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杰
【中圖分類號】R969.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4-0229-02
據不完全統計,在亞洲,每六個人就有一個人患有關節炎,其中又以骨關節炎最為主要。目前全世界骨關節炎患者有3.6億人。女性從40歲、男性從50歲開始發病率增高,70歲人群幾乎80%~90%都有此病,遠超過心腦血管病發病率。那么什么是骨關節炎呢?
骨關節炎是一退行性病變,屬于骨科方面的疾病。又稱骨關節病、退行性關節炎、老年性關節炎、肥大性關節炎等,主要是由于年齡增長、過度肥胖、疲勞損傷、創傷、關節先天性異常、關節畸形等眾多因素導致的關節軟骨退化損傷、關節邊緣和軟骨下骨反應性增生。由于骨關節炎發病緩慢,這一類關節性疾病多見于老年人群,且女性發病高于男性。但是年輕人過度運動也容易患上骨關節炎。
1 ???骨關節炎的臨床表現
主要癥狀表現為關節疼痛,骨關節炎通常會發生在膝關節、髖關節、手指關節、脊柱、足等幾個部位。早晨是疼痛多發期,活動后疼痛反而減輕,要是活動過多,疼痛反而又加重。另一癥狀是關節僵硬,早晨起床時或者白天關節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后。關節腫脹、壓痛,活動時有摩擦感或“咔嗒”聲,病情嚴重者可有肌肉萎縮及關節畸形等癥狀。
2 ???骨關節炎的類型
骨關節炎,從導致病變因素來看,主要是原發性以及繼發性兩大類。原發性骨關節炎:發病原因目前并不是很明確,是一種長期、慢性、漸進的過程,同時與年齡、肥胖、炎癥、創傷以及遺傳等因素也密不可分。繼發性骨關節炎:內部結構的改變,使得關節功能障礙的骨關節病,病因可能與外傷、炎癥還有代謝等有關系。
3 ???中醫治療骨關節炎的方法
(1)中藥治療
中藥治療是中醫最常規的治療方法,中藥治療骨關節炎常用方劑有獨活寄生湯、二妙散、當歸拈痛湯、大防風湯、麻桂溫經湯、三氣飲等,常用中藥有獨活、羌活、白芍、當歸、黃芪、杜仲、細辛、川芎、桂枝、雞血藤、蒼術、牛膝、海桐皮、苡仁,以及甘草等等,醫師會根據不同證型加減藥物。
除了內服藥外,也可選用以上的一些藥材進行外敷療法。將藥物制成膏狀或糊狀直接敷貼于治療穴位或疼痛局部的方法。由于該法可使藥物通過皮膚滲透直達病灶,達到祛寒除濕、溫經活血、緩急止痛、強筋壯骨等作用。
(2)針灸(拔罐)治療
針灸對骨關節炎治療效果相對較好。針灸有消炎止痛、退腫、促進血液循環等作用,通過改變患處血流量和血流速度,把一些致病炎性因子帶走,以達到改善癥狀的目的,針刺常用的穴位有:陽陵泉、陰陵泉、牘鼻穴、足三里、梁丘、血海、委中、承山等。可以用電針,也可加艾灸,或加拔罐法,據研究以電針和溫灸效果最好,通常在數次治療以后癥狀能夠得到緩解。
(3)推拿治療
正確使用推拿治療對骨關節炎也會產生一定的療效,醫治方法就是患病局部采用揉法、摩法、拿法、研磨法、穴位指壓等方法治療,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在急性炎癥期最好不用推拿法,或謹慎使用輕手法推拿,防止加重炎癥的疼痛。
(4)藥膳治療
藥膳調理就是所謂的通過飲食進行中醫治療,對骨關節炎有很好的療效,臨床上的藥膳有很多,常見的如杜仲豬蹄。取杜仲15克、淮牛膝20克、胡椒根15克、豬蹄一段約200克,洗凈加水適量,同煮至豬蹄熟軟,喝湯連蹄肉吃下,此方也可以鹿筋取代豬蹄,有壯筋健骨、祛風行血、濡潤關節作用。
