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菊
【中圖分類號】R3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4-0025-01
眼睛對于我們日常生活來說,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眼睛不僅是我們心靈的窗戶,還是我們觀察世界、了解世界的重要器官,每一個家長都希望孩子擁有明亮的眼睛,所以在第一時間內發現孩子的視力異常對于校正孩子視力問題有著重要意義。
1 ???孩子的視力發育都會經過哪些階段呢?
人類視力發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所以新生兒的視力水平往往是很低的,但是隨著孩子的成長發育,其視力水平會發生明顯的提升。
1~2周的嬰兒,其視力會發生明顯提高,并且對柔和散射的光線產生濃厚的興趣。
2個月左右的嬰兒,這些孩子在喝奶的時候回隨著媽媽面部的活動而轉動自己的眼睛。
3~4個月的嬰兒,則能看到一些具有鮮艷色彩的物品,并對此感覺到興奮。
8個月的嬰兒,已經具備雙眼固定注視一個物體的能力。
1歲左右的幼兒,則能清楚看到較小、較遠的物體,并對其產生濃厚的興趣。
以上是孩子視力發育的正常階段,如果還是沒有在相應的階段出現對應的現象,那么父母就需要考慮孩子是不是出現了視力異常的問題。
尤其是孩子年齡越大,越容易發現異常,比如孩子看電視的時候總是離的很近,或者瞇著眼睛看東西,或者出現畏光的現象,另外斗眼也代表孩子存在視力問題。
2 ???如何盡早預防弱視的問題
如果孩子的眼球外觀正常,但是經過檢查發現雙眼或者單眼視力存在問題,則代表孩子患有弱視,孩子通過佩戴眼鏡也很難達到正常兒童的視力水平。在臨床上,很多兒童都患有弱視的問題,并且我國目前有1000多萬的兒童患有弱視,經統計學齡兒童弱視的患病率約為3%。所以,弱視已經成為嚴重威脅兒童視力健康的重要問題。
患有弱視的兒童,其立體視睡受到影響,單眼或者雙眼視力也會出現下降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必然會影響孩子未來的學習以及生活,所以定期檢查視力能夠第一時間發現孩子是否患有弱視,尤其是學齡兒童,更是應該每隔半年完成一次視力檢查。如果發現兒童視力水平較差、雙眼視力水平不同且相差兩行以上,都需要家長帶領孩子到醫院進行全面的眼科檢查。另外,低齡兒童在出現以上問題的時候,也必須在第一時間去往醫院檢查。
通過臨床統計觀察我們發現,十二歲以前的兒童具有良好的視覺發育可塑性,能夠有效提升治療的效果。消除病因是治療弱視的主要方法,常用的手段有如上瞼下垂矯正、斜視手術等,家長還可以配合醫院進行訓練,并積極進行屈光校正,尤其是需要家長配合醫生,讓患兒接受治療,提高弱視訓練效果。
3 ???積極預防兒童眼外傷的方法
兒童眼病中常見的疾病中同樣包括兒童眼外傷,這也是兒童喪失視力、影響外觀的主要病因。根據臨床統計資料我們發現,發病率占外傷總數的15%~27%是兒童眼外傷,其致盲率甚至能夠達到60%~70%,且相比成人,兒童的視力預后較低。
另外,由于幼兒缺乏足夠的生活經驗,所以很難有效保護自己,并且對可能觸發的傷害認識不足。由此可見,相比成年人,幼兒更容易發生眼外傷,由于男童相對調皮,所以且男童明顯多于女童。通過臨床統計我們發現,剪刀傷、鉛筆戳傷、鞭炮炸傷、一次性針頭戳傷等外傷都導致兒童致盲的主要原因,這些原因會直接導致外傷性白內障、角膜穿孔等問題。就算第一時間采取有效的治療方法,也難以將幼兒的視力恢復到正常水平。
所以,為了避免兒童受到眼外傷的傷害,需要加強教師、保育員、家長對兒童的宣傳教育與管理,不要讓兒童玩鞭炮,兒童在玩耍時不能手持銳利物。家長在為兒童購買玩具時要慎重選擇,要引導兒童做健康、安全的游戲。一旦不幸發生眼外傷,應立即積極治療,不要延誤搶救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