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大玉
【中圖分類號】R3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4-0042-01
今年五歲的樂樂,過生日之前就一直纏著爸爸媽媽說生日當天想去游樂園,然而到了生日當天即將出發時,樂樂卻捂著肚子并一臉病容的告訴爸爸媽媽不想去游樂園了,這時樂樂的父母感到異常奇怪,這是因為這段時間內樂樂一直惦記著要去游樂園玩耍,怎么今天過生日了卻突然不想去了呢?與此同時,樂樂告訴媽媽自己肚子疼得厲害,因此樂樂的父母急忙將樂樂帶到醫院就診,經過醫生的詢問和檢查,并且做了大便化驗之后,告訴樂樂的父母孩子患上了小兒消化性潰瘍疾病。對于該診斷結果,樂樂的父母均感覺到特別驚訝,樂樂今年才五歲怎么會患上潰瘍疾病呢。醫生對樂樂的父母講道由于人們大多數都認為消化性潰瘍疾病是許多成年人才可能患上的臨床疾病,而對于小兒來說并不會患上該疾病。然而經臨床研究發現,年齡處于三到十三歲的兒童患上消化性潰瘍疾病的情況也并不少見,在以往的臨床研究中消化性潰瘍一直被認作為兒童群體的少見病,然而近年來隨著兒童飲食結構的變化,該疾病也對兒童健康和成長產生了嚴重威脅,并且在兒童群體中的發病率出現了顯著上升趨勢。
1 ???小兒消化性潰瘍的病因
1.1 ???潰瘍因素的增強
消化性潰瘍疾病的主要致病原因在于胃酸及胃蛋白酶。其中若胃酸及胃蛋白酶的分泌量異常增多,大量的胃酸將對胃及十二指腸黏膜形成破壞作用,而胃蛋白酶分泌量增多將對胃及十二指腸黏膜形成刺激和破壞作用,因此容易誘發胃十二指腸黏膜發生潰瘍和糜爛。
1.2 ???粘膜保護因子減弱
在正常的情況之下,人體胃與十二指腸的內層分布著較為稠密的粘液層,此時可對胃酸與胃蛋白酶進行有效隔離,防止發生自身消化情況。并且胃與十二指腸粘膜能夠分泌HCo3,確保相鄰粘液層呈現為堿性,因此能夠對胃酸產生綜合進而實現對胃及直腸粘膜的有效保護。在健康的情況下粘膜保護因素與促潰瘍因素兩者維持著動態平衡,并不會形成潰瘍,當兩者間平衡紊亂時就會誘發消化性潰瘍。
1.3 ???幽門螺桿菌感染
幽門螺桿菌感染后將聚集在胃竇部。有研究中發現,大約超過95%的十二指腸潰瘍以及85%的胃潰瘍疾病菌和幽門螺桿菌感染密切相關,同時幽門螺桿菌感染也是位于十二指腸潰瘍的主要致病因子,是誘發兒童及成年人發生消化性潰瘍的主要原因。
1.4 ???其他原因
精神因素也是誘發兒童消化性潰瘍疾病的重要原因,在正常情況之下人體大腦皮層下丘腦自主神經系統會對胃液分泌及胃運動產生良好調節性作用,如若精神緊張或焦慮等情況,則造成該系統紊亂更容易引起消化性潰瘍疾病。其次是遺傳性因素,該疾病具有一定的家族發病傾向,例如親屬的發病幾率高于其他正常人群的約三倍左右。并且有研究中發現,大約25%左右的消化性潰瘍患者均存在家族史。最后是藥物和食物因素,通常認為以米食為主的區域消化性潰瘍疾病的發病率高于面食為主區域,而長時間飲用濃茶和濃咖啡等飲料,或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等藥物容易對胃黏膜形成損傷,進而更容易誘發消化性潰瘍。
除了上述原因外,隨著近年來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在兒童喂養過程中采取了填鴨式方式。特別是許多孩子喜歡吃巧克力、奶油蛋糕等高糖和高脂肪食品,但家長卻未能嚴格控制,部分兒童存在挑食和偏食情況,而家長卻聽之任之,造成孩子的日常飲食無規律,出現了飽一餐饑一頓的現象,對孩子嬌嫩的機體功能產生損傷,造成胃粘膜受損以及功能紊亂。上述因素均是誘發兒童消化性潰瘍疾病的重要原因。除此以外,由于兒童的消化系統功能尚未完全發育成熟,因此對于各類病菌的抵抗能力相對較弱,再加上日常飲食中不注意良好的衛生習慣也非常容易誘發消化性潰瘍。
2 ???小兒的消化性潰瘍疾病是能夠防治的,以下將為大家介紹小兒消化性潰瘍疾病的有效預防措施
2.1 ???要保持定時和定量的日常進餐,確保三餐的營養均衡。進餐過程中需要叮囑孩子細嚼慢咽,該做法能夠幫助分泌大量唾液,有利于綜合胃酸。還需要對孩子偏食的習慣進行糾正,避免一邊玩耍一邊進餐,或一邊看書看電視等一邊進餐。
2.2 ???避免孩子饑飽無度,許多孩子遇到喜愛的食物后就容易吃的過飽,若遇上不合口味的飯菜就出現不吃或少吃等情況,這種不良的飲食習慣容易造成胃腸道負擔加重,因此家長需要糾正孩子饑飽無度的不良飲食習慣。
2.3 ???在兒童日常飲食中,避免片面的追求高營養,需要做到飲食的科學營養配比。在日常飲食搭配中可適量增加高蛋白與低脂肪的食物占比,同時要確保食物的易消化。
2.4 ???避免孩子長時間食用具有刺激性的食物,例如避免過量吃冰淇凌等生冷食品。
2.5 ???應注意兒童日常活動中的勞逸結合,需要對其生活與學習進行合理安排,避免孩子出現過度疲勞以及精神緊張等情況。
3 ???若孩子不幸患上了消化性潰瘍疾病,在日常飲食中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3.1 ???孩子存在出血癥狀的消化性潰瘍疾病時,可結合其病癥狀況對日常飲食進行合理調整。首先可由進食過渡到流質飲食和半流質飲食之后,逐漸過渡為普食。適量的流質飲食有利于促進孩子局部毛細血管的收縮,能夠更有效的發揮止血作用,特別是對于存在嘔血癥狀的兒童,可通過少量多次冷流質飲食來幫助改善孩子的癥狀,例如可以給予適量的冷牛奶、涼稀糊以及涼藕粉等。
3.2 ???對于患上慢性潰瘍疾病的兒童來說,在飲食中盡可能避免食用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例如紅薯、咖啡等。同時盡可能減少精細食物的攝入,例如精細白面和其他精細的谷物制品。在動物性食品攝入中可主要以魚肉為主,也可適量食用豆制品來補充蛋白質,同時需要鼓勵孩子適量食用綠色蔬菜。
3.3 ???兒童處于潰瘍疾病活動期內可采取流質或者少渣半流質飲食,孩子病情好轉之后可過渡至普食。通常并不要求孩子堅持少食多餐的原則,這是由于在進餐過程中雖然可對胃酸進行綜合,然而也會對胃酸分泌產生刺激,因此消化性潰瘍兒童的日常飲食安排可堅持正常的一日三餐即可。
綜上所述,消化性潰瘍在小兒群體中也具有較高發病率,廣大家長需要特別警惕,在日常飲食中應糾正孩子的不良飲食習慣,避免片面追求高營養,需做到膳食營養的科學調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