豆豆減免午餐費,免除校服費、社會實踐費等。
(摘自新華社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