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鍵
【中圖分類號】R2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4-0045-01
隨著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經濟各方面都在不斷的發展,人們的生活也由此明顯的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生活水平的提高帶來人們對自身健康的保健意識也在不斷的上升。在醫療方面,人們對成分輸血的認識也在不斷的提高,加之醫學上在臨床方面對冷沉淀的研究不斷的深入,成分輸血在臨床上的應用也越來越普遍。冷沉淀凝血因子不僅適用于各種凝血因子缺乏的患者身上,例如患者大出血、患有血友病、腫瘤、燒傷、皮膚黏膜以及手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的患者[1],不僅如此,手術創傷或者多發傷等領域也有較為普遍的應用,這些方面均對冷沉淀凝血因子表現出極度需求的狀態。
在冷沉淀制品中,含有多種凝血因子,在《GB18469-2012全血及成分血質量要求》中,其僅僅對FⅧ因子含量以及纖維蛋白原的含量作出相關研究[2]。對于FⅧ因子,其可參與內源性凝血的過程,可以在此環境下,形成內源性凝血活酶。然而對于纖維蛋白原來說,其主要在于參與血液的凝固一個過程。可通過各種的相互作用方式,與生物的相關組織來進行結合,然后將血凝塊在膠原上來進行固定[3]。在一定的條件作用下,纖維蛋白降解產物可重新進行溶解,并且對于已經凝固的血塊,具有一定的液化作用,可有效的避免患者局部出現持續性的血栓形成。
對于冷沉淀的制作,其過程即為凝血因子的濃縮過程。在制備過程中,需要經歷全血、新鮮血液冰凍、冷沉淀幾個階段。但是各種影響因素較多,因而在任何一個階段,均存在不可避免的誤差情況,也因此會影響冷沉淀制品的質量。其影響因素常見的包括以下幾種:①健康人群中的FⅧ因子水平存在較大的差異,在獻血時,由于個體的差異,同樣可產生影響。②血液樣本采集過程中的影響,例如血流通暢度、是否出現凝塊、溶血等情況,均可對全血中的FⅧ因子含量造成較為非常嚴重的影響。③融化以及制備的過程因素。冷鏈在整個制備過程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階段,我國在對冷沉淀的過程中,主要用到兩種方法,即虹吸法以及離心法。傳統的離心法,主要是將準備制備冷沉淀的新鮮冰凍血漿放置于冰箱中過夜,直至其融化,冰箱保持在4±2℃左右。冰箱中的位置不同、融化時間長短等均可影響到冷沉淀的制備質量。
那么如何用傳統離心法提高冷沉淀凝血因子的質量?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改進:
1 ???縮短流程的時間
在流程上,應首先要布局合理,然后在多個科室的協作下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復雜手續,盡量簡化環節中的中間流程和操作步驟,也可以多個環節同時來進行,相互配合,采用流水線的工作方法,從各個方面縮短中間環節時間。
2 ???引進相關的專業設備
比如可以引進相關需求的低溫工作臺,以及血液在運輸過程中需要的專用血液運輸箱,超低溫血液保存箱或者血液冷柜等設備,盡量在全過程中使血液保持一個良好的狀態,時血液從采集到成品得到一個較為完好的保存。
3 ???對設備的使用人員進行培訓
一般設備的操作人員應固定,流動性最好保持一個較低的水平,然后對這些操作人員進行一個專業的設備操作培訓,且操作人員應有較強的責任心,通過一定的培訓合格后方能上崗操作設備。
4 ???對制備的量定量
根據需求的情況對冷沉淀凝血因子進行定量的制備,制備過多容易使血液放置重疊,影響其融化情況,所以,按需來定量制備,可以保障冷沉淀凝血因子的質量。
以上就是對傳統離心法提高冷沉淀凝血因子的質量發熱幾個方法,這些方法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冷沉淀凝血因子的質量。
參考文獻
[1]陳兆慶,李園園.改良離心法制備對冷沉淀凝血因子質量的影響分析[J].醫藥前沿,2018,8(15):47-48.
[2]王莉,高尚仁,劉海濤, 等.離心法制備冷沉淀凝血因子的影響因素控制[J].國際輸血及血液學雜志,2014,37(6):525-528.
[3]何燕.淺析影響冷沉淀凝血因子質量和功效的因素[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14,31(2):23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