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敏
【中圖分類號】R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4-0018-01
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超聲檢查成為一種重要的疾病診斷手段,被廣泛的應用于多項疾病診查中。我們常常會有一種感覺,去到醫院不論是看病還是進行健康體檢,門診還是住院,醫生都會開出一張超聲檢查單,讓患者去做超聲檢查。這是不必要的嗎?當然不是!
超聲,即是指超聲波,是一種聲波頻率高于20000Hz的聲波,是人耳無法捕捉的一種聲波。將超聲應用于醫學診斷當中,其聲波頻率一般在2-10MHz。超聲診斷檢查具有多重優勢,不會對受檢者造成損害,也不會為其帶來痛苦,且檢查便捷,超聲圖像直觀、清晰,是一種重要的醫學診斷方法。醫生通過充分了解病人的病史以及其他一些臨床資料,然后對比超聲成像,分析得出的超聲診斷,不能直接顯示病理診斷的結果。因此,在實際臨床應用中,需要多方面綜合判斷得出正確診斷。而超聲診斷必不可少的就是看超聲報告,很多人認為,超聲報告簡直就像是天天書。因此,如何讀懂超聲報告是值得我們探討的話題。
我們可以將超聲報告大體分為三個部分進行解讀。第一部分為基本信息部分,其中包括患者的基本資料、患者進行超聲檢查的部位以及使用超聲檢查的儀器型號等。醫生在拿到超聲報告后,首先需要的就是核對患者的基本信息是否正確,將受檢者名字、檢查的部位等信息確認無誤后,才可以進入到讀超聲報告的下一步。
第二部分為圖文信息部分。這一部分主要包括超聲圖片和超聲描述。超聲圖片在選擇的過程中,質量、數量都有一定的限制要求,一般要求質量較高的,具有代表性的、清晰地、能最大限度的反映出患者病情的超聲圖像,數量一般控制在1-4張,這樣一來,能夠為下次復查隨診的時候作為醫生的診斷參考。超聲檢查主要就是依靠超聲醫生動態掃查時的判斷,僅僅依靠留存下來的靜態圖像所能夠提供的信息是非常有限的,很難為醫生進行診斷提供充分的參考。超聲報告會描述出患者檢查部位各個臟器的基本側肢,并對檢查的整體或者局部是否存在異常表現進行客觀的描述,描述中會存在一些相對專業的表述,例如低回聲或者強回聲、CDFI(彩色多普勒血流顯象)等等。
很多人對于醫生給出的超聲結果常常會有疑問,例如,為什么每一次的超聲檢查結果會存在病灶大小不一樣的結果呢?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由于疾病本身處于不斷的發展變化中,最終檢查的結果當然會不一致;另一方面不能忽視的還有超聲檢查方面的原因,我們應當知道,超聲檢測的方式是斷面測量,如果用日常形象比喻的話,就像切西瓜。超聲檢查醫師會盡最大努力尋找最大切面進行測量,但這受到主觀影響較大,很難保證每一次的測量都是在同一個切面上進行的。同時,如果采用的超聲檢查的儀器不同,醫生不同,對邊界的識別往往會存在差異,進而導致檢測出的結果額發生細微的誤差。
第三部分為超聲提示,這一部分通常都是讀懂超聲報告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在讀超聲報告過程中最需要關注的一部分內容。一般來說,超聲提示中最主要的就是超聲診斷結果,其中包括受檢者檢查部位有無病變,以及病變的性質和相關的建議等。如有一類提示“肝臟回聲密集”,回聲是超聲上用來來描述檢查臟器,就如同CT用密度描述是一樣的概念,在正常情況下的肝臟的回聲應當是中等回聲,而如果肝臟是在脂肪浸潤的情況下,那么回聲會呈現出增密、增強的趨勢,肝臟回聲密集是對患者的一個重要提醒,提醒患者應注意飲食清淡加強鍛煉,否則極有可能導致患者發生脂肪肝等疾病。
在膽囊檢查中,還有一類超聲診斷提示是“膽囊結石”,從嚴格意義上講,超聲檢查屬于影像學檢查,不會檢查出病理變化,因此不應當提示病理結果。但是,通過大量的臨床實踐可以證明,對于膽囊結石、肝臟囊腫等常見疾病,超聲檢查的疾病診斷通常具有很高的符合率,因此在超聲結論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對此類病理結果的提示。
此外,在超聲檢查診斷結果中,最常見的還有一種“**(臟器)未見明顯異常”的診斷報告,但通過病理檢查,常常會發現存在病變。這也表明超聲檢查不能反映臟器的化學反映,對于“未見明顯異常”的診斷結果也不能單純的就認為是檢查部位正常,需要醫生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一步深入分析。
超聲提示的結論在一定程度上是具有主觀性的。從客觀上來說,同一疾病在不同患者身上會出現不同現象,同一種圖像所代表的也不僅僅是一種的疾病,有一些疾病或者是其特定階段,通常不會在超聲檢查中出現異常表現;從主觀上來說,不同醫生對已經獲得的病史和疾病的認識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異,這時醫生對疾病的診斷往往需要結合其他的檢查來綜合判斷,從而確保醫生疾病診斷的準確性。因此,在超聲提示結果出來以后,往往還需要請臨床醫師再看看,臨床醫生就會根據超聲提示結果結合病人臨床癥狀、身體特征、以及其他檢查結果綜合考慮,最后再做出臨床診斷。
總結
超聲報告主要有三個部分,想要讀懂超聲報告就一定要掌握這三大部分,認真核對病人信息,對圖文部分有更多理解要多獲取一些病人的病史,對疾病有更多認識,綜合其他檢查手段判斷,從而會讀、讀懂超聲報告,最大限度的保證對患者疾病診查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