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威

【摘 ???要】 ???目的:探討單孔腹腔鏡手術治療急性闌尾炎的效果研究。方法:將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普外科治療的84例急性闌尾炎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使用常規開腹手術治療,觀察組使用單孔腹腔鏡手術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各項手術指標、CRP及PCT水平變化。結果:觀察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胃腸恢復時間、術后VAS疼痛評分、住院時間均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術后5d的CRP及PCT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單孔腹腔鏡手術治療急性闌尾炎的效果顯著,創傷小,術后疼痛輕,能減輕術后炎癥反應,提升康復效果。
【關鍵詞】 ???急性闌尾炎;單孔腹腔鏡手術;效果
【中圖分類號】R3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4-0298-02
急性闌尾炎是外科常見急腹癥,發病原因復雜,腸道細菌感染、胃腸道功能失調、腸梗阻等均可引起腸道肌肉或血管痙攣,最終引發本病。本病表現為惡心嘔吐、闌尾點壓痛及反跳痛、轉移性右下腹痛等,部分患者病情表現復雜多變,容易出現誤診,臨床需借助影像學檢查明確診斷,根據病情嚴重程度制定適宜的治療方案。手術切除闌尾是常用治療方法,特別是隨著腹腔鏡手術發展,腹腔鏡下闌尾切除術已成為臨床主要術式,單孔腹腔鏡手術的切口更小、操作更簡便、優勢更為明顯[1]。本研究進一步分析單孔腹腔鏡手術治療急性闌尾炎的效果,現具體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普外科治療的84例急性闌尾炎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齡18-72歲,平均年齡(37.9±11.8)歲;對照組42例,男23例,女19例,年齡18-70歲,平均年齡(37.1±12.2)歲;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闌尾炎診斷標準,均需行闌尾切除術治療,單純性闌尾炎38例,壞疽性闌尾炎21例,化膿性闌尾炎25例;排除麻醉藥物過敏者、凝血功能障礙者、合并嚴重心肝腎疾病者;比較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闌尾炎類型等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觀察組行單孔腹腔鏡手術,行連續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在臍上方1cm左右出做一1.3cm的弧形切口,置入氣腹針,建立氣腹,之后置入5mm套管針,經套管置入腹腔鏡,兩端各置入1個5mm套管針,探查腹腔內情況,明確闌尾位置及病情嚴重程度,用抓鉗器提出闌尾,夾閉血管及系膜,電凝刀在夾閉位置上1cm處離斷系膜,切斷闌尾根部,將闌尾置入標本袋中取出,清理腹腔積液,沖洗腹腔,留置引流管,結束手術[2]。對照組行常規開腹手術,行連續硬膜外麻醉,于右下腹經腹直肌做一4cm長切口,進入腹腔后用無菌紗布拭盡腹腔內積液,兩側皮膚用拉鉤牽開,循著盲腸尋找闌尾,用闌尾鉗提出闌尾尾端系膜,結扎并切除闌尾動脈,最后沖洗腹腔,結束手術。
1.3 觀察指標記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胃腸恢復時間、術后VAS疼痛評分、住院時間;術前及術后5d復查CRP及PCT,評估炎癥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表示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各項手術指標比較,見表1。
2.2 ???兩組患者術前術后CRP及PCT水平比較,見表2。
3 ???討論
急性闌尾炎是外科常見急診手術疾病,若未得到及時診治,可發展為闌尾膿腫、穿孔、腹膜炎、內外瘺等并發癥,甚至感染可擴散至全腹腔,引發膿毒血癥,直接威脅生命。早期手術切除闌尾對改善患者預后至關重要。常規闌尾切除術手術切口大、查找闌尾較為困難,對胃腸道功能的影響大,術后容易發生切口感染、腹膜炎等并發癥,在臨床的使用明顯受限[3]。常規三孔腹腔鏡對化膿性闌尾炎效果較差,常需進行二次開腹手術治療。單孔腹腔鏡在臍上做一小孔,置入多個操作孔道,通過選用不同長度器械,變換操作孔位置,從而增加器械操作空間,有助于手術的順利完成。同時單孔創傷更小,術后疼痛更輕,體表不會留下明顯瘢痕,具有較好的美容效果[4]。
綜上所述,單孔腹腔鏡手術治療急性闌尾炎的效果確切,疼痛輕,炎癥反應程度小,提升了手術康復效果,值得在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李鵬,張玉毅.經臍單孔腹腔鏡在成人急性闌尾炎手術中的應用研究[J].湖北醫藥學院學報,2019,38(2):148-150
[2]劉歡歡,田雨,吳碩東等.經臍單孔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治療急性闌尾炎的應用價值及經驗總結[J].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2018,25(11):1372-1374
[3]葛湘軍,陳琦.急性闌尾炎患者單孔腹腔鏡手術治療的療效及對血清PCT、CRP水平的影響[J].浙江創傷外科,2018,23(4):730-732
[4]郭偉.經臍單孔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治療急性闌尾炎的效果觀察[J].河南醫學研究,2018,27(4):686-687