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研究人員在堪薩斯城納爾遜-阿特金斯美術館珍藏的梵高名畫《橄欖樹》中,發現了一只融入顏料中的蚱蜢,并推斷它可能自畫家1889年創作時起就在畫中,現已持續了130年。
美術館油畫管理員瑪麗·謝弗在研究這幅作品畫面的不同層次時發現了這只蚱蜢。美國古昆蟲學家邁克爾·恩格爾博士進一步觀察研究,發現這只蚱蜢的胸腹部都不見了,而且其周圍顏料中沒有明顯的運動跡象。這表明它在梵高創作之初就已經落于畫布上,并且在融入顏料之前就已經死亡。梵高有在戶外作畫的習慣,其畫作中時常會被風吹入昆蟲和樹葉等雜物。
《橄欖樹》系列是梵高最知名的作品之一。畫中的樹種植在梵高生病時所住醫院的墻外,畫中的橄欖樹枝干彎曲虬結,曳動不安,拔出地面,向空間伸展。整棵樹簡直沒有任何一處是平直的,瑣碎筆觸連綿不斷。合成的綠色,大地的黃色,地面上浮起一片蒸騰感,表達“生命的循環”。
(摘自《北京日報》 張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