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教育局
本報訊 2018年,城陽區8所中小學被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國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協會聯合授予 “全國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動特色單位”。日前,城陽區又被確定為青島市人工智能教育實驗區,標志著城陽區人工智能教育水平邁入全市前列。
一是編程課程進課堂,教師更新知識結構。2016年上半年,城陽區作為全市首個推廣Scratch編程軟件的區市,獲得市級專家的一致好評;2017年,PClogo、開源硬件等新型編程軟件被編入小學信息技術課本,區教育體育局通過聘請專家講座、組織教師外出培訓的方式,快速完成教師知識結構更新換代,保證教育教學質量;2018年,城陽區再次適應新時代發展需求,將Python編程軟件被編入初中信息技術課本。
二是提供展示平臺,讓學生學有所用。2017年以來,城陽區開始大力推廣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活動,依托競賽,定期組織信息技術教師全員培訓活動,為教師提供交流展示平臺。積極組織開展區域內學生信息學競賽活動,選拔思維靈活、基礎扎實的學生參加省市級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
三是通過校企合作,引入3D打印課程。為全區中小學創建“3D打印創客教室”60余處,開設3D打印普及課和基礎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自主探究意識和動手實踐能力。“3D打印進校園”模式多次被市教育局作為典型案例展示,創造了人工智能進校園“城陽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