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麗
【中圖分類號】R969.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4-0069-01
高血壓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疾病,腎臟病是高血壓的常見原因,也是其后果之一,以腎實質病變為主。其中,誘發高血壓的腎實質病變主要涉及有狼瘡性腎炎、腎盂腎炎、急慢性腎炎、糖尿病腎病、慢性腎功能衰竭、先天性腎發育不良以及多囊腎和腎移植術后等。腎臟血管極其豐富,這些血管血流保持通暢狀態,但是,若是出現上述疾病,引起血流不暢,增加血流阻力,導致腎素升高,進而造成血壓升高。另一層面分析,血壓持續升高,機體長期處于血壓升高狀態,影響腎功能,誘發腎臟病。
很多人聽說過高血壓腎病,但是并不了解高血壓對腎臟到底有何危害?而且不知如何預防?本文便對此進行詳細分析。
什么是高血壓?什么是高血壓腎病?什么是腎血管性高血壓?
高血壓(hypertension)是指以體循環動脈血壓(收縮壓和/舒張壓)升高為顯著特征,可伴有心、腦、腎等器官功能或者器質性損害的臨床綜合征。一般來說,收縮壓≥140mmHg,舒張壓≥90mmHg。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病,也是引起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
高血壓腎病系原發性高血壓所致的腎臟結構和功能損害,一般分為良性高血壓腎硬化癥與惡性高血壓硬化癥。一般來說,前者是由于良性高血壓(≥140/90毫米汞柱)長期作用于腎臟所致,而后者是在原發性高血壓基礎上發展為惡性高血壓(舒張壓>130毫米汞柱)后所致的腎臟損害。
腎血管性高血壓是因為一側或者雙側腎動脈出現狹窄或者阻塞所致的高血壓,這與腎實質病變所致高血壓的原理基本相同。腎實質病變高血壓是由于小血管的血流不暢引起的,而腎血管病變高血壓則是由于血管的“干流”-腎動脈血流受阻引起的。若是能及時解除腎動脈狹窄或者阻塞,血壓便可恢復正常。關于腎動脈血管性高血壓,高血壓的病程短,病情發展迅速,有時高血壓的病程較長,但突然表現為嚴重高血壓,一般降壓藥的效果欠佳。其中,引起腎血管高血壓的因素較多,其發生可能與大動脈炎、腎動脈纖維結構不良等有關,女性居多。
高血壓對腎臟有何危害?
高血壓損害的主要靶器官便是腎臟。高血壓對腎臟的損害,病理表現為良性與惡性腎小動脈硬化。正常情況下,腎臟本身具有自身調節腎動脈進入的血流量,基于腎臟無實質性病變的前提下,輕至中度高血壓并不會導致腎血流量變化。但是,若是對于腎臟疾病合并全身高血壓時,腎臟的自身調節能力顯著降低。此時,高血壓可以通過增加腎小球毛細血管內壓力,損害腎臟,加重或者加速腎小球損傷,損毀腎臟結構。
高血壓所致腎臟病變有何表現?
高血壓引起早期腎臟損害時,病人多表現為夜尿增多,尿常規檢查時,尿液中存在蛋白質,即蛋白尿,另外,血液檢測時血中肌酐含量明顯升高,正常人全血肌酐含量約為1~2mg/dl。高血壓腎病在40~50歲以上、高血壓病史5~10年以上人群更容易發生。近些年,高血壓腎病發病率逐年升高,引起了人們的重視,學者們致力于預防該病的研究。
如何預防高血壓腎病?
1,堅持用藥。高血壓患者為了更好地控制血壓,應該堅持用藥。因為,目前為止,關于高血壓尚無根除之法,只有借助藥物將血壓控制在理想范圍內。有些人存在用藥誤區,服藥一段時間后,血壓得到控制了,認為自己便好了,無需吃藥了。這樣其實是非常危險的,容易引起血壓大幅波動,加重腎臟損害。因此,建議高血壓朋友遵照醫囑,堅持用藥。
2,合理飲食。飲食方面,堅持低脂低鹽飲食。因為低脂低鹽飲食,不會增加心臟負擔,對控制血壓有積極作用,故而減輕對腎臟造成的損害,預防高血壓腎病。因此,我們建議高血壓朋友以清淡飲食為主,多吃新鮮蔬菜與水果。其中,芹菜具有降血壓的作用,可以爆炒素芹菜。除此之外,可以喝一些茶,對控制病情、減輕腎臟損害也有幫助。例如,天然硒野蘭蕎茶,其含有豐富的生物類黃酮,具有軟化血管的作用,增加血管壁通透性,由于分子量小,容易被機體吸收,可經由心腦血管進入至脂肪組織,降低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與甘油三酯。
3,適當運動。運動可以促進體內血液流動,增加血管彈性,預防動脈硬化,對高血壓朋友是非常有益的。對此,建議高血壓患者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選擇喜歡的運動方式,適當參與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控制血壓,預防高血壓腎病。
綜上所述,高血壓對腎臟存在多方面的危害,嚴重時可引起高血壓腎病,加重病情,增加治療難度,危害健康。因此,對于高血壓朋友,建議其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預防,通過運動、飲食、降壓藥等方面,控制血壓,預防高血壓腎病。
參考文獻
[1] 蔡廣研, 陳香美. 進一步加強腎性高血壓管理改善疾病預后[J]. 中華醫學雜志, 2017, 97(20):1521-1522.
[2] 翟若男, 鄭麗陽, 薛瑞,等. 腎性高血壓的發病機制及診治研究進展[J]. 世界臨床藥物, 2017(5):305-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