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米提江·玉努斯江 迪麗努爾·肖開提

【摘 ???要】 ???目的:探究對高位復雜性肛瘺患者使用切開掛線對口引流術進行治療,患者術后疼痛改善程度與該方法對肛腸動力學指標的影響。方法:現選取2016年5月-2019年5月來我院就診的78例高位復雜性肛瘺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使用傳統切開掛線術的對照組和使用切開掛線對口引流術的實驗組,每組各39例,對兩組患者肛腸動力學指標和術后疼痛程度進行對比。結果:實驗組患者總治療有效率較高,術后疼痛程度較低且肛腸動力學相關指標均優于對照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結論:對高位復雜性肛瘺患者使用切開掛線對口引流術可取得顯著效果,值得推廣。
【關鍵詞】 ???切開掛線對口引流術;高位復雜性肛瘺;術后疼痛;肛腸動力學;效果分析
【中圖分類號】R2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4-0114-01
高位復雜性肛瘺是指患者肛管齒線以上及內口部分出現多管道肛管直腸瘺的情況[1]。該病近年來發病率逐漸增加,病情可癌變,會對患者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影響[2]。手術是治療該病癥的主要手段,但該病治療難度較大,傳統手術會導致肛門狹窄及變形等情況,治療及預后效果較差[3]。切開掛線對口引流術則可以有效避免術后感染,患者術后預后較好。為探究切開掛線對口引流術對高位復雜性肛瘺的治療效果,本文通過與傳統手術效果對比來判斷該方法的優越性,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現隨機選取2016年5月-2019年5月在我院肛腸科接受診治78例高位復雜性肛瘺患者作為本次調研對象,將他們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各39例。若患者對本次研究所采用的手術方式不認可,則予以排除;排除有嚴重精神障礙或其他臟器疾病的患者,排除不能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排除對本次治療過程中使用藥物可能存在過敏反應的患者。實驗組患者年齡24-68歲,平均(51.2±3.6)歲,男19例,女20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5-67歲,平均(50.9±3.8)歲,男21例,女18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大體上一致,無顯著差異(P>0.05)。
1.2 方法
對實驗組高位復雜性肛瘺患者實行切開掛線對口引流術進行治療[4]。通過探針,指針與注射美蘭等方式確定患者內外口數目,管道走向及手術進行部位,在患者肛門口開窗部位行合適的大小約在2.15cm左右的放射狀外口,在主管道部分放置探針,并從內口處伸出,對開口處松緊進行調節并進行結扎,對支管外口行放射狀切口操作,保證兩個切口見距離在2.15cm左右,并進行引流與止血,在手術完成后注意防感染等措施。對對照組患者實行傳統切開掛線術進行治療。該組患者進行人造切后的方式與實驗組相同,然后用手術刀對患者肛門內的內括約肌及管道位置和肛門外的括約肌下皮等處行放射狀切口,對肛門外存在的壞死組織及疤痕組織等進行清理,然后先將恥骨直腸高位管道處結扎,再對肛門外括約肌深部進行相應處理,并對支管等進行切除,術后實施常規消炎抗感染措施。
1.3 療效觀察和評價
1.3.1 對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進行對比。若在經過手術治療后,患者腫痛與流膿等常見臨床癥狀消失,且受創面愈合效果較好為顯效;患者腫痛與流膿等常見臨床癥狀減輕,且受創面開始愈合為有效;患者腫痛與流膿等常見臨床癥狀未見明顯改善且受創面未見恢復后進一步惡化為無效??傆行剩?)=顯效率+有效率。
1.3.2 使用VAS視覺模擬評分法對患者術后疼痛程度進行對比,該值越高,說明患者在手術后的痛感越強。
1.3.2 對兩組患者包括鋼管最大收縮壓,直腸靜息壓,肛管靜息壓等在內的肛腸動力學指標參數進行對比。
1.4 統計學方法
用SPSS19.0對實驗數據處理,計數資料用n(%)描述,計量資料用(x-士s)描述,組間經t和X2檢驗, P<0.05時,具有可比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使用不同手術方式對兩組高位復雜性肛瘺患者進行治療后發現,實驗組患者總有效率高達94.87%(37/39),遠高于對照組的79.49%(31/39),差異顯著(P<0.05),詳情見表1。
2.3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肛腸動力學指標對比手術前,兩組患者鋼管最大收縮壓,直腸靜息壓,肛管靜息壓這三項肛腸動力學指標無顯著差異,術后對比以上三項肛腸動力學指標發現,實驗組患者相關數據均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3。
3 ???討論
屬于肛門直腸疾病中較為常見的高位復雜性肛瘺的發病率在3.6%左右,臨床常見癥狀有腫痛,流膿與瘙癢等,若不能得到及時治療,會對患者其他臟器造成影響,不利于患者健康[5-6]。手術為治療高位復雜性肛瘺的常見有效方式,但傳統手術對于患者造成的傷害較大,會使患者術后有較強的痛感,不利于患者預后。而切開掛線對口引流術則具有諸多優點,使之成為治療該疾病的臨床熱點。該手術方式具有對患者造成較小的創傷,引流較為充分等特點,患者術后出現并發癥的概率也較小,在有效提高治愈率的同時還能降低患者復發的概率。該手術還能較大程度保證患者肛門完整性,使患者肛門周圍組織受到較小的損傷,避免出現不良后遺癥,可使治療周期大大縮短,能夠保證患者肛門功能的正常,具有較高的安全性[7]。實驗結果表明,與接受傳統切開掛線手術的對照組高位復雜性肛瘺患者相比,接受切開掛線對口引流術的實驗組患者總有效治療率更高,組間差異明顯(P<0.05),兩組患者在接受手術前進行VAS疼痛評分發現無顯著差異(P>0.05),但手術完成24h后再次進行 VAS疼痛評分時發現,實驗組患者疼痛評分顯著降低且優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術前術后肛腸動力學指標對比發現,實驗組改善效果較為明顯(P<0.05)。再一次驗證切開掛線對口引流術的可行性。
綜上所述,對高位復雜性肛瘺患者使用切開掛線對口引流術可取得顯著治療效果,安全性較高,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晉大偉,冀宗輝,宋軍鐸.切開掛線對口引流術對高位復雜性肛瘺患者術后肛門括約肌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河南醫學研究,2017.
[2]張杰,周海東.切開掛線對口引流術治療高位復雜性肛瘺的有效性評價[J].中國醫藥指南,2017.
[3]海艷麗.切開掛線對口引流術對高位復雜性肛瘺患者術后疼痛程度改善及肛腸動力學的影響[J].數理醫藥學雜志,2018,31(10):55-57.
[4]張偉.切開掛線對口引流術治療蹄鐵型肛瘺的臨床療效[J].中國肛腸病雜志,2017(5).
[5]高峰.主灶切開對口引流高位膠管引流術與傳統手術治療高位復雜肛瘺效果比較[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8,24(06):112-113.
[6]曹劍.切開掛線對口引流術治療40例高位復雜性肛瘺的臨床效果觀察[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6,16(3).
[7]Bai Desheng. Observation on the curative effect of incision and traverse drainage in the treatment of high complex anal fistula complicated with hypertension [J]. Electronic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2015, 3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