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照果

【摘 ???要】 ???目的:探討老年人膽囊炎膽結石手術治療療效和可行性評價。方法:本次研究樣本選自2018年2月-2019年2月一年期間我院收治的38例老年人膽囊炎膽結石患者為本次研究主體。采用數字表分組方法將研究主體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19例,對照組研究主體給予保守治療,實驗組研究主體行膽囊炎膽結石手術治療。分析兩組研究主體的治療療效以及并發癥和死亡率對比。結果:研究結果顯示,在臨床治療療效方面實驗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實驗組的治療有效率為94.74%,對照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63.16%,組間呈現數據差異明顯,統計學意義成立 (P<0.05)。兩組研究主體在并發癥發生率方面實驗組為5.26%,對照組為31.58%,對比差異顯著(x2=4.3779,P=0.0364),P<0.05,組間差異明顯,統計學意義成立。死亡率方面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統計學意義不成立。結論:針對老年人膽囊炎膽結石手術治療療效確切,與保守治療的方式對比更可靠,對患者的影響較低,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 ???老年人;膽囊炎;膽結石;手術治療
【中圖分類號】R3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4-0107-01
膽囊炎膽結石是比較常見的膽系統疾病,在臨床中發病率較高,不分年齡短均可發病,但是老年發病率相對較高[1]。其病癥的主要臨床表現為腹痛、黃疸以及發熱等特征,由于老年患者的各個臟腑器官存在生理性減退的問題,因此多數都選擇保守治療,但是在臨床數據顯示[2],保守治療的效果較差,基于此,本院針對老年膽囊炎膽結石患者不同治療方式進行了研究分析,旨在為臨床治療提供更有利的治療依據,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自2018年2月-2019年2月之間我院收治的38例老年人膽囊炎膽結石患者為本次研究主體。應用數字表分配方法,分成對照組與實驗組各19例。所有研究主體均于治療給予影像學檢查確診,均符合膽囊炎膽結石的臨床診斷標準。其中實驗組中包括男性患者11例,女性8例,最大年齡73歲,最小年齡58歲,平均年齡(65.5±3.8)歲;病程2.5-9年,平均病程(5.75±1.6)年;對照組患者中包括男性患者10例,女性9例,最大年齡74歲,最小年齡59歲,平均年齡(66.5±3.5)歲;病程2.5-8年,平均病程(5.25±1.7)年。排除標準:排除意識障礙者,重癥臟腑功能不全者,患有精神類疾病者。所有研究主體均對本次研究知情并簽署同意協議,本次研究經過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研究主體的基本資料相差不明顯,P>0.05,組間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可進行比較。
1.2 實施方法
對照組給予保守治療;實驗組行腹腔鏡手術治療;具體手術方式:首先實施氣管插管的方式全身麻醉,然后在患者肚臍下方進行10.0mm的切口,同時建立二氧化碳人工氣腹,將腹腔鏡插入。在劍突下側安置大小為10.0mm的套針套管,輔助套管分別放置于患者的右腋前線、右肋緣鎖骨,經過腹腔鏡的探查,觀察患者的膽囊狀況,確定膽總管、肝總管以及膽囊管的具體操作位置,根據腹腔鏡將膽囊周圍的組織情況進行游離,完全暴露膽囊動脈和膽囊管,之后將膽囊切除并取出,在肝下放置導管,釋放腹腔氣體后,行常規止血,觀察患者無異常情況下實施縫合處理。
1.3 觀察指標
對比分析兩組研究主體的治療效果并分析兩組研究主體的并發癥發生率和死亡率。顯效:患者的癥狀全部消失,并且結石和炎癥情況也消失;有效:患者的癥狀有緩解;無效:沒達到上述癥狀要求;患者的顯效和有效之和為總有效。
1.4 統計學處理
為了本次研究的嚴謹性,所有研究主體的資料分析采用SPSS19.0對關鍵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資料描述形式:治療有效率為n(%);差異檢驗:計數資料為x;P<0.05為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判定標準。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研究主體的治療總有效率。
由下表可以看出,在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方面結果中實驗組與對照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為94.74%和63.16%,P<0.05,組間差異明顯,統計學意義成立。詳見下表。
