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建軍
【中圖分類號】R2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4-0024-02
鐵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主要參加血紅蛋白的合成,當體內貯存鐵(包括骨髓、肝、脾及其他組織內)消耗殆盡,不能滿足正常人體的需要就會發生貧血。缺鐵性貧血是最常見的貧血,在育齡婦女和嬰幼兒中的發病率很高。在多數發展中國家約2/3的兒童和育齡婦女缺鐵,其中1/3患缺鐵性貧血。本文通過介紹,讓更多患者了解缺鐵性貧血如何進行護理。所以,廣大患者朋友們要對缺鐵性貧血病因的飲食護理治療知識給予足夠的重視,這樣才能夠及時將病情給控制消滅掉。接下來我們就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缺鐵性貧血患者如何進行飲食護理治療知識
首先,在飲食治療中,護理人嚴密觀察患者的生命指標變化,關注血壓、意識和呼吸等變化,如果出現指標超出合理范圍要及時報告醫生處理。同時指導患者多飲用溫水,保證液體量適宜,防止血液濃縮,多食用水果和蔬菜,禁止使用辛辣、油膩食物。對于缺鐵性貧血患者來講,不論是缺鐵性貧血患者還是正常患者,都需要對飲食格外注意。特別是在日常生活中,缺鐵性貧血患者需要大量營養,若沒有進行合理飲食,就會加大缺鐵性貧血的發病幾率。因此,如何既能保證缺鐵性貧血患者的營養,同時又能控制缺鐵性貧血的發病率,下面為大家講解一下如何進行飲食護理。首先,飲食治療的目的是減少缺鐵性貧血的負擔,使體內鐵元素吸收狀態逐漸恢復正常,從根本上防止缺鐵性貧血的進一步復發,同時也要有效防止缺鐵性貧血等一系列并發癥的出現,保持身體處于健康狀態。通過飲食護理,不僅能夠使缺鐵性貧血患者保持機體正常水平,同時能夠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飲食護理是控制缺鐵性貧血患者機體的重要方式。大多數缺鐵性貧血患者在患病期間無法服用藥物或者注射。因此,缺鐵性貧血患者應當通過飲食護理,對自身進行健康護理。只有對飲食進行合理控制,才能改善缺鐵性貧血患者病癥,保證患者的健康,同時也保證的生命安全。通過飲食護理,對缺鐵性貧血患者的飲食進行靈活地進行調整和管理。患有缺鐵性貧血患者中體重偏瘦的人可以也維持身體總熱量為主,科學地安排好主食與副食。蛋白質和脂肪進入人體時也會轉化為血糖,成為血液中糖的一部分來源。此外,含有豐富蛋白質的豆制品。在例如豆腐等富含高蛋白質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能夠降低缺鐵性貧血患者體內的膽固醇等元素。此外,谷物中的固醇也能夠起到降低缺鐵性貧血患者血糖血脂的作用。因此,缺鐵性貧血患者應當食用此類食物。
飲食療法應用要點:
(一)人體一般不會缺鐵,只有在需要增加、鐵的攝入不足或慢性失血等情況下才會導致鐵缺乏。大多數缺鐵性貧血患者在患病期間選擇服用藥物,然而,這些控制體內鐵元素的方法只能短時間維持和控制缺鐵性貧血患者體內鐵元素吸收,并非能長期治療和控制。因此,缺鐵性貧血患者應當通過食療與口服藥相結合,以治標與治本的形式,對缺鐵性貧血患者體內鐵元素進行控制。在飲食控制的基礎上,通過藥物的作用能夠有效控制血液中的糖并防止缺鐵性貧血逐漸惡化。只有對飲食進行合理控制,才能改善缺鐵性貧血病癥,一味依賴所謂新藥良藥而忽略食療,臨床很難取得好的效果。
通過食療,對缺鐵性貧血患者的飲食進行靈活地進行調整和管理。患有缺鐵性貧血中體重偏瘦的人可以也維持身體總熱量為主,通過控制低熱量脂肪,以減少缺鐵性貧血患者的體重。科學地安排好主食與副食。蛋白質和脂肪進入人體時也會轉化為血糖,成為血液中糖的一部分來源。研究表明,58%的蛋白質和10%的脂肪新陳代謝葡萄糖,這兩種食物過量也可能增加體重,對健康有害。因此,必須合理地將飲食其結合起來,以降低缺鐵性貧血患者患病風險。
控制缺鐵性貧血患者飲食不宜吃的食物有:
(1)富含高糖的食物:白糖、紅糖等富含高糖量的食物會增加缺鐵性貧血患者體內的糖含量,導致患者病情加重。因此,應當減少對高糖食物的攝取。
(2)缺鐵性貧血患者切忌飲酒過多。由于酒精中的酒精不消耗其他營養物,而只消耗熱能,因此每克酒精中約7千卡熱量(294焦耳)的熱對肝臟長期有害,并可能導致血清甘油三脂的增加。因此,缺鐵性貧血患者應當避免飲酒過多。
適宜吃的食物有:
(1)含有豐富蛋白質的豆制品。在例如豆腐等富含高蛋白質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能夠降低缺鐵性貧血患者體內的膽固醇等元素。正常人每天需要鐵約20~25mg,大部分來自衰老的紅細胞破壞后釋放的鐵。每天從食物中攝取1~1.5mg的鐵即可維持體內鐵的平衡(孕婦和哺乳的婦女需要量為2~4mg)。多數食物都含有鐵,以海帶、發菜、紫菜、木耳、香菇以及動物的肝、肉、血中鐵的含量豐富。
(2)少食水果。水果含有更多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葡萄糖和淀粉。吃水果后會迅速導致血液中的糖增加,損害缺鐵性貧血患者的健康。因此,缺鐵性貧血患者通常不吃水果。當病情穩定下來后,水果就可以少吃。在缺鐵性貧血患者食用水果時,應當盡可能選擇含糖量較低的水果。此外,在食用之前,應當對不同類型水果中的糖含量以及熱能有初步了解。此外,在食用水果時,應當與主食進行搭配。若食用過多主食,應當少食水果,反之亦然,以保證缺鐵性貧血患者體內糖含量保持在一定平穩的狀態。此外,在兩頓飯之間吃少量水果(如果對血液中的糖進行良好的控制下)可以提高病人體內的微量元素。
(3)目前,許多食物中都含有較高的膽固醇含量,若缺鐵性貧血患者過多食用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不僅會加重病情,同時也會引發一系列缺鐵性貧血并發癥,使患者的痛苦加深。因此,缺鐵性貧血患者在日常食療過程中,應當遵守每日攝入膽固醇在在300毫克以下。蛋白質膽固醇含量高的動物的內部器官,如心臟、肝臟、腎臟、大腦等,與之相比,可以食用高蛋白質脂肪食品,即瘦肉和蝦。
本文介紹了幾種缺鐵性貧血的飲食和資料方法。只有對如何護理缺鐵性貧血有一定了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缺鐵性貧血的恢復情況。只有對缺鐵性貧血的飲食治療方法進行一定的了解,才能夠配合患者進行更加有效的治療,也更有利于病情的控制與好轉。因此,如果想要對缺鐵性貧血進行飲食治療,就請大家多多的參考這些針對于缺鐵性貧血的飲食內容,對患者進行及時有效的護理工作。最后祝愿各位患者朋友們都能夠早日的痊愈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