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佳輝 張世全

【摘 ???要】 ???目的:探討對2型糖尿下肢血管病變患者予以中藥內服外熏洗治療的效果。方法:在2016年11月到2018年9月期間來我院就診的2型糖尿下肢血管病變患者中選取88例,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各44例。對參照組行常規治療,對實驗組行中藥內服外熏洗治療。分析2組2型糖尿下肢血管病變患者的血管內徑、血流速度、血管狹窄程度、空腹血糖、產后2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中醫證候積分。結果:實驗組患者的血管內徑、血流速度高于參照組,血管狹窄程度低于參照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實驗組患者的空腹血糖、產后2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相比于參照組較低,組間數據對比差異性顯著(p<0.05)。實驗組患者的中醫證候積分低于參照組,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2型糖尿下肢血管病變患者予以中藥內服外熏洗治療,患者的下肢動靜脈血液循環情況得到明顯改善,血糖水平逐漸趨于正常水平,在臨床上具有較高的治療價值。
【關鍵詞】 ???2型糖尿;下肢血管病變;中藥內服外熏洗
【中圖分類號】R181.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4-0220-01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終身性疾病,對人們的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現今醫學中認為糖尿病因環境因素和醫院因素導致,具有高血糖的特點,下肢血管病變屬于糖尿病并發癥的一種。也是造成2型糖尿病患者足部潰瘍的重要因素[1]。對于2型糖尿病患者予以盡早診斷和治療具有重要意義。臨床常采取西醫治療,其安全性較差、治療效果不佳。中醫治療彌補可西藥治療的缺陷,治療效果顯著[2]。現對2型糖尿下肢血管病變患者予以中藥內服外熏洗治療的價值作分析。
1 ???基本數據與方法
1.1 ???基本數據
在2016年11月到2018年9月期間來我院就診的2型糖尿下肢血管病變患者中選取88例,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各44例。實驗組:男性和女性比例為30:14,年齡選取范圍為48歲至78歲,年齡均值為(60.31±2.14)歲;病程區間為2年至10年,病程均值為(6.21±2.14)年。參照組:男性和女性比例為24:20,年齡選取范圍為49歲至78歲,年齡均值為(60.57±2.21)歲;病程區間為3年至10年,病程均值為(6.15±2.06)年。分析以上所有患者的基本數據,經對比組間數據無明顯差異性(p>0.05)。
納入標準:滿足糖尿病足學術會議制定的相關糖尿病足診斷方法和標準;滿足《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行彩超診斷確診為下肢血管病變。
排除標準:近期使用過治療下肢血管病變藥物治療的患者;存在肝、腎、心等臟器功能障礙的患者。
1.2 ???方法
向所有患者普及糖尿病相關知識、飲食指導、運動干預以及服用相應藥物治療。對參照組使用阿司匹林片(生產廠家: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20236)進行治療,每次取100mg讓患者服用,每天服用1次。并取紅花注射液(生產廠家:亞寶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14020783)對患者進行靜脈滴注,每次取15mL,每天滴注1次。
對實驗組行中藥內服外熏洗治療,其組方為:當歸、黃芪、赤芍各15g、天花粉和川牛膝各10g、桂枝9g。每天服用1劑,加400mL水煎煮,煎煮2次后,去渣留取藥液200mL,分早晚2次服用。熏洗組方:川牛膝、川芎、雞血藤、丹參、干姜、紅花、桑寄生各100g,僵蠶50g,獨活60g,桃仁30g,加3000mL水進行煎煮,煮好后當藥溫降至70℃左右時,對雙足進行熏蒸,時間為10min,當藥液溫度降至40℃時,對雙足進行浸泡半小時,每天熏洗1次,連續治療半年。
1.3 ???判定指標
