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秀萍
【摘 ???要】 ???目的:對孕產婦情緒評估結合個性化干預降低產后抑郁癥的效果研究。方法:以2017年11月-2019年5月間在我院做孕期檢查且SDS評分42-52分的144例抑郁癥產婦為研究對象,隨機劃入基礎護理對照組和個性化干預組,各72例,比較兩組產婦的抑郁癥改善情況。結果:產后30d,干預組產婦SDS評分較對照組降低明顯。干預組產婦在產前7d和產后30d的SDS評分較入院前均顯著下降,差異顯著。干預組產婦產后不同時間的抑郁癥發生率均比對照組明顯降低。兩組產婦在產后3個月和產后12個月的抑郁癥發生率相較于產后1個月明顯下降,差異顯著。兩組產后12個月抑郁癥發生率明顯低于產后3個月,差異顯著。討論:孕產婦的抑郁情緒在產前和產后均存在,情緒評估和個性化干預可以在早期控制孕產婦的不良情緒,明顯減少產后抑郁的發生率,建議推廣。
【關鍵詞】 ???孕產婦;情緒評估;個性化干預;產后抑郁
【中圖分類號】R969.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4-0142-02
前言
產后抑郁是指女性在產褥期表現出典型的抑郁癥狀,屬于精神綜合征。臨床癥狀表現為無精打采、困倦、表情陰郁以及容易流淚。在妊娠期間,女性的身體和生理均受到影響,身份的轉換以及家庭和社會的因素給孕產婦帶來極大的壓力和責任感,容易引發孕產婦的抑郁情緒。臨床應當重視對孕產婦產后抑郁癥的預防。
1 ???研究資料
1.1 一般資料
以2017年11月-2019年5月間在我院做孕期檢查且SDS評分42-52分的144例抑郁癥孕產婦為研究對象,隨機劃入基礎護理對照組和個性化干預組,各72例。研究對象年齡介于22-36歲,平均(26.8±2.5)歲。大專學歷48例,高中學歷55例,本科及以上學歷41例。兩組研究對象基線資料差異不顯著。
1.2 研究方法
用抑郁自評量表SDS評估兩組孕產婦入院時的情緒狀況,根據干預組孕產婦的具體情況采取針對性干預。熱情接待產婦,詢問產婦家庭情況和文化水平,通過深入的交談了解產婦消極情緒的產生原因。耐心開導產婦,讓產婦了解到妊娠期激素水平的變化與心理狀態的改變是正常的,身份的改變不只是帶來了壓力還帶來了生活的快樂。教導產婦如何自我排解不良情緒,告知其產后抑郁對家庭造成的不良后果。與產婦的家屬積極溝通,讓產婦感到來自家庭的支持,保持輕松愉悅的心情。注意維持產婦生活的環境舒適,在產婦心情不好的時候可以播放輕松舒緩的音樂或陪伴產婦閱讀書籍轉移其注意力。對于抑郁嚴重的產婦,安排專業的心理醫生對其進行專業指導。
1.3 觀察指標
SDS抑郁評分和產后抑郁發生率為觀察指標。
1.4 評估標準
在產婦產前一周和產后1個月分別進行SDS量表評估,選項設置為總是、經常、偶爾和從不,每個選項分配相應分值。總分超過41為正常,42-52為抑郁輕度,53-63為抑郁重度,超過63分為抑郁重度。借用產后抑郁量表EPDS對兩組產婦在產后1、3、12個月分別進行抑郁情況評定,滿分30,分值13分以上為產后抑郁。
1.5 統計學方法
用軟件SPSS 19.0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 (x-±s) 表示,計數資料以%表示,分別行t檢驗和χ2檢驗,若組間的差異顯著,P<0.05該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家庭和社會的因素是引發產后抑郁的客觀因素,產婦本身對于為人母的緊張和焦慮是產后抑郁的主觀因素。產后抑郁不僅影響到產婦和新生兒,還危害到家庭關系。常規的護理主要是滿足產婦身體需求,很少關注到產婦的心理狀況。個性化干預則彌補了常規護理的不足,通過對產婦情緒的評估可直觀表現出其抑郁情況,根據抑郁情緒產生的具體原因加以引導,使產婦理解到心理狀態的改變并積極應對。來自家庭的支持,產房環境的舒適和舒緩的音樂等都可以幫助產婦放松心情,減少產后抑郁。
實驗結果可見,產后30d,干預組產婦SDS評分較對照組降低明顯。干預組產婦在產前7d和產后30d的SDS評分較入院前均顯著下降,差異顯著。干預組產婦產后1個月、3個月和12個月的抑郁癥發生率均比對照組明顯降低。可知,孕產婦的抑郁情緒在產前和產后均存在,情緒評估和個性化干預可以在早期控制孕產婦的不良情緒,明顯減少產后抑郁的發生率,建議推廣。
參考文獻
[1] 藺和寧, 張興兵, 羅娟,等. 孕產婦情緒評估及個性化干預對降低產后抑郁癥的作用研究[J]. 現代生物醫學進展, 2017, 17(5):947-949.
[2] 萬春花, 吳佳聰, 莫朝霞. 團體心理干預對孕產婦焦慮抑郁控制的研究[J]. 中國婦幼保健, 2016, 31(7):1378-1380.
[3]王翠云. 情緒評估及個性化干預對產后抑郁癥患者負性情緒和自我效能的影響[J]. 黑龍江醫學, 2018(8):829-830.
[4] 趙月玲. 循證干預措施在高危產婦產后抑郁癥中的應用及對產后焦慮、抑郁情緒的影響[J]. 中國婦幼保健, 2018, 33(20):77-79.
[5] 李鶴, 杜立平, 楊瑾瓊. 早期護理干預對抑郁癥孕婦焦慮、抑郁情緒的改善作用[J]. 當代醫學, 2017, 23(16):166-167.
[6] 于西蘭. 產后抑郁癥患者應用綜合護理干預的方法及效果觀察[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8(5):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