4 ???骨關節炎的預防方法
(一)控制體重
肥胖人群患骨關節炎比其他人明顯增多。減輕體重以減輕關節的壓力和磨損,可以有效地預防骨關節炎的發生。控制體重是預防骨關節炎非常有效的方法,患者體重越重,骨關節炎的越嚴重,反之體重輕,骨關節炎程度也就減輕。減輕體重不但可以減輕膝關節脛骨關節的受力,而且還可以減少髕骨關節的受力,從而預防疾病的發生,減輕癥狀,延緩病情發展。
(1)適當運動
適當的運動可以有效預防骨關節,根據自身的身體承受情況進行運動,適度運動對關節軟骨是非常有幫助的。當關節軟骨受壓時,軟骨變薄,滑液從軟骨中被擠出,而壓力消失時,滑液被吸入軟骨中,就像海綿吸水一樣,在擠壓和吸收之間使得軟骨得到了營養。有研究顯示,運動還可以讓關節軟骨變厚,這樣就更加有利于吸收、分散和緩沖關節受到的沖擊。所以適度的運動可以強壯關節軟骨。
(2)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
根據自身的身體素質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對于預防骨關節炎和治療骨關節炎,是有很大幫助的。太極拳等半蹲或下蹲運動對下肢關節壓力很大,應盡量避免。爬山爬樓等對下肢關節壓力加大,應盡量避免。奔跑、爬山、上下樓梯是我們需要避免的,以免加速關節軟骨的損傷。
隨著年齡在增長,應該科學合理的調整運動方式,比如選擇游泳、散步、慢步勻速行走和騎自行車等一些對關節負荷較小的運動項目。這些運動可以增加肌肉和韌帶的強度和靈活性,適度的刺激關節軟骨分泌潤滑液,同時也不會對關節軟骨造成很大的壓力。
(二)調節營養膳食
氨糖是構成關節軟骨的主要成分,其主要作用就是修復關節受損的關節軟骨。由于人體內自身會產生氨糖,但是產生的量是有限的。30歲以后,人體內的氨糖含量會逐漸減少并且不再產生,所以在預防骨關節炎的時候補充氨糖是很重要的,能夠更好的修復我們受損的關節軟骨。
氨糖在日常食物中的含量是比較少的,主要存在于蝦、蟹的殼里,所以平時我們在煲湯或者煮面的時候可以多放一些蝦皮,不但味道鮮美,同時又能補充氨糖。
此外骨關節炎的發病率女性發病率要高于男性女性較,因此,對于女性朋友在春季的時候尤其要注意預防,對更年期后的女性,要著重注意天然植物雌激素的補充。營養不良更能影響骨的鈣質質量,所以要注意營養結構的平衡,多吃豆制品、奶制品、水果蔬菜及小魚、紫菜、海帶等海產品,防止鈣流失。
(三)保護好關節
首先就是要避免關節受傷,在運動的時候,要事先檢查好運動場地及運動器械的安全,減少發病機率。要注意運動前的熱身活動,在運動過程中運動量由小逐漸加大,切忌開始就參加重負荷的運動。大量運動后及時放松。老年行走時要避免跌倒。如果不小心關節受傷了,要正確處理關節損傷,很多骨關節炎是由于關節內其他結構損傷后造成的,如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等。
國內外對骨關節炎的治療主要就是通過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及手術治療 3 個方面。雖然西藥抗炎鎮痛效果較好,但是對于人體來說有一定的副作用,所以不能長期使用。對于早中期的骨關節炎患者應以中醫治療為主,根據患者的病情,辨證論治,以中藥治療為主,加上推拿、針灸、飲食調理以及適度運動等方式,從而緩解骨關節炎的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