分析2組2型糖尿下肢血管病變患者的血管內徑、血流速度、血管狹窄程度、空腹血糖、產后2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中醫證候積分。使用Ameirican GE公司提供的彩色多普勒診斷儀對患者的下肢動靜脈情況進行診斷。
1.4 ???統計學分析
行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本組資料進行檢驗,計量數據行t檢驗,以(x-±s)表示,計數數據行X2檢驗,以率(%)表示,其檢驗結果顯示組間有明顯差異性p<0.05,統計學意義存在。
2 ???結果
2.1 分析2組患者下肢動靜相關指標實驗組患者的血管內徑、血流速度高于參照組,血管狹窄程度低于參照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表1。
2.2 分析2組患者的血糖水平治療前,2組患者的血糖水平無明顯差異性(p<0.05);實驗組患者的空腹血糖、產后2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相比于參照組較低,組間數據對比差異性顯著(p<0.05)。見表2。
2.3 分析2組患者的中醫證候積分實驗組患者的中醫證候積分低于參照組,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具有較高的發生率,高血糖為主要致病因素,其與微生物感染、遺傳因素、免疫功能低等存在一定關系。動脈周炎硬化主要因病理發生改變,因此臨床上需予以及時治療,對血糖進行控制,避免出現糖尿病足[3]。中醫中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歸屬于“血痹”、“消渴”、“脈痹”等范疇,是本虛標實的癥狀,其以氣虛為本,以痰濁血瘀為標。長時間處于消渴情況,出現氣陰兩虛情況,氣血者無力,血運不暢會出現瘀阻情況發生,陰虛為津液虧少,不能滿足血運情況,血運澀滯不同,出現血瘀情況。陰虛時間長則稱為陰陽兩虛,需進行活血化瘀治療[4]。本組研究中患者均屬于血瘀癥狀,采取中藥內服外熏洗治療,效果明顯優于西藥治療。中藥內服組方中:黃芪具有微溫、甘的特性,作用于脾、肝、肺、腎經等,具有斂汗固脫、益氣固表、利水消腫的效果;當歸具有溫、辛、甘的特性,作用于心、肝、脾經等,具有補血調經、活血止痛的效果;赤芍具有性微寒、味苦的特性,作用在肝經,具有散瘀止痛、清熱涼血的效果[5-6]。以上藥物聯合使用可通絡、補氣、活血。足部外熏洗組方中:川芎具有祛風止痛、活血行氣的效果;紅花具有利水消腫、祛瘀止痛以及活血通經的效果;雞血藤和桃仁可使血流量增加。以上諸藥聯合使用,具有活血、通絡、儀器的功效,將血液高凝情況和高血糖情況予以改善[7-8]。
綜上所述,對2型糖尿下肢血管病變患者予以中藥內服外熏洗治療,血糖得到有效改善,將血流量予以提升,其活血化瘀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李麗.中藥口服及熏洗聯合穴位按摩對糖尿病DPN患者中醫護理干預效果探討[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23):18-19.
[2]李建武,邢運凱,李博興等.益氣活血通絡法中藥內服加薰洗治療對糖尿病下肢動脈血管病變的影響[J].世界中醫藥,2013,8(2):159-161.
[3]翟紀功,龐國明,閆鏞等.中醫藥綜合療法聯合西藥治療對消渴病痹癥患者神經傳導速度的影響觀察[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18,13(2):217-220.
[4]王振國,王偉.中藥口服及外洗聯合西藥治療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觀察[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98):19245-19246.
[5]邱愷,劉晨峰,黎友允等.常規方法聯合中藥口服并外敷治療糖尿病足的臨床觀察[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6,16(3):9-11.
[6]崔華秀.中藥口服、足浴加穴位貼敷配合西藥治療糖尿病末梢神經炎的臨床觀察[J].糖尿病天地,2018,15(7):34-35.
[7]陸吳超,季衛鋒,馬鎮川等.關節鏡下清創后持續灌洗聯合中藥口服治療全膝關節置換術后急性期感染[J].中醫正骨,2015,27(1):51-53.
[8]楊會蓉,王文春,胡春梅等.中藥口服聯合保留灌腸治療糖尿病腎病中晚期效果研究[J].醫藥前沿,2019,9(10):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