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會宏

【摘 ???要】 ???目的:分析對產褥期產婦、新生兒實施產后訪視護理的影響價值。 方法:選取我社區進行的2016年5月-2018年12月訪視的300例順利分娩的產婦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分組法分為150例行常規產后護理的對照組,和150例行產后訪視護理的觀察組。比較2組產婦健康信念水平和生活質量、新生兒并發癥發生率。 結果:觀察組產婦的所有健康信念水平評分項目分數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產婦SF-36量表的所有項目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新生兒的并發癥發生率為4.0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4.00%,p<0.05。 結論:產后訪視護理可有效提高產婦健康信念水平和生活質量,降低新生兒并發癥發生率,是一種有效護理方式。
【關鍵詞】 ???產褥期產婦;新生兒;產后訪視護理
【中圖分類號】R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4-0218-02
前言:產褥期又被稱為“坐月子”,通常持續時間為1個月左右,是產婦在娩出胎兒后恢復身體和心理的重要時期。產褥期的產婦需要避免勞累,以休息為主,防止今后出現腰痛等病癥,伴隨產婦一生[1]。產后訪視可以協助產婦恢復身體狀況,并密切監測新生兒的體征變化,如有異常,可立即進行相關治療,提高產婦生活質量,幫助新生兒健康成長,對產婦和新生兒疾病的早期診斷、治療均有重要意義[2-3]。本次研究通過對產褥期產婦、新生兒采用產后訪視護理措施,分析其影響價值,現報道如下。
1 ???資料及方法
1.1 資料
選取我社區進行的2016年5月-2018年12月訪視的300例順利分娩的產婦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分組法分為150例對照組和150例觀察組。對照組年齡23-34歲,平均(28.26±1.31)歲;新生兒體質量2.8-4.5kg,平均(3.65±0.78)kg。觀察組年齡22-33歲,平均(27.84±1.97)歲;新生兒體質量2.4-4.7kg,平均(3.55±0.49)kg。2組產婦年齡、新生兒體質量無顯著差異,p>0.05。納入標準:①產婦均為單胎足月妊娠的初產婦;②新生兒Apgar評分>9分;③產婦無合并妊娠期并發癥;④無精神類疾病;⑤所有產婦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產婦為經產婦;②存在嚴重器質性疾病;③不接受產后訪視者。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產后護理,如告知產婦產后注意事項,避免受涼等。
觀察組給予產后訪視護理,具體內容如下:①定期為產婦及其家屬進行健康知識宣教,囑咐產婦家屬多關注產婦的心理狀態和生理變化。定期邀請專家開展健康教育的知識講座,讓產婦及其家屬進一步了解產褥期相關知識,同時可以與其他產婦或醫務人員進行交流,借鑒有用經驗。②定期上門為產婦進行身體檢查,內容包括測量血壓、體溫、體重,檢查子宮情況、乳房乳頭、會陰傷口恢復情況,查看是否有惡露、感染癥狀,觀察其是否有產后抑郁情況。③指導產婦正確護理新生兒。初次訪視時需為新生兒進行全面體檢,確認是否有感染、化膿、皮疹等癥狀出現,如存在,則采取相應措施及時處理。若新生兒有嚴重黃疸或體溫不升等情況,需及時送入醫院進行救治。第二次訪視通常在產婦產后10-14d,同樣對產婦和新生兒進行全面體檢,仔細觀察新生兒的臍帶脫落情況,產婦在新生兒喂養方面存在問題,則需給予詳細指導和護理。第三次訪視在產后28-30d,需對產婦和新生兒的健康狀況進行全面評估。④指導產婦進行產后康復訓練,每日進行適當運動,根據產婦自身情況確定每日運動次數和時間,需注意避免過量運動,促進子宮收縮和恢復,幫助其盆底和腹部的肌肉盡早恢復張力,利于產婦身心健康的保持。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比較2組產婦的健康信念水平和生活質量、新生兒的并發癥發生率。健康信念水平采用我院自制量表進行評價,評分越高說明產婦的健康信念水平越高。生活質量采用SF-36量表進行評價,得分越高說明產婦產后的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計學
文中資料用SPSS20.0軟件處理,產婦的健康信念水平和生活質量采用t檢驗,以(x-±s)表示,新生兒并發癥發生率采用x檢驗,以[n(%)]表示,p<0.05表示數據差異顯著。
2 ???結果
