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菲 小魚仔



書帶給人的感動,不只是紙張的觸感、淡淡的墨香、精美的裝幀,還有那其中蘊含的時間的痕跡?!熬慈斯ぷ魇摇本褪且粋€讓閱讀和時光瞬間變得柔軟的捕夢之鄉(xiāng)。從“藏書齋”式的室內(nèi)設計,到“頂天立地”的木質(zhì)書柜、不規(guī)則形狀的超大圓木桌、各類裝幀精美的書刊、一盆“虎尾蘭”的擺放……文化味兒滲透在這個書籍裝幀設計工作室的每個角落。在這彌漫著咖啡香氣的空間里,你將隨時與藝術不期而遇:看看一本書是如何設計出來的,然后漸漸進入“天人合一”的閱讀狀態(tài),享受一段悠閑時光,不亦樂乎!
照片里的他一一呂敬人老師慈祥平和,一笑起來眼睛像月牙。真正見面后,我才發(fā)現(xiàn)他比想象中更博學、更謙遜。“紙”與“書”在他的生命中散發(fā)著太耀眼的光芒,無論是他的人生,還是他借助各種媒介的書籍設計,都與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要問他為什么走上書籍設計的道路?答案看似簡單,實則深刻:
好書,與眾不同:美書,留住閱讀。
呂敬人“大獎堂”
2003-2011年《中國書院》等十一部作品獲“中國最美的書”獎;
2009年《中國記憶》獲德國萊比錫“世界最美的書”金獎;
2012年《剪紙的故事》獲德國萊比錫“世界最美的書”銀獎。
李:我之前看過您很多書籍設計作品,最讓我好奇的是《梅蘭芳全傳》,裁口竟然包含梅先生的兩幅完全不一樣的照片,這個主意您是怎么想到的?
呂:以前我們設計書,就只是設計封面。其實呢,書是一個整體,是一座六面體的方方的“建筑”。一本書有封面、封底、書脊、裁口,還有“天”和“地”。你拿到一本書,不僅僅要看書的封面、書里面的內(nèi)容,裁口處也是很重要的閱讀面!這本書的主人公是梅蘭芳先生,他不僅僅是著名的京劇藝術家,還是積極的社會活動家。他與喜劇大師卓別林和俄羅斯文豪托爾斯泰的交往被大家津津樂道。所以我希望這本書的設計也能配合“全傳”,能夠把他的戲劇舞臺與生活舞臺充分地展示給讀者。這個時候我就想到了裁口,看一本書都會翻裁口,而向左翻和向右翻出現(xiàn)的照片分別代表他在生活舞臺和戲劇舞臺的形象。每一次翻開書,梅先生的形象就會在讀者的腦海里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李:您曾經(jīng)說過,書籍設計不僅是視覺的,還是味覺的,這個味覺是從哪里來的?
呂:我這里說的是“品味”的意思。我們說做書要有“五感”:先是視覺的,人們需要用眼睛去看、去閱讀;第二是觸覺,觸碰、翻閱紙張,你就能感受它的肌理;第三是紙張的氣息,比如植物的氣息、油墨的氣息、年代的氣息,舊書、古書散發(fā)的味道和新書是完全不同的,這是嗅覺;第四,書是有分量的,有的輕,有的重,快翻慢翻時的聲音、合書時的聲音就像音樂一樣,這是聽覺;最后是“味”,品味書籍的韻味?!睹诽m芳全傳》這本書裁口的設計能展現(xiàn)出梅蘭芳一生的兩個舞臺,這個構(gòu)思是能打動讀者的地方,讓讀者品味出設計的獨特韻味。
李:我注意到您有一本書是用木頭做的封面,也有的書用到平時我都沒見過的紙,這些紙和木頭很貴吧?您有沒有想過將來書的成本會更高?
呂:當然會更高了,哈哈哈。我們今天對書的定位是多元性的,不同的讀者可以有不同的選擇。大眾讀物是為大眾服務的,像學校的課本、簡裝的文學作品,我們不會選擇成本太高的紙張,要讓大家買得起。再就是比較講究的讀書人,他們喜歡觸摸紙張的肌理,喜歡慢慢品味書卷的意味,這時候書籍設計空間更廣闊,版面的疏朗、閱讀的情趣、翻閱的過程等等。那么我們可以選擇質(zhì)感更好的紙張,再加上比較精致的裝幀,這本書的價格肯定會貴一點兒。不過,這部分讀書人情愿為獲得更好的閱讀體驗及藝術享受而選擇購買。還有一部分更小眾的讀者喜歡收藏書籍。很多博物館里都有保存完好的皇家典籍,價值連城。為了讓書得到妥善的保存,很多書是裝在函、匣、屜中的,成本就非常高了。但是這樣的書使人敬畏,展現(xiàn)傳承的力量。所以不是書越便宜越好,也不能說它越貴越好,那是過去的思維。今天大家的消費理念是物有所值,它有文化遺產(chǎn)的價值、書籍設計的價值、增值的價值。這就是面對不同讀者要采取不同手法做書的原因。
李:我長大了想讀清華美院,您是清華美院的教授,那您的教學理念是什么呢?
呂:我希望培養(yǎng)出的學生是這樣的:第一,知識掌握要全面,能夠獨立思考,審美能力比較強;第二,眼界要高,要學得多、看得懂;第三,能發(fā)揮自己的興趣和特長,常能帶來“意外驚喜”。我最主要的教學理念是讓一個好的設計師不僅僅擁有好的繪畫手段、好的設計構(gòu)思、好的電腦操作能力,還要有文化修養(yǎng)、審美趣味。當他有這種層次的積累時,他一定是一個好學生,也一定會有一番成就。
李:您小時候是不是很有藝術細胞?那時候想過要走藝術之路嗎?
呂:哈哈哈,沒有!每個人的成長環(huán)境是很重要的,小時候父母對你修養(yǎng)的培養(yǎng)會產(chǎn)生很大影響。我的父親喜歡收藏各種書畫,我很早就開始接觸這些東西,小學時就跟著老師學畫。不過最根本的還是長大后遇到了好老師、好伙伴,在一個適合自己的環(huán)境中發(fā)揮專長!其實,我的理想是當畫家,但一直都沒有實現(xiàn),最后成了設計師。很多事情就是這樣,自己的理想未必能實現(xiàn),但是當你投入現(xiàn)在的工作時,你會慢慢愛上它。當然愛上了就要專一,不要朝三暮四。愛這個工作并努力去做,哪一行都可以做得很好!
小記者手記
采訪結(jié)束后,我忽然感受到設計一本書、品味一本書是多么需要耐心和細心哪!和呂老師聊天兒讓我感覺無比親切,他總是笑瞇瞇的,說話的聲音也溫柔好聽,而且他的想法是那么新奇,讓我也打開了想象的大門。臨走前,呂老師還送給我一本他設計的書,簽上“李信菲同學惠存”幾個字,簽名很帥氣呀!希望我和藝術的故事因這次相逢而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