2.2 對比兩組研究主體的并發癥發生率以及死亡率。
在治療的過程中,實驗組研究主體中有1例發生心率失常,無死亡病例和其它并發癥情況發生,并發癥發生率為5.26%(1/19);對照組研究主體中有2例發生心率失常,有2例發生急性出血壞死性胰腺炎,3例膽汁性腹膜炎,1例死亡,并發癥發生率為31.58%(6/19);兩組研究主體的并發癥發生率對比差異顯著(x2=4.3779,P=0.0364),P<0.05,組間差異明顯,統計學意義成立。對照組死亡率為5.26%(1/19)兩組研究主體的死亡率對比,(x2=1.0270,P=0.3109)P<0.05,無明顯差異,統計學意義不成立。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老齡化的增長,老年膽囊炎膽結石疾病的患者也呈上升趨勢,嚴重影響了患者的身心健康,所以臨床醫學中,對于老年膽囊炎膽結石疾病控制和治療給予了更高的重視和關注[3]。老年膽囊炎膽結石疾病是臨床消化性系統常見的疾病之一,也是致病細菌利用血液循環和腸道的途徑所在,因而導致了膽囊炎癥的發生,繼而是患者膽汁濃縮病變,由于膽汁的病變后發展成為了膽囊炎膽結石[4]。由于老年患者的機體免疫力和抵抗力相對較弱,使其病變后發展的速度也相對較快,若是沒有給予有效及時的治療,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帶來一定的威脅[5]。在臨床治療方面主要以保守治療和腹腔鏡手術治療為主,一般情況由于患者年齡較大,不適合手術多選擇保守治療,但是保守治療效果較差,復發率相對較高。隨著醫療科技的發展,腹腔鏡手術在臨床中廣泛的應用,其治療效果確切,手術創傷小、成功率較高、不容易感染以及操作簡單等優勢,并且對患者的結石清除率以及對患者的炎癥改善方面也非常好,因此被臨床醫者和患者所認可。由梁勇[6]、朱紅軍[7]等消化科專家在臨床研究中指出,針對老年膽囊炎膽結石患者實施手術治療是最佳治療方式,因為手術治療可以確保徹底的清除患者的結石,使病情得到明顯的改善,繼而控制炎癥的發展,其手術治療方式比較簡單,安全性較高,能夠有利于患者的預后效果,減少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病情降低死亡率。在本次研究中,針對38例老年膽囊炎膽結石疾病的患者進行了不同治療方式的研究分析,將所有研究主體分成了2組,分別實施保守治療和腹腔鏡治療,經研究結果顯示,手術治療取得了很好的臨床治療效果,其治療有效率為94.74%,明顯的高于保守治療的總有效率63.16%,(x2=5.7000,P=0.0170)P<0.05,組間差異明顯,統計學意義成立。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為5.26%(1/19);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為31.58%(6/19);兩組研究主體的并發癥發生率對比差異顯著P<0.05,組間差異明顯,統計學意義成立。對照組死亡率為5.26%(1/19)兩組研究主體的死亡率對比,P<0.05,無明顯差異,統計學意義不成立。
綜上所述,在老年膽囊炎膽結石疾病的患者中給予實施腹腔鏡治療效果顯著,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與保守治療的方式對比更可靠,對患者的影響較低,降低臨床死亡率和并發癥的發生率,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翟應龍.微創腹腔鏡手術與常規開腹手術治療老年膽囊炎膽結石的療效比較研究[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9,12(06):142-143.
[2]郭成新.老年人膽囊炎膽結石手術治療療效和可行性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28):83+86.
[3]王偉,梁先春,謝俊.手術治療老年人膽囊炎膽結石的臨床療效[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46):149-150.
[4]胡俊杰.手術治療老年人膽囊炎膽結石的療效分析[J].吉林醫學,2014,35(03):549.
[5]童成禮,邢紅衛.手術治療老年膽囊炎膽結石的療效分析[J].現代實用醫學,2012,24(06):633-634.
[6]梁勇.老年人膽囊炎膽結石的手術治療[J].醫學信息,2015(3):315-315.
[7]朱紅軍.手術治療75例老年人膽囊炎膽結石的臨床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1,05(7):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