2.1 比較2組產婦健康信念水平觀察組產婦的所有健康信念水平評分項目分數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比較2組產婦SF-36量表評分觀察組產婦SF-36量表的所有項目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比較2組新生兒并發癥發生情況觀察組新生兒的并發癥發生率為4.0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4.00%,p<0.05。見表3。
3 ???討論
產褥期是產婦產后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不僅需要恢復產婦身體狀況,還需讓其適應母親角色,而護理人員則需在這一時期幫助產婦調整心理狀態,建立健康心理情緒,同時還需協助產婦恢復身體[4-5]。若產婦在產褥期沒有得到良好休息,則會對其一生造成不利影響,且對新生兒也會產生一定影響。產褥期新生兒的生命極其脆弱,抵抗力低下,易被病毒、細菌侵入機體,嚴重者甚至會造成新生兒死亡[6]。因此在產褥期需對產婦和新生兒采取合理的護理措施,保障產婦身體恢復和新生兒身體健康。
產后訪視護理是近年來的一種新型護理方式,該護理方式從醫院延伸至家庭,為產婦和新生兒提供了較多幫助[7-8]。該護理方式可以通過定期上門訪視,檢查產婦和新生兒的身體狀況,及時發現產婦、新生兒的異常,并采取相應護理措施,有效減少產婦和新生兒出現不良反應的幾率,且能夠及時治療其不良反應,保障母嬰健康[9]。產后訪視可指導產婦進行正確的母乳喂養,并認識到母乳喂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掌握喂養技巧。該護理措施不僅可以幫助產婦建立良好的母嬰關系,盡早恢復身體,還能夠提高新生兒的免疫力,補充足夠營養。部分產婦在生產后因性格內向、承受能力、家庭經濟狀況、新生兒撫養等問題,易出現產后抑郁癥情況,對產婦和新生兒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影響[10]。而產后訪視可以指導產婦家屬對其給予更多關懷和關注,及時發現產婦的不良心理狀態,并積極溝通,進行針對性的心理疏導,防止產婦出現焦慮、抑郁等負面心理情緒。同時也通過健康宣教讓產婦家屬能夠更好的照顧產婦,掌握產后康復、營養供給以及預防接種等各方面知識,讓產婦養成良好生活習慣,保持居住環境舒適,以健康的心態來進行產后康復。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產婦的所有健康信念水平評分項目分數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產婦SF-36量表的所有項目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新生兒的并發癥發生率為4.0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4.00%,p<0.05。表明產后訪視護理可以有效提高產婦的健康信念水平以及生活質量,以健康、平和的心態讓身體恢復至孕前水平,同時還能夠保證新生兒健康成長,是一種有效護理方式,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譚燕清.產后訪視中的護理對產后抑郁癥患者的應用效果研究[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8,12(14):197-198.
[2]陳雅玲.產后訪視護理對產褥期產婦和新生兒的影響[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29):144+149.
[3]楊文娟,馮柳平,彭恒州.社區建立產后訪視流程對母嬰健康的影響研究[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8,29(10):1662-1664.
[4]尹鳳霞,黃曉倩,王敏.對接醫院產后訪視方式對母嬰健康的影響[J].牡丹江醫學院學報,2016,37(06):136-138.
[5]曾菲菲,王艷蘭,楊先愛.社區護士產后訪視護理對產褥期產婦及新生兒的干預價值[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26(22):180-182.
[6]李桂賢.社區產后訪視護理服務對新生兒黃疸的干預作用[J].中國當代醫藥,2016,23(10):180-182.
[7]王麗珍,鄭定容.社區婦幼保健團隊模式在產后訪視中的應用[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6,27(07):1276-1278.
[8]鄒桂花,章柏花,謝秋萌.產后訪視及婦女保健在產后康復中健康促進結果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05):238-239.
[9]陳麗杏,蘇華,鐘杏花.社區產后訪視對母嬰健康的有效性觀察[J].吉林醫學,2015,36(18):4215-4216.
[10]龔滿英,龔麗芬.社區護士開展產后訪視護理對產褥期產婦及新生兒的干預價值[J].中國醫學創新,2015,12